<p>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p> <p>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大子文镇第一高级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b></p><p>活动目的:“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自然应当继承传统、弘扬传统。</p><p>为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我校特在重阳节之际,针对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以“重阳节,在行动”为主题的青少年感恩敬老行动。</p><p>二、活动时间:</p><p>本周六、日(孝心一直在)</p><p>三、活动对象:</p><p>全体学生。</p><p>四、活动形式:</p><p>以在家(邻里)为主,活动以学生个人具体表现形式、</p><p>五、活动准备:</p><p>1、了解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p><p>2、每位学生收集自己或他人孝敬父母、长辈,互敬互爱的真实感人的故事;</p><p>3、自选一首以孝敬父母长辈为主题的歌曲学唱;</p><p>4、每位学生写一句“孝亲承诺语”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p><p>5、帮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邻居家的老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拍照或者写一写自己的感受。</p><p>6、绘制手抄报</p><p>六、活动过程:</p><p>1、介绍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学校利用广播(本班),国旗下讲话</p><p>2、请学生利用国旗下讲话,本班班会讲述自己亲身感受</p><p>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p><p>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3、孝歌利用音乐课等机会唱给同学们听;4、“孝亲承诺语”贴好拍照发本班微信群;5、身体力</p><p>行、实践承诺:每位学生尽自己所能,制定并坚持为父母长辈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的社会实践后的所感写成征文。</p><p>6、手抄报绘制的好的班内展示。</p><p>以上活动内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参加,可以有选择有侧重,尽其所能。也可以自己做其他认为有意义的相关活动。</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孩子们重阳节杰作</b></p> <p>尊老感恩实践活动</p><p>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感恩实践活动,在家为长辈们献一支歌,捶一次背,敬一杯茶,盛一碗饭,洗一次脚,整理一次房间等体验活动,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p> <p>身体力行,点滴之行,告诉您:我爱你们。</p><p>周末在家给奶奶送一份礼物;替姥爷泡一杯茶;为奶奶表演一个节目;给姥姥捶一次背;陪他们一起运动;为老人做做饭、洗洗脚、捶捶背、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我们所做的一点点小事,可以让长辈合不拢嘴,甜到心里,可以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增添幸福的味道。</p> <p>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尊老孝老的节日。没有大地母亲整整一个春天和夏天的耕耘,就没有秋天的五谷丰登;同样,没父母长辈倾心竭力的付出,就没有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日子牢记,把尊老孝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延续!</p> <p>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共同营造了浓厚的尊老孝亲的文化氛围,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使全校师生受到教育和感染。 同时也使学生们深刻领悟孝敬长辈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