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鄄外延】富甲全省的“银菩萨”段楚贤

岜宙艺术

<p>马一鹰/文</p><p><br></p> <p>▲ 段公馆</p><p><br></p><p>通过百度搜索,</p><p><br></p><p>知道:“杨家的金子、段家的锡,陈家的谷子、马家的笔。” [1]</p><p><br></p><p>同时知道:段楚贤是富甲全省的“银菩萨”。 [2]</p><p><br></p> <p>▲ 羊谷岭的雕堡楼地道直通“段公馆”</p><p><br></p><p>补充资料</p><p><br></p><p>[1]</p><p>清末至民国时期,上梅山新化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杨家的金子、段家的锡,陈家的谷子、马家的笔。”这里指的就是那时新化县显赫的四大家族,其中杨家指的是城厢团(今上梅镇)花山村的杨培甫,以办金矿著名;段是指安集乡的段楚贤,以办锑矿著名,新化过去把锑说成锡;陈是指城厢团的陈迪蒙、陈御丞、陈湘仲为代表的陈氏家族,田产最多;马是指新化县永固镇长鄄村以马子谷、马非百、马少侨等为代表,才子众多的马家。——以上内容来源于2017年2月16日“品略 · 图书馆”发布的【历史传奇】清末民国时期新化四大家族之杨家。</p><p><br></p> <p>▲ 雕堡楼墙壁因年久失修,楼板脱落
</p><p><br></p><p>[2]</p><p>以下内容来源于2018年10月28日“看点快报”发布的《锡矿山锑矿大亨段楚贤往事》:</p><p><br></p><p>段楚贤又名自立,别号震寰、蚩安。湖南省新化县安集乡椽木山(今冷水江市矿山街道办事处椽木居委会)人。</p><p><br></p><p>段楚贤作为当时锡矿山的垄断暴发户,到底有多少财产谁也说不清楚。一是因为年代久远,二是其本人从来没有公布过自已的财产,甚至连他自己也未必说得出准确的数字,目前要做准确统计更是不可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长沙市曾对房产数据进行过整理。长沙房产最多的三个人分别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湖南首富朱昌琳,早在1912年就已去世;排在第三的是张国岱;排在第二的就是“银菩萨”段楚贤。段楚贤的房产,主要集中在长沙南部,仅大椿桥地段他就拥有两幢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房子,沙河街旁天鹅塘有他的一幢三层楼大宅,占地2000余平方米,旭鸣里一栋两层楼房占地3000余平方米,而灵官渡、桐荫里都有他自己的独家大院。在新化古城,段楚贤有闻名遐迩的段公馆。在冷水江,资江边漩塘湾那里有他祖传的宅地大兴庄,仅其中的颐养楼、竹翠楼、环碧书楼就耗银无数,还有花屋里段庄、中连段庄、中连溪果园、织染布厂。在锡矿山矿区,有楚胜长和豫长益两家商号,常年生意兴隆;有一家老字号钱庄,敛财无数,人称“聚宝盆”;还有飞水岩旁边的双岩别墅,临水而建,景致宜人;而最大的一处资产,则是段楚贤苦心经营三十年凝结一生心血的矿区。段楚贤到了香港之后经营过灯泡厂,创办过电影公司,虽说财力不如以前,仍可立足于国际大都市开创实业。</p><p><br></p> <p>▲ 锡矿山工程处办公楼建成(1948)</p><p><br></p><p>晴耕雨读,历来为世人所重,段楚贤本来就爱读书,发财后更是有实力大规模购书并建书屋,既提升自我又提高自已的雅望。抗战胜利后,段楚贤回到新化老家,在大兴庄的旧居旁大兴土木,先后建起“环碧楼”等书楼,其楼名请好友清朝翰林、知名书法家郑家溉题写。所有的书,都分装在红黑两种颜色樟木箱内,共有一百多箱,藏有《万有书库》等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及各种用途的工具书,另外珍藏有数幅古代名家碑帖、名人书画真迹,价值甚巨,还有抗战前不惜重金在上海商务馆定购的《四库珍本》等等,藏书之多类别之广为湘中罕见。段氏的远见卓识从这里似乎可以找到答案。</p><p><br></p> <p>▲ 锡矿山工程处开设的实验炼锑厂</p><p><br></p><p>1921年大旱,5至7月未下一滴雨,段楚贤用船从益阳汉口运了几万担蚕豆救灾,在大兴庄门口,支起两只大铁锅,煮粥赈济灾民。当时新化县128个村,每村捐谷100担,共捐1.28万担,作为济困周转之用,村民称之为“段捐积谷”,直到解放时保管完善的村尚有少量积谷;1940年捐款两万元(银元)优待出征抗日的军人家属;同年8月,段又捐款十万元(银元),设立新化县奖学基金,凡新化青年考上大学者即可得一定的奖励。此外,还将原复楚公司房屋一栋,捐赠给锡矿山商工子弟学校作校舍。因此,1941年2月,段分别受到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内务部、湖南省政府、宝永师管区、第六区专员公署及新化县的嘉奖,给他发了奖章和匾额;1943年,拨出银洋12万元设立楚贤奖学金;1948年,在沙河街旁天鹅塘48号,湖南宪兵团团长姜和瀛及民主人士马子谷等人,以此作为秘密聚会点,经常商议起义及迎接解放诸事。参加起义的原国民党绥署副主任唐天闲秘密住在此,并由姜和瀛派半个班保护。天鹅塘48号是段楚贤在长沙的住宅之一;1949年8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49军147师的一个团路经矿山,锡矿山第一次获得解放,几天后战略撤退,锡矿山党总支向段楚贤的源和炼厂募集了黄金32两,银洋3000元,供应了部队。另外将银洋500元由地下党员潘世盛、刘珞增等护送转交解放军147师。还借了七支崭新德造二十响自动驳壳枪和几百发子弹,加强工人的武装力量。</p><p><br></p> <p>▲ 雕堡楼下已不见当年风貌</p><p><br></p><p>段楚贤在香港期间,得知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李觉等准备起义迎接解放缺乏经费时,立马汇寄一万元(银元)解其燃眉之急。解放后,当国家发行第一期公债时,段楚贤仍辗转授意留矿人员购买达二亿多元(旧人民币)。关于碉楼的修建,不同的说法是:“对面那座地势比脚下碉楼略矮的红砖碉楼,(因)当年日寇侵略新化为夺锑资源而来,是特为抗击日寇而修的。”</p><p><br></p><p>吹尘启封,有关锑矿大亨段楚贤的久违往事渐显清晰。段楚贤作为一个旧社会矿业主、资本家,其在锡矿山乃至国家锑工业发展史上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颇具争议又不能回避,功过留待后人评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