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因为疫情差不多近一年没有出门了,今天终于踏上旅程,目的地定在晋豫交界南太行的几个景点。</p><p> 10月17日经过6个小时的高铁,下午到达河南安阳,抓紧时间在市区内逛了逛。安阳是商朝后期的都城,由于甲骨文的发现,而闻名于世。城区有不少古建筑,今天看了始建于隋朝的文峰塔(又称天宁寺塔)。文峰塔造型独特,上大下小,据说墙厚有2米左右,因此经历过多次地震而得以保存。塔内楼梯陡峭,上层每级台阶在半米左右,为保证安全,60岁以上老人谢绝登塔,留下一点遗憾。</p> <p> 文峰塔远眺</p> <p> 天宁寺</p> <p> 文峰塔</p> <p> 精美的砖雕</p> <p> 三角湖公园里有老城墙的遗址。</p> <p> 钟楼则是现代在遗址上新修的仿古的建筑。</p> <p>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尽量保持文物古迹发掘前后原始状态的基础上,新建建筑体现了殷商时期的风格,兼顾了发掘与利用两方面的需求,较好展示了遗址原貌和文物发掘的历史过程。</p> <p> 甲骨文长廊</p> <p> 宗庙祭祀坑</p> <p> 车马坑</p> <p>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主要由殷墟博物馆、宫殿宗庙遗址区、墓葬遗址区等部分组成。</p><p> 殷墟博物馆内藏品丰富,除了甲骨文、青铜器、陶器等展品外,玉器、象牙、石器等文物也有不少。</p> <p> 甲骨坑</p> <p> 刻有文字的龟甲</p> <p> 甲骨文</p> <p> 陶器</p> <p> 3千多年前的陶制水管及三通,充分显示了当时城市建设也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p> <p> 石器</p> <p> 展出最多的还是青铜器</p> <p> 青铜工具</p> <p> 复原当时的实物鼓与甲骨文的“鼓”字。</p> <p> 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保存完好,出土的文物有1900余件,另有货贝6880余件,其中青铜器就有468件。妇好为殷王武丁的配偶,华夏最早的巾帼英雄。在武丁时期去世,并得以厚葬。</p><p> 妇好墓的出土文物。</p> <p> 出土的象牙杯</p> <p> 最可惜殷墟的许多出土文物已经流落海外,让人心痛不已。</p> <p>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目前我国文字方面的唯一一个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宏伟壮观,馆内除了实物展示外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数字影像技术,充分介绍了汉字发展过程,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p> <p> 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介绍</p> <p> 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各国文字</p> <p> 最早象形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对照。</p> <p> 出土的竹简</p> <p> 在安阳加入从上海来的旅游团,直接来到山西壶关的太行山大峡谷。</p><p> 太行山大峡谷由八泉峡、青龙峡、红豆峡、黑龙潭4部分组成。首先来到青龙峡。</p><p> 青龙峡被地质学家称之为“天然地质博物馆”。一条小溪贯穿峡谷,红色悬崖夹立两岸,溪水清澈见底,红叶云绕山间,正是我思念中的深秋美景。</p> <p> 青龙瀑布与青龙潭</p> <p> 青龙峡口大河村福寿塔</p> <p> 太行山大峡谷中的八泉峡在民间有太行第一雄峡的美称,峡内奇峰秀石林立,泉源溪流众多。整个游览过程需5个多小时,期间分别乘坐景区车、游船、缆车、高空电梯,可谓水陆空全方位观山揽水,饶有一番情趣。</p> <p> 景区大门</p> <p> 北天门远眺</p> <p> 八泉峡的索道有点特殊,中段设有一个变换站,索道在那里拐了近90度的弯,又继续前进。沿途可饱览太行山的雄姿。</p> <p> 玉皇顶是八泉峡的最高点,建有玉皇宫,登高望远,太行美景一览无余。</p> <p> 北天门</p> <p> 从天空之城乘坐电梯直达山下 ,整个游览就此结束。</p><p> 天空之城玻璃房俯瞰。</p> <p> 红豆峡因景区内发现有野生红豆杉群而得名。景区主要由三叠潭和七仙峪两部分组成,景色一般,因此修建了一批娱乐设施以吸引游客。</p> <p> 七仙峪</p> <p> 三叠潭</p> <p> 枯水期间景观大打折扣。</p> <p> 河南林州的太行大峡谷,原名林州大峡谷,为傍上太行山的名气,又要与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相区别,故改名太行大峡谷。一字之差,风光则有所不同。景区内既有秀美灵动的桃花谷,又有气势磅礴太行天路,可惜由于旅行社没有安排王相岩的行程,看他人的游记,那里又是一番风景。</p><p><br></p> <p> 桃花谷</p> <p> 最美秋色在途中。</p> <p> 太行天路</p> <p> 悬臂玻璃观景台</p> <p> 红旗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深刻记忆,现场体验不得不为那个年代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所折服。</p><p>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共建成总干渠70.6公里,三条干渠共长近100公里,其下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近5000条,总长超3000公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目前已经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农业灌溉中继续发挥着作用。</p> <p> 红旗渠景区大门</p> <p> 总干渠的重点工程青年洞</p> <p> 干渠</p> <p> 跃峰渠</p> <p> 当年通水仪式盛况照片。</p> <p> 红旗渠分水闸,总干渠在这里向三条干渠分水。</p> <p> 本来我们计划接下来去辉县继续游览太行山的八里沟和郭亮村,并去山西陵川的王莽岭。无奈在这几天的游览中爬山出汗,乘车吹风,出现了咳嗽感冒的症状,思来想去,在疫情期间还是多加注意为好。于是就此打住,先回家休息,后面的景点留给下次再来。通过这次两峡的游览,初识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色,对后面的行程增添了更多的期盼。只要身体健康,太行山我一定会再来。</p><p> 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