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进入东水沟,首先我们来到了东水沟石灰窑遗址,现场保存比较完整的石灰窑大致有十来个,现场还有坍塌的工房窝棚,土灶台,火炕等;据学者论证,东水沟烧石灰历年历代都有,主要是向周边的城镇及莫高窟提供石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燃料不足,东水沟出行不方便,就放弃了。</p><p>山谷蜿蜒,依山而长的胡杨芦草正是晚秋时,石灰窑曾经的红火,已经被叶落谢幕而凄凉退场……</p> <p>被胡杨和芦苇掩藏的石灰窑,相对保存的比较完整。</p> <p>依山而建的简陋窝棚,型迹依然可见……</p> <p>就地取材而建的石墙壁,粗犷而坚固……</p> <p>在东水沟的上游,胡杨还比较集中茂盛,胡杨沿山沟的蜿蜒曲折,溪水两边生长,游人趟溪而过,胡杨,芦苇,红柳夹道相迎,别有一番情趣……</p> <p>被风打折的胡杨枝,不时散发着生命的张力。</p> <p>石崖上一句久远的语句,也许是烧石灰工人唯一的信念了……</p> <p>一字并列的石灰窑,像是在诉说着一段光辉的历史……</p> <p>低矮的房屋被我拍的比较高大,煤油灯和杂物的壁龛,依然散发着依稀如梦般的记忆。</p> <p>石灰窑好多已经坍塌的破烂不堪,远处的胡杨依然招扬;也许,那年那月,烧石灰的你也是花前月下……</p> <p>残破的石壁上,遗存着一点点被石灰粉刷过的墙皮,虽然久经风吹雨打,那一点干净明亮的白色,也足矣让人意象连连……</p> <p>是夜,给烧灰人曾经的蜗居,补点温暖的光,让微寒的晚秋添加一点温馨的感觉……</p> <p>曾经的土灶台,还是原模原样地遗落在不起眼的石壁下,用红色的手电补点柴火燃烧状的光,那一刹那间,往世重现了……</p> <p>唯一一处有着时间记载的石壁,让我好好脑补一番:发大饼记载1973年6月23日。发大饼?是艰苦岁月偶尔吃到白面馍记忆吗?</p> <p>被遗弃的石料堆,从山上一个豁口倾倒而下的,形成一个较大碎石扇面坡,采石人省时省力的作业,可见不一般……</p> <p>对伟人的崇拜,也是一个历史的记忆。</p> <p>生活唯有鼓足干劲,活着亦然鼓足干劲……</p> <p>简陋的土炕,已经没有了可以遮风挡雨墙壁,唯有高高的山壁,能遮挡一点风寒吧!</p> <p>土灶和土炕都依着山壁而建,敦煌地区又多风少雨,没有在火炕遗迹的现场看到遮风挡雨的构造,可以想象,当年烧窑人生活的艰苦了……</p> <p>干枯的落叶落在了石灰石上,绿白相间,截然是时间的艺术品了……</p> <p>胡杨虽然耐寒耐旱,但对水源地有天生依赖,凡是有胡杨生长的地方,不管是高坡山头,还是洼地涂滩,有胡杨的地方下方必会有水源……</p> <p>坍塌的窑口,长流的溪水,胡杨恰是观赏时,一幅别样的画卷,尽收眼底……</p> <p>但闻人语响,空山不见人。也许是一种诗意的境界,也许是书写者的预见;世代烧窑的盛景,随着岁月变迁一去不复返了……</p> <p>胡杨碱,又称“胡杨泪”,当地居民用来发面蒸馒头,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其碱的纯度高达57%~71%。除供食用外,胡杨碱还可制肥皂,也可用作罗布麻脱胶、制革脱脂的原料。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除了防沙抗寒,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可见,胡杨被称为“英雄树”不是虚名……</p> <p>那根须穿透厚厚的窑壁,飘落的叶子,落在胡杨树裸露的根须上,如此的点缀,却有另一番滋味……</p> <p>从高处俯视,石灰窑围着山坡而建,进入眼底的石灰窑大致有七八个,大大的窑口倒显得那些房子低矮而残破不堪……</p> <p>为了表现石灰窑的往日风采,我设置相机的B门长时间曝光拍摄,然后对石灰窑内侧逐一补光,又用暖光手电对远处的胡杨,红柳,芦苇进行了补光……</p> <p> 经过历朝历代烧窑人的连年劳作,两边高耸的山崖,被挖的山斜坡缓,人工开伐采集石灰石的痕迹也显得重重叠叠……</p><p> 摄影:马秀娟</p> <p>河岸边的红柳格外鲜艳,秋色在这里更显得正浓时……</p> <p>生命也许是一丝丝的机会,自强和阳光足矣……</p> <p>东水沟山间的河水常年不干不枯,也没有头尾;高高的红柳 ,芦苇,以及大大小小的沟沟壑壑,给予野生的石鸡黄羊一个安全隐蔽的生存空间……</p> <p>已近深秋,冬天即将来临,浅水处的幼嫩芦苇,在水影里盈盈淼淼,像是秋天里最美的舞姿,又像是秋的结局……</p> <p>秋色不尽然全是金黄的,褐红色的,有一种秋色,是印在寒水里的影子了……</p> <p>红柳垂悬在崖壁上,暗暗地和金色的胡杨较着劲,一线光泽打在那一抹柳枝上,红似火,艳似花……</p> <p>矮小的毛苇也不敢示弱,细细的枝叶,如竹笔入墨的金线,别有一番画意……</p> <p>芦苇不屈不挠,依托崖壁暗暗向上生长,光掠过,风吹过,又似竹影摇曳……</p> <p>生命的存在也是个技术活,独枝难依,索性相约一起成长吧……</p> <p>一半秋色,一半春容;生活中,在一起就是相互的衬托……</p> <p>东水沟座落在三危山东篱,整个沟南北贯通,总长约十五公里左右,最宽处大约有上百米,最窄的地方也有十余米;整个沟曲曲折折,前不见人,后不闻声,独自一人穿越还是心有余悸……</p><p> 航拍:闫钦爱</p> <p>转过东水沟第一道弯,一座高大的坝堤和孤零零的水泥塔吊映入眼帘;高大的堤坝已经豁了一半,据说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五墩公社的书记社长,组织农工建造的,后来因平时水储量不足,山洪频发,地下有暗河涌道没办法聚水,所以放弃了……</p> <p>从高处俯视东水沟堤坝,时代的印迹一目了然……</p> <p>东水沟堤坝顶段,暗涌千疮百孔,雨水侵蚀的暗涌洞,形成各种奇特的图案,让人遐想连连……</p> <p>早晨的云彩总是那么富有情调,逆光的水泥塔和堤坝在暗影里透着谜一样身影,溪水静而无声,有宛如一件晨衣遗落在地上……</p> <p>小水洼的溪水平缓如镜,云彩映在这镜面上,似秋的彩衣,又好似落入凡间天女彩带,长长远去……</p> <p>水泥塔坚定地耸入天空,不干寂寞地抚摸着流动的云彩;岁月如歌如诗,那年那月劳作景象,在此时此景中都随风而逝了……</p> <p>夜的东水沟水泥塔,数着星星点点,听着溪流的吟唱;偶尔越过的航班,把航迹拉成长线,我,只有用相机的慢门,把时间凝固成岁月的年轮……</p> <p>镜像中的水泥塔吊宁静而重合,湛蓝的天空空余了一段历史;它,耸立在那儿,是否,它是前人的丰碑,又是思想者凝思的永远姿态……</p> <p>东水沟沟口烽燧遗址简介碑</p> <p>东水沟沟口烽燧,用泥沙,芦苇红柳和不规则的石块垒筑而成,现存的烽燧部分坍塌,从周边遗落的绳纹陶片看,基本可以断定此烽燧自汉代起一直起着戍边的作用……</p> <p>顺着东水沟烽燧远远看过去,敦煌方向宽阔的戈壁,绿洲一目了然,可见汉唐王朝军事家远见……</p> <p>华山黄山皆可攀,唯见三危吓破胆。三危山山海拔不高,山的表面布满风化碎石片,夏季山表面温度奇高,可达到六七十度,所以山顶不长植被,也给登山者带来一定的难度……</p> <p><br></p><p>狼烟已共胡沙远,岭上空留烽火台。</p><p>残壁不时穿鸟雀,秋风到处卷尘埃。</p><p>红霞艳接西山尽,白草寒从北地来。</p><p>今日凭君歌一曲,无端慷慨又生哀。</p> <p>航拍的东水沟沟口烽燧遗址,烽燧傲立,羊肠小道自远而尽,沟沟壑壑如岁月的痕迹,明明暗暗……</p><p> 航拍:闫钦爱</p> <p>东水沟的芦苇,如大大的裙摆随风飘荡,星空恰是胡杨树宽阔的舞台,肆意飞扬,舞蹈……</p><p> 摄影:李玉芬</p> <p>摄影:闫钦爱 李玉芬 马秀娟 陈永卫</p><p>文字:陈永卫</p><p>制作:敦煌市丝路摄影家协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