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

俊儿

<p>  2020年10月24日,我们来到这里——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这所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掩映于绿草丛中的教学楼、综合楼、科学馆、体育馆等建筑错落有致,使人宛若置身于春意盎然的花园之中。</p> <p>  “和美课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就在这所美丽而精致的学校里举行。</p><p><br></p> <p>  和美课堂的理念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美的课堂是主张开放、包容和赞赏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容错的课堂,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课堂。</p> <p>  这次最让人激动的是见到了我的偶像——吴正宪老师。吴正宪老师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p> <p>  吴老师今天风采依旧,她没有给学生们讲述书本上生硬的概念,只是温柔地和孩子通过投篮这回事儿聊着分数、百分数。孩子们“错着错着就对了,聊着聊着就会了”。吴老师让我们理解了她的儿童观——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p> <p>  吴老师给孩子们出示了我国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相关的数据。她嘴里说的是百分数,其实她更是想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关于统计的种子。</p> <p>  黄爱华老师,也是一位牛人。他提出了“大问题”教学的导学金规则——是何?为何?如何?若何?</p> <p>  这次他釆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24时记时法》。</p> <p>  课堂上,黄老师引导着孩子进行高阶思维,逐渐进入学习的佳境。</p> <p> 而后,黄老师用他的讲座向我们传达了他的主张——备课的第一任务就是确定教学目标。</p> <p>  24日下午,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小数的意义》。</p> <p>  贲老师以他的课为例谈了自己的教学思考。他说——我们的课堂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为中心”。教师不仅要思考“教”,更要思考“学”。正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才会让我们的课堂与众不同。</p> <p>  被称为“罗帅”的罗鸣亮老师——确实挺帅的。多年来,他追寻着简约而灵动的课堂,带领着一群老师奔跑。</p> <p>  在这次活动中,罗帅为我们带来了《负数》一课。课堂上他通过三个话题——“假如这世界没有负数可以吗?”、“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他们说的是真的吗?”,让课堂成为了说理的地方。罗老师“精问”、“善等”、“少言”,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互动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认识到了负数的意义。</p> <p>  紧接着罗呜亮老师还通过他的讲座告诉了我们学生的需要。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说理”课堂。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源于内心的需求,主动于究理、寻理、明理的过程中架构起“问题”与“真知”的桥梁,促进其更具深度、广度地进行思考与学习体验。</p> <p>  25日,天气依旧晴朗。长沙城仍然那么美丽。上午的第一堂课由储冬升老师给我们带来。</p> <p>  通过对《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的教学,储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抽象、推理、建模的整个过程。</p> <p>  俞正强老师,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是全国有名的“低头找幸福的人”。</p> <p>  俞老师的公开课上得好,在浙江省久负盛名,光是代表性课例就有十多个。今天他给我们带来的是《面积的认识》。课堂上他让孩子说自己最熟悉的面,画自己熟悉的面。在不厌其烦中举三反一,就为了让孩子得到一个关于“面”的真实感悟。难怪有人评价他的课是——“冷僻里面透出他的智慧。要上这样的课,一要有勇气,二要有智慧。俞正强可以说是险绝异类,也可以说是孤独求败。”</p> <p>  最后一堂课的精彩由周卫东老师带来。周卫东老师是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他积极探寻数学教学的本质,长期进行“数学味”课堂与儿童立场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清新自然、灵动启智”的教学风格,深受全国各地同行好评和推介,并取得丰硕成果。</p> <p>  在《平均分的再认识》这节课中,周卫东老师在与别人的QQ聊天中一步步展开教学。让孩子们见识到了用Excel表格求平均数的新办法。并以小范同学的分数为例,让孩子们理解了平均分的居中性和敏感性的两种特性以及求平均分的两种方法。最后用埃蒙斯的故事让在场所有人得到不同的感悟。</p> <p>  周卫东老师在《深度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中,谈到了现在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应该关注数学的核心意义这一观点。他用他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我们要——找到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扣准学生学习的脉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学而教,展开符合学生当下学情的“教学”,努力让教学呈现出真、实、透的理想状态。</p> <p>  两天七堂精彩的课堂展示,让我见识到了特级教师的风采。在这些名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打开思维、自主学习和获得成长。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学生能够生长的课堂。从这些名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引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p> <p>  最后作别长沙,感谢有你们的陪伴。</p>

课堂

老师

教学

学生

我们

特级教师

孩子

数学

思考

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