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行,知行合一

茹 ❄

<p>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很荣幸参加了湖北师范大学组织的教科研培训班。这次的培训主要围绕着课题研究全过程开展,从课例研究的基本范式到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从课题申报的着手点到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以及后期利用研究成果促进教师和学生成长;整个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专家们每节课还出示了很多事例,展示了他们具体研究流程。让我在学、思、行三个方面收获满满。</p> <p>  学,学思结合。赵军教授在“教育教学成果生成与转化”提到了随着大量阅读,研究越多就会感到知道的越少,就知道在自我认知之外有更多的未知。正如苏格拉底说“自知自无知”,我们需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做一个留心观察的教育人。</p><p> 没接触课题之前,总觉得课题研究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做课题研究的老师都很厉害,对于课题研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去年很幸运进行了课题申报,完成开题报告,这次培训内容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了解了关于课题的分类、申报的条件、内容要求等,还学到了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只要勇于尝试一次,熟悉了流程,课题研究就不再神秘了,中间的过程才是最有意义的,报告只不过是把自己做的事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教科研就是从中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最后进行成果转化。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我更需要不断阅读,不断学习。</p> <p>  思,研精致思。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既然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更需要不停的思考。教科研正是促进教师思考,前行最有力的举措。研究过程思考不停,以问题作为导向进行大量有意或无意阅读,从中会有意外的收获。</p><p> 听了乔能俊老师的课例研究的基本范式及实践。让我对课例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以新的视角去看待课例研究与传统听评课的区别,学会了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要想做课例研究一定要丰富学科知识,构建学科知识,多读专业书籍;不断思考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思考应该把什么经验带入课堂?还需探索教研生态怎样改变?</p><p> 赵军教授讲的教育教学成果和教育科学成果不同点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成果生成的特殊性。教育教学成果是研出来的,研究成果必须要解决教学问题,问题解决必须要进行相应研究,研究就要不断思索,进而产生具体化的教育成果。</p><p><br></p><p> </p> <p>行,行成于思。教育教学成果是做出来的,是推出来的,是写出来的。谭志坚主任的报告中提到了很多行动研究的具体措施,如:“课前90秒”;“微课复习”;“一周一德”等。谭主任这些具体的实例向我们展示出了科研其实可以很有趣,也让我明白了科研根本就发现问题付诸行动,最终落实于教师自我成长,回归于学生成长的关注。</p> <p>  几天的培训看了多位专家的课题流程展示,对于课题研究更加熟悉了,这样的培训内容能让我更快速的了解各项工作,也能从中借鉴,希望自己能学到更多的经验。教研是科学,需要务真求实;教研是艺术,需要创新雕琢;教研是文化,需要积淀去构建。今后我将在教研之路上学思践行,知行合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