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大同,读历史”植爱国情怀——-记天镇县星源学校2020年研学活动

仄言 。🍀

<p>  梦想从学习开始,学习从实践起步,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就如同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我们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体验多元的文化,融合不同的文明,观世界才能拥有世界观,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四方,方能成就真正的梦想!</p> <p>  同学们整装待发,一大早就到操场集合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出发到目的地去解读北魏文化,探究能源革命。</p> <p>青少年活动中心为我们准备了暖心的早餐</p> 研学第一站 <p>  我们来到了大同博物馆,博物馆展品以北魏、辽和金三代为主,佛教题材的展品尤为精彩。</p> <p>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马金龙石雕棺床</p> <p>  最令同学们震撼的是仪仗俑,陶俑高约十公分,几百塑陶俑沿着坡道展陈。步行的陶俑神情各异,微笑表情居多。前部和中部有高头大马,雄壮威武。</p> <p>北魏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p> <p>北魏时期女性的装饰品</p> <p>  第一站的最后来到了恐龙馆,在这里,有体长的蜥脚类恐龙,拥有惊人防御力的甲龙,凶猛的跃龙等等,同学们都被吸引的迈不开腿。</p><p><br></p> 研学第二站 <p> 新能源馆。大同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园,使同学们全方位感受大同灿烂的文明、能源革命、传统与创新的魅力融合。真切感受到昔日‘煤都’正向‘氢都’和‘新能源之都’转变。</p> <p>  展馆还重点展示了地方能源工业发展历程与转型发展实践探索、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等内容,其中还利用数字模拟、场景体验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p> <p>  美味的饭菜,为孩子们一天的研学活动提供了最充实的能量。</p> 研学第三站 <p>  徒步城墙。了解大同城墙的建筑历史,感受雄伟大气的古城风采。</p> <p>   一个人只有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才会充满前进的动力,同学们正排着长长的队伍一阶一阶向城墙上进军。</p> <p>我们和第二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长卷绘画“大同印象”</p> <p>  徒步城墙,云中漫步。孩子们不知疲倦,坚持走完了这一段徒步之旅,仿佛体会到了古人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p> <p>  同学们在城墙上纪念留影</p> 研学第四站 <p>  我们来到了梁思成纪念馆。梁思成先生与大同有着很深的渊源,之所以在大同建设他的纪念馆,首先是梁思成等人在上世纪30年代来到大同进行古建筑调查,为大同留下了珍贵的测绘手稿。今天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工程有赖于这些翔实的文字和图录;其次今天大同“一轴双城”的城市发展理念正是受到“梁陈方案”的启迪,他为大同文化名城保护与复兴提供了历史和考古的依据。 </p> <p>  导游小姐姐在讲梁先生和夫人林徽女士为中国古建保护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同学们听的不亦乐乎。</p> <p>玩八仙过海的游戏,孩子们表情百态各显神通</p> <p>看看这一字马 真牛👍</p> <p>美好的时光终有尽时,我们准备返程啦</p> <p>  路在脚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记得你是你呀!大家一起欢唱《少年》愿孩子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p> <p>  研学旅行可以将书本知识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带着我们走出校门,走向自然,走进社会,感受生活;可以让我们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研学旅行可以承载我们所有人的诗和远方。书是案头的山水,山水乃大地之书,所以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但我想说知行必须合一,行学才能相长,你的身体和灵魂需要一起在路上。</p>

研学

大同

同学

城墙

我们

梁思成

陶俑

北魏

能源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