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我们在路上——上石桥镇中心小学中年级段好习惯养成篇

书梦的灯

<p>  养成教育是一项长久的育人工程,非一朝一夕所成。多年来,上石桥镇中心小学始终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品质,健康的思想和远大的抱负。让少年儿童原本空白的思维空间加载勤奋与刻苦,文明与礼貌,正确审美,明辨是非,以确保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沿着健康、向上、阳光的道路前行。</p><p> 本学期伊始,我校中年级段在学校总体思想的指导下,扎实开展养成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并收到一定效果。</p><p><br></p> <p>  每周一的清晨,当雄壮的国歌奏起第一个悦耳的音符,孩子们便自觉地站在旗杆下.....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每周国旗下的讲话把养成教育当作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好习惯”深入每个孩子的心中。</p> <p>  一天的学习从晨读开始,孩子们早已习惯了早上坐下就拿起课本朗读,看看一个个端正的身影,读的可起劲了!</p><p><br></p> <p>  每天早上,老师还没有走进教室,就能听到从我们教室里传来的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日复一日,孩子们早已习惯用每天半小时的晨读来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p> <p>  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每个课堂上,体现在课堂上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p><p> 看!孩子们在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有心的孩子还会边听边做课堂笔记呢!</p> <p>  四(5)班语文老师杨老师,她的课堂总是那么有魅力,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瞧,他们听得多么专注!</p> <p>  十月温暖的阳光洒在学校的操场上。大课间时间到了,孩子们来到操场,自觉站好队列,认真努力的完成着每一个体操动作,彰显着我校学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p> <p>  午餐时间到,各个班级的同学们排好队,陆续进入食堂,没有打闹,没有喧哗,秩序井然…</p><p> 为了让学生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缕半丝恒念物力维艰”的理念,营造一种和谐文明的用餐文化,把“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修身”的美德,转化成学生自觉行动,本学期,各班班主任加强了对学生文明就餐秩序的规范管理,成效显著。</p><p> </p> <p>  小餐桌,大文明~~以我美德,传我校名~~</p><p> </p> <p>  午练时间,各个教室里没有追逐打闹,亦没有大声喧哗,孩子们都在安安静静地写字呢!</p><p> </p> <p>  伴随着预备铃声的响起,孩子们稚嫩的歌声也在每间教室里响起。我们可能没有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唱的那么好听,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唱着,用心地唱着……</p><p> 听!三(6)班孩子们的歌声多么有激情!</p> <p>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严格要求、耐心引导,离不开学生的自觉遵守、严于律己,更离不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p><p> 中年级段的孩子们,就是这样在模仿和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p> <p>看!三(2)班刘老师带领孩子们打扫卫生,看到孩子们拖地拖得不干净,刘老师拿起拖把亲自示范。</p> <p>三(6)班,四(4)班干净整洁的教室,是师生共同打造,共同维持的温馨“家园”,这样的“家园”是我们整个级段的榜样,也是我们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模板”。</p> <p>三(4)班王老师每天走进教室,看到地上有垃圾都会亲自捡起来。小小举动,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这样,班里的孩子们日渐养成不随地扔垃圾,并主动拾捡地上垃圾的好习惯。</p> <p>  放学路队不仅是一个学校班容班风的体现,同时也是展现学校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p><p> 瞧!三四班的路队多么整齐有序。</p> <p>  家校合力,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重要地位。三四班班主任周老师特别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班级群发布通知,电话联系家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把习惯要求带给家长。比如:学生是否按时回家,在家是否及时完成家庭作业,是否上网打游戏,学生仪表要求等,使家长、教师、学校形成合力,共同管理。</p> <p>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我校中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初见成效,还需全体师生的继续努力,希望通过小学阶段的习惯培养,成就每位学生的美好未来!</p>

孩子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学生

习惯

中年级

教室

四班

三班

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