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祖训 传承家风——张家祠堂家风家训书画农耕展暨孝亲敬老活动纪实(中国·巩义·清西村)

清河居阿星文化传媒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荣耀与传统,做人的道理、持家的传统,在古祠堂里,以一种古老的方式流传下来,生生不息。2020年10月25日重阳节,坐落在巩义市回郭镇清西村的巩义市文保单位张家祠堂举办的家风家训书画农耕展暨孝亲敬老活动隆重开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鸣炮奏乐,擂鼓助兴,清西村大鼓社的美女们挥舞鼓锤敲出震撼的鼓声舞出优美的鼓艺让新农村这个艺术节开幕仪式喜庆感浓厚了许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开幕仪式在张家楼张氏宗亲理事会秘书长的主持下隆重举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家楼张氏宗亲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张锋道宣布“2020年重阳节清西村史馆家风家训书画农耕展暨孝亲敬老活动”开幕!现场掌声热烈让活动进入高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西村张家楼张氏家族族长张红德致欢迎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西村党支总书记张占峰到场祝贺家风家训书画农耕展暨孝亲敬老活动开幕。清西村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民意需求 ,在张家祠堂创建回郭镇首个家风家训展示馆,在全村大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村民人情费支出明显减轻,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让清西村村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占峰说,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是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文明清西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持续培育、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村民精神风貌,营造清西新风尚,为清西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西村村委主任李世中上台讲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年来,清西村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生态清西、敦厚人文的建设步伐。每年坚持开展“道德讲堂”“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涵育文明乡风;发挥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助推脱贫攻坚;利用村史馆(张家祠堂)、主题文化墙、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载体,推动移风易俗,弘扬勤劳肯干、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得到群众的强烈拥护和积极参与,奏响了清西村处处景怡人、天天暖如春的和谐乐章。清西村正慢慢成为传承历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承载乡恋乡愁、提升村民素质的新高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向先祖敬香、献爵、献金银,由红德、仁义、锋道执行。所有宗亲面向先祖牌位,行三鞠躬礼。起立,肃整衣冠,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成,复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家楼张氏宗亲理事会会长张仁义做近几年的工作汇报并宣布重阳节活动安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氏祠堂,家风的传承和记忆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祠堂,不单是维系家族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张家祠堂,可以说是一个民俗博物馆,也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更是传承家风的良好平台,给予我们诸多的记忆和思考。张家祠堂在理事会会长仁义、秘书长建军、常务副会长锋道……等众多张氏宗亲的不懈努力众筹资金,不断修缮让祠堂重新焕发光彩 ,从张氏祖祠的那些雕刻石碑和悬挂在屋里屋外的翰墨真迹及其悬挂的堂联中,彰显张氏家族先辈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使我们感觉到张氏祖祠浓郁的书香之气。尤其古代建筑的仿真艺术,给人耳目一新,赏心悦意,陶醉其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书香门第代代传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家都看到一个事实,一个家族的兴旺若要常久繁荣地发展下去,都必有其精神支撑,而祠堂正是这个精神支撑的具体化体现,祠堂更是反映了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高端,人们的物资不再匮乏后,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丰富。而宗祠就是一个家族精神文化的体现,促使在张氏家族书香门第代代相传!张氏祠堂东西边各修六间堂屋,东厢房现已开辟成为书画艺术展览室 ,房内挂满书画作品,充满书香气息;西厢房主要展示张氏家族先祖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耕读传家家风在农耕展览室里完美展示,一张张农具、一架架手织机、一件件瓦具……还原先祖们勤劳耕读的场景,让人反思。前临街房开辟为家风家训展示馆,好的家风家训不断在继承和发扬更在挖掘。张氏历代先祖重视地方和家族文化教育,历经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为张氏宗谱和祠堂文化研究传承奠定了基础。传承了五百余年的家风,记载着二十五世家丁的奋斗史,饱含风雨沧桑的张氏祠堂,翰墨飘香,人才辈出,名誉伊洛河两岸,名震中原大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家祠堂的社会功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祠堂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一小部分,必须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张氏祠堂主要发挥了如下社会功能,一是成为尊祖敬宗,祭祀祖先,学习和纪念祖先的场所,更加学习和发扬祖先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成为寻根问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成为宗亲联谊会的活动场所,发扬了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成为道德教育和文明教育的基地,通过宣传道德教育,传授展示宗训、族规、家训之类的书画作品,发扬高尚道德、奉献精神;四是成为张氏文化活动、老年活动的场所,阅览书报,增进知识,联络感情,增进邻里团结;五是成为农村民俗收藏陈列的场所,把旧宗谱、旧碑刻、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以及古旧用品收藏陈列,成为新旧历史对比教育的场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家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郑州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之一,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张氏祠堂的存在无疑是一种民间文化的艺术延伸,一种教育后辈的有形教材。</span></p> <p>张家楼张氏宗亲理事会秘书长张建军恭读张家楼张氏家族的家规、家训、家风。</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世居清西村张家楼的王氏家族的王结实先生给张家祠堂捐赠书画作品和书籍并讲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结实先生,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张家楼张家祠堂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共捐赠书画作品98副、书籍950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西村张家楼张氏家族的老寿星、93岁高龄的张氏21世孙张学义发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家楼张氏宗亲理事会代表给寿星颁发纪念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晚辈给寿星敬献孝心茶 。孝心茶,是用感恩的心</span>,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饺子宴,包的是孝心,吃的是爱心,传承的是几千年来的孝善文化,传递的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心灵交流,弘扬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传承尊老之风,弘扬敬老之德,塑造爱老之家,抒发孝老之情,让“敬老、尊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良好家风,在我们清西村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观众纷纷到张家祠堂“家风家训展示馆”、“书画艺术展室”、“农耕文化展室”观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饺子宴开始。“弘扬孝文化、共度重阳节”旨在传承“孝”文化,以孝文化作为张氏家族新时代文明传习的底色,以孝感人、以孝育人。通过举办一次老人集体聚餐,一方面使老人感受到归属感、温暖感,让在外的游子放心拼搏,另一方面提醒年轻人关心关爱老人,常回家陪老人吃顿饭,使“孝”在张氏后人心里一直流传下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午饭后老年人乘车到巩义康百万庄园参观游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宗祠文化是中华国粹,集历史、人文、经济、地理、风俗、艺术、建筑于一体,因此,宗祠这一作为宗祠文化的载体,交融动态和静态,更值得薪承光大,世世代代永葆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会安。好的家规、家训和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和价值追求,充分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回郭镇清西村张家祠堂理事会经过不懈努力把一个古老的祠堂修复完善,使之焕发青春,这次重阳节举办家风家训书法农耕展和孝亲敬老活动,通过书画的艺术形式促进好的家风、家训、家规更加深入人心,积极推进和谐乡村、建设美丽文明清西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后语:巩义市回郭镇政府对祠堂及祠堂文化非常重视,组织专业人士对张家祠堂情况多次进行摸底,修缮保护、深入挖掘,并做好创新发展祠堂文化设计,让蕴含着优质中华文化信息的古祠堂焕发新光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依托祠堂文化底蕴结合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激发村民的乡土情怀,祠堂已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村民的榜样力量激发地,传统优秀文化的引领地,掀起了一场乡村文明新风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优化,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也带来了浮躁的社会风气和物质上的追求。如何扬起积淀于农村土壤中的文明乡风,化解不良习气?清西村找到了很好的途径:发挥淳朴的祠堂文化,打好乡土文化牌。通过祠堂文化,讲述先贤故事,重温时代相传祖训,教化村民,凝聚人心,润泽乡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座沧桑、厚重的祠堂,是一部家族史,也是古生态文化的“活化石”。而底蕴厚重的祠堂文化,则是乡村文化的根基,也是海内外乡亲一根扯不断的“根”,更是一股永远抹不去的“乡愁”。清西村充分依托祠堂文化,凝心聚力,扬起文明之风,在祠堂内增添了“书画艺术展览室”、“家风家训展示馆”、“农耕文化展览室”等文化场所,使之成为村民活动中心,引领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祠堂文化,正以其独特的文化演绎着现代文明,促进了清西村的和谐发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伴随社会的发展,岁月的更迭,当很多历史遗存的古建筑在悄然逝去时,饱含乡土气息“记得乡愁”的祠堂却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我们相信,祠堂文化在不断被淬炼中,必将透露出更加芬芳的气息,让文明和谐乡风重回乡村土地,把文明和谐融入千家万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阿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照片:人物照片均来之所拍视频中截取,不妥当之处请谅解,如有冒犯之处请告知立即删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