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塔川,又名塔上,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众多美丽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小村庄,这里的秋色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之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每到深秋,村里漫山遍野的乌桕树叶红了,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田园风光画卷,塔川秋色也因此闻名遐迩。乌桕叶经过霜降,由绿变黄,由黄变红,中间呈七彩颜色,此时的塔川,便成为游人观赏秋色的圣地。</p><p> 只可惜我们来早了,只能捕捉早秋的影子</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遇到了一个帅哥司机推荐我们去了南屏古村。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整个皖南地区,古村落遍布,保存完好,每一个村落都有着精彩的故事和传说。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南屏村就有许多故事。南屏村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古风依旧,民风纯朴,是穿越历史时空,解密古徽州几百年徽商人家兴衰的经典之地,也是走进乡村、回归自然、体验古风的好去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南屏曾名叶村,因村西南背倚 南屏山而得名。全村一千多人,却有36眼井,72条巷,300多幢明清 古民居。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清代中叶以后, 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村中至今仍保存大量的 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 建筑博物馆”。建于明弘治年间的 叶氏宗祠,是 叶姓祭祀其四世祖叶圭公的会堂。李氏支祠则是祭祀晚清 徽商巨贾 李宗眉的。 南屏村的古私塾也比比皆是,位于村庄上首的“ 半春园”,又名“梅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近1公顷的“西园”建于清乾隆56年,因清代著名 散文家 姚鼐的 《西园记》而闻名。村中还有“培阑书屋”、“陪玉山房”、“梅园家塾”等。村中保存有明清 古民居建筑近300幢,幢幢结构奇巧、营造别致,如 冰凌阁、慎思堂、南薰别墅、倚南别墅、 雕花厅、 小洋楼、 官厅等。高墙深巷,长短不一,拐弯抹角,纵横交错,游客进村,如入迷宫。相继在该村拍摄的《 菊豆》、《 大转折》、《徽商》等影视片,提高了南屏的知名度,被称作“中国影视村”。 走在青石板铺设的小巷子里,让你穿越的感觉。</p><p><br></p> <p>这是一条流过村前的小河,河上的三孔桥也有几百个年的历史了。</p> <p>阴雨绵绵的天,村里人稀少。村口的松村林,枝叶繁茂,高耸入云。</p> <p>进入村口见到村民在洗菜</p> <p>深深的小巷曲折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p> <p>有没有看出这门的异样,在古徽州为了防止邻里之间宅基闹矛盾,一家特地把自家宅墙削掉一角,让出空间,避免空间挤兑而闹不和</p> <p>这位被啥迷住?看到古时代的画面……</p> <p>你们是在看墙头花?还是马头墙?</p> <p>我们走着看到一位老人家在煮饭,跟我们打招呼,我掏出来钱来给他,他拒绝了,说政治一个月给他们一人2000多</p> <p>“叙秩堂”即叶氏宗祠,距今已500多年的历史。1989年张艺谋导演的《菊豆》即在此处拍摄。</p> <p>快出村头,花了5元进在民宅高处,远望整个古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早就听说先锋书店有一家分店在黟县的乡村。而且很具有文化气息。皖南之行的最后一天。来到碧山村口。在村口并不能看见书局的踪迹。经村民的指点。我们顺着村道徒步行走,转了几个弯,我们来到了碧山书局。</p><p><br></p> <p>有人在楼上,望着细细的秋雨,思考着人生……</p> <p>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淘渊明古居守拙园。</p><p> 此处为什么叫守拙园,经过游览得知来源于他的《归园田居》诗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诗句。</p> <p>正门牌坊</p> <p>这池塘叫故渊,“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池塘设计风格独特。它没有堤岸,看过去没有也际。真正个做到了天水合一。</p> <p>景区徽派建筑</p> <p>爱情的力量势不可挡,下着绵绵细雨,新娘新郎雨中拍照。具说是故意挑这气候,景色迷人。</p> <p>结束了徽州之行,让人留念忘返,微州我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