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展重阳节系列活动

飘雪

<p>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在这个秋风送爽,果实飘香的十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老人节一一“九九”重阳节。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优秀品质,舞阳县第三实验小学积极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p> <p>学校组织各班召开“重阳节”主题班会,宣传重阳节有关的传统知识及习俗。呼吁尊敬老人应该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用一颗真诚的敬老之心,让老人老有所乐,生活充满爱的阳光。</p> <p>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p> <p>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p> <p>学生讲述自己或他人孝敬父母、长辈,互敬互爱的真实感人故事。</p> <p>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与家人共度重阳。一张张温馨的画面,一个个幸福的笑容,融化了每个人的心。</p> <p>学会感恩,六年级学生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精心准备了一顿美餐。用最合胃口的美食表达心愿,用陪伴来表达对家中长辈的关爱。</p> <p>陪爷爷奶奶聊天,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受重阳敬老的美德。</p> <p>操劳的您歇歇吧!让孙子孙女尽尽孝心,为您梳梳头,洗洗脚!</p> <p>让我们一起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吧!让他们心里暖暖的,甜甜的!</p> <p>为家人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满载了自己的一片孝心!</p> <p>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孝敬父母长辈,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关爱,培养了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p><p>我们衷心祝愿天下的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幸福美满!</p>

重阳

重阳节

九月九

学生

敬老

九九重阳

爷爷奶奶

节日

长辈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