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下的红旗渠

进jfmwsyy

<p>2020年10月1日从西安动身,自驾重返河南。苗是从大院里了解到2019年春节我们第一次去河南的情形,她特别奇怪地问:不是说河南是个文化苦旅了嘛,怎么又去了?</p> <p>500公里的路跑了11小时,国庆假期免费高速时堵时畅通,偶尔堵车能理解,不解的是,河南地界高速大多数是四车道,一马平川的公路,小车区间限速100,而陕西双车道限速是120,可以提速的机遇在保守的管理中被耽误掉了</p><p><br></p> <p>晚上7点准备在焦作休息。饭馆所在的街道低矮、空旷、黑暗,前一天刚刚看过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眼睛一时还以为是当地停电、应急灯在照明</p> <p>好在这个菜馆上座率还比较高,好在这家开在焦作市里的东北铁锅炖笨鸡、炖酸菜非常可口、开胃</p> <p>焦作市距离林州市红旗渠247公里,三个小时后首先抵达的是红旗渠分水苑景区。入口处给巴掌们寄了明信片,寄的时候就当一种情绪去分享了,并没抱多大希望她们都能收到。回家后,巴掌里的姑娘们陆续报来收到的图片,后续的反馈给了我特别的惊喜</p> <p>分水苑景区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红旗渠纪念馆</p> <p>红旗渠是1960年2月、农历正月十五动工的,前一晚上9点,县里通过高音喇叭发出号召,第二天一大早,林县老百姓元宵节都没过,自带干粮和工具赶去修渠。</p><p>这些抡锤打钎的女孩子巾帼不让须眉,叮铃咣啷地把自己也锻造成了铁姑娘</p> <p>由于是十万大军战太行,沿途解决不了那么多人的住宿。于是,好些人就住在悬崖峭壁的洞穴或者石缝、岩石下,几乎就是天当被子、地当床了。可是从历史的老照片里,我只能看到抖擞的精神面貌和明亮的眼睛</p> <p>渠水截流的时候正值春寒料峭,小伙子们在没有任何劳动保护的情况下,一人喝了几口酒,挽起裤腿就下了水</p> <p>1965年4月5日,全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的红旗渠总干渠通水。总干渠全部开凿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山腰,工程艰险。</p><p>通水典礼上人山人海,老百姓激动万分,一遍一遍的高喊:毛主席万岁!有的人拿出两个瓶子,一个装满了水,准备洒到自家祖坟上,另一个瓶子接上水直接就喝了下去</p> <p>红旗渠分水闸是红旗渠总干渠分水枢纽工程,由此闸门内一分为三,奔泻而出延伸林州腹地</p> <p>红旗渠景区的另一部分是青年洞景区,与分水苑景区相距21公里,这里可以直观的看到这条位于太行山腰间的人间天河</p> <p>当时这项工程叫引漳入林工程。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山西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要劈开太行山,要“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是真正意义上的迎难而上</p> <p>动工于1960年2月的青年洞,由于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于当年10月被国家叫停。林县被迫叫绝大多数民工回家休养生息,却偷偷留下300余名青壮劳力继续开凿二期工程的咽喉工程——青年洞。</p><p>青年洞的洞口在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狼牙山全部是石英砂石,坚硬如钢,要凿通长616米、宽6.2米、高5米、纵坡1/1500的青年洞,却没有大型施工机械。</p><p>当时干部民工忍饥挨饿、挖野菜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也不下工地,用一年五个月的时间硬是把隧洞凿通</p> <p>这个隧洞开凿于困难时期的1960年11月,全长63米,高5米,宽6.3米,历时11个月,全凭一锤一钎、一锹一镐,用血肉之躯开凿出来,被命名为创业洞,类似青年洞、创业洞这样的隧洞在红旗渠沿线开凿了211个</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当年,林县人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设备这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修建了红旗渠。由于地势原因,渠道只能像盘山公路一样修建,要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上打出一个平台,然后再把它们砌出来。即使现在看起来,这项工程都是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间奇迹</span></p> <p>在红旗渠的渠堤上,每隔一段在地上就有一块界碑,每一块界碑上都留有渠道的修建单位,责任人等字样,这些界碑是一块块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责任碑</p> <p>1969年7月,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全线竣工。一条红旗渠从动工到完工历时近十年,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p><p>八十一位生命仿佛是林县人的八十一难,历经磨难终成正果</p> <p>我们当特技表演看,事实上是红旗渠人当年的原景重现。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记得,这样的人间奇迹在河南这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上靠双手创造了出来</p> <p>抬头仰望红旗渠岩壁,层层叠叠都留下了人工开凿的痕迹。炸山的炮声和尘土飞扬远去了,铁锤和岩石的打击声凝固了,当年的红旗渠人也渐渐凋零…</p><p>红旗渠是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林县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奉献和担当。总是要有人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和进步做出牺牲,但那绝不是单纯的划算不划算的概念。红旗渠最宝贵的是留下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它让我们明白了信仰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