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0月25日上午,游览都江堰风景区。</p><p>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br></p><p>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p><p><br></p><p> 下面,将以“科普”的形式,通过图片和文字叙述,力争使没来过没见过都江堰的朋友,也能大体上了解都江堰是怎么回事,是怎样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它是怎样修建起来的,是怎样发挥分流防洪和农田灌溉作用的(这样说,是因为我曾经很迷惑都江堰究竟是怎样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p> <p>一、修建背景:</p><p>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这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p><p>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但对整个成都平原是一条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p><p>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p> <p>二、修建过程:</p><p> 都江堰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的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宝瓶口、飞沙堰、鱼嘴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1、宝瓶口的修建过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下图)。</span></p> <p>2、分水鱼嘴的修建过程</p><p>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p><p>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p> <p>3、飞沙堰的修建过程</p><p>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p><p>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漩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p><p>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p> <p>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p> <p>飞沙堰的溢洪道</p> <p>三、岁修制度:</p><p> 岁修,就是每年维修一次。</p><p> 都江堰有效的管理,保证了整个工程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水经注·江水》)。此后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主管。到宋朝时,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p><p> 古代竹笼结构的堰体在岷江急流冲击之下并不稳固,而且内江河道尽管有排沙机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积。因此需要定期对都江堰进行整修,以使其有效运作。宋朝时,订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农闲时断流岁修的制度。岁修时修整堰体,深淘河道。淘滩深度以挖到埋设在滩底的石马为准,堰体高度以与对岸岩壁上的水则相齐为准。明代以来使用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位于宝瓶口的左岸边,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p> <p>除了主景点都江堰之外,都江堰景区还有其他许多景点:</p> <p>道观,伏龙观。一进大门就是</p> <p>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之一。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p> <p>离堆公园。秦国蜀守李冰父子率民众兴建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劈开玉垒山,引岷江水分流,分离出来的山头,称为“离堆”。</p> <p>玉垒山公园</p> <p>第一次见树上的柚子</p> <p>公园绿地里盛开的茶梅</p> <p>景区里路旁的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的数字是2008.5.12。这是2008年5月12号汶川大地震时,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在它的附近,还有好几块稍小一点的石头,可以想见当时大地震的剧烈程度。</p> <p>走出景区门口,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p> <p>保存完好的明城墙</p> <p>岷江上的一座风雨桥</p> <p>都江堰古城夜景</p> <p>这里的电动车,都兴装上一个有一定挡风遮阳避雨作用的小棚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