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抓周:承载亲情的寄托</p><p>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从小看大,三岁看老”,究竟怎样从小便可以预知将来?其中,在小孩满周岁时,替其举行的抓周礼仪便是一种较好的验证。</p><p>抓周是传统的诞生礼仪之一,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具有家庭游戏性质。当然,这其间也能反映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p><p>10月23日上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见证了宝贝儿的抓周游戏,一把木梳被李沐染抓在手!</p><p>木梳,在古代曾又名“顺发”,有平安喜乐,有条不紊,舒心顺意,健康长寿,一路发财等美好寓意!抓周这项仪式,与其说是预测未来,不如说它寄托着长辈对子孙未来有为的期盼,寄寓着对宝贝儿最美好的祝福!</p><p>有趣的是宝贝儿抓到木梳后随手递给了奶奶,奶奶顺势为孙女梳起了头发,事后得知此时梳头还是蛮有讲究的“五梳六梳梳成个长命百岁的好宝宝”,这是天意还是心灵感应?其实她更是一片心意!奶奶高兴地说:“大孙女最少也要活到九十多”,还等什么,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宝贝儿,我们是不是也该一起祝福奶奶健康长寿啊?!此处应该应该有掌声……</p> <p>◆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p><p>寒暑在节气转换中周而复始,四季在节日轮回间灿烂人生。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草木繁枯、候鸟迁徙;岁月流淌、知恩感怀,转眼就是一年。</p> <p>◆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承载着人生的悲欢离合;时间就是那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节气是先人讴歌生命力量,并刻在时间上的中国年轮,她把密不透风的时间分成竹节,变得可以触摸攀爬;而节日则是竹节上那些特殊的节点,生命成长林密景深,岁月之光返景入林,生出道道生命诗行,那么,诗便成了时光的印痕!</p><p>白居易说:“光阴与时节,先感是诗人。”今天就让我们按着节气节日的脉络,以诗人的触角随时光逆流而上,给周岁一个浅浅的回眸!</p> <p>◆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代表着鲜明的价值取向。中华传统节日更是中国文化中珍贵而又具传承感的宝藏。这些节日有的是在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也有近现代以来确定的现代节日:如八一建军节、七一党的生日、五四青年节等;还有外来的国家认可并实行的: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等;此外还有母亲节、父亲节等流行于民间由西方国家传到中国的节日……</p> <p>◆节气是我们祖先对季节的感知,构筑了中国人生活的韵律之美,节气的背后是古代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折射出了无穷的中国智慧,节气是与生活交织而成的文化,它是季节的另一种语言,蕴藏着无尽的诗情画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span></p><p>二十四节气展示的是对季候的精致笺注,也是中国人对时间的审美,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温馨。</p> <p>△生命的啼哭,人类的希望!</p><p>那是一个难忘的清秋之夜,一声啼哭划破星空薄雾,这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这是生命的元初,是世界的一份大惊奇。</p> <p>△19年10月24日(九月廿六)霜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枫桥夜泊》</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张继</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span></p><p>这首七绝,是大历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p><p>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为千古名句!</p> <p>△留得残荷听雨声,任是无情也动人。</p><p>中国传说中,霜降是一个有神仙的节气。据说掌管霜雪的女神叫青女,是广寒宫里砍桂树的吴刚的妹妹,她有一个人间的名字叫吴洁。《山海经》有记载,青女曾“拯救世界”。</p><p>霜降带来了寒冷,但也保护了庄稼,使其免受冻害。有人就做过实验:把两片叶子放在一个低温箱里,一个上面有霜,一个无霜,结果反而是有霜的受害更轻。</p><p>霜降是一秋的结束,但也是总结一年成就的时候。自然在寒冷中沉寂,也酝酿着新一年的希冀。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p> <p>△19年11月8日(十月十二)立冬</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立冬》</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李白</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span></p><p>天冷了,酒也成了驱寒的必备,顺着诗行我们闻到的是立冬的酒香,仿佛看到诗仙在冬日里豪饮狂吟,李白笔下的《立冬》,天马行空,浪漫奔放,充满新奇豪放,流转自然的诗情: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唯独寄兴于火炉上的美酒。在这寒冷寂静的冬夜,恐怕唯有李白才会有如此洒脱大气的闲情逸致和意境奇异的想象!</p><p>明代王志也写过一首《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p><p>看看这“一点禅灯半轮月”,更加让人觉得今天夜里面悄悄侵上来的寒凉,比昨天似乎有更胜了一点点。就在这一再入夜的寒冷中,天气一点一点地寒重了。</p> <p>△致敬冬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p><p>冬,藏秋实而育春华;冬,万物之终归,生命之肇始。冬是蕴蓄生命的季节。没有冬藏,春生、夏长、秋收,就似乎失去了意义。</p><p>冬是思考生命的季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经历了春的狂想、夏的浮躁、秋的失落后,我们的灵魂进入冬的安宁寓所。在冬的冷静中对生命的历程进行整理,而后重新站起,焕发新的生机,走向生命的新春。</p><p>如果说春可爱、夏可亲、秋可歌,那么冬是可敬的。</p> <p>△19年11月22日(十月廿六)小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终南望余雪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祖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span></p><p>这是唯一一首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应试诗,也就是诗人在科举考试的考场里写的诗,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考作文。</p><p>唐朝开科取士在长安,山北水南谓之阴,终南山在长安城南,从长安城看过去,是终南山的北坡,首联点题,“阴”字真好。</p><p>“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作为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的终南山,高大雄伟到可以塞满整个天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山高云低,云朵会从山腰流过。残雪积在山顶,云朵流过山腰,从长安城里远远望去,雪仿佛不是积在山上,而是浮在云上,这就是颔联“积雪浮云端”,一个“浮”字,不仅让雪显得特别轻灵,而且,也让山显得特别秀美。</p><p>试想一下,上面白雪是光,中间云流是影,这光与影的组合,给冬天萧条的终南山增加了多少光彩!这才能与上句呼应。</p><p>颈联的“明”字用得好。明就是亮,在这里作动词,就是照亮。被什么照亮?被阳光照亮,被霁色照亮。所谓霁色,就是天晴的颜色。诗题是《终南望余雪》,雪已经下过了,所以不是阴云密布,白雪飘飘,而是雪后天晴,阳光灿烂。</p><p>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终南山离长安城差不多有五十里地,平时雾气昭昭,红尘滚滚,哪里看得清树木呀。可是雪后就不同了,天地都被洗刷了一遍,空气仿佛是透明的,这个时候看终南山,才会林木历历,格外清晰。所以“明霁色”这三个字,写得真细致,真贴切,是长期生活在长安的人才能写出的感觉。</p><p>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的时候,热量都被吸收了,人当然会感觉寒冷。而到了傍晚,阳光每退一寸,人的寒意又会增加一分。终南山顶,积雪浮云,已经渗透着寒意,夕阳西下,又增加寒意。这不就是“城中增暮寒”吗?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感受。但是,诗人难道仅仅是在说自然感受吗?又不是。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的目光背后有心情,人的感觉背后也有心情。什么心情呢?雪过天晴,风景独好,但是,城中增暮寒,又有多少寒士衣食无着呢?一种牵挂已在不言之中,这就是诗的蕴藉。</p><p>到这里,景也写了,情也写了,视线也从长安城出发,扫过终南山,最终又回到长安城。《终南望余雪》这个题目写尽没有?写尽了。祖咏也觉得写尽了,于是就交卷了。可是主考官说,按照要求,是要写六韵六十字的五言排律呀!你怎么只写了两韵,二十个字的五言绝句呢!主考官让祖咏拿回去重写。怎么能合格呢!主考官是个很好的人,让祖咏拿回去重写。而祖咏偏偏是个很倔的人,他丢下两个字“意尽”,就飘然离场了。</p><p>结果祖咏名落孙山,重回洛阳渔樵耕读!</p> <p>△这是冬日恋歌,让我们嗨起来!</p><p>俗话说:“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冬天到了,天气凉了,一场场小雪,洗净了天空,心也就温润了,人也就温文尔雅了。雪盖屋檐,便是一个玲珑剔透的童话世界,雪掩草坪,那是充满生机的希望在孕蓄。</p><p>天气会变得越来越薄凉,但是一颗热爱美好生活的心,依然那么滚烫。小雪节气,像极了一位叫作雪的女子,她楚楚动人静美空灵,与绵长隽永的光阴合一,与千年传唱的爱情合一。一朵雪花就是一个念想。一千朵雪花,就是一千种风情。在此,我只想说:小雪你好!我的小伙伴。</p> <p>△19年12月7日(冬月十二)大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北风行》</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李白</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日月照之何不及此,</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span></p><p>前六句为第一部分,极写幽燕边陲的风雪严寒,为后面的思妇出场抒情、渲染烘托出一种愁惨孤凄的环境氛围。这段日月无光、天昏地暗、风雪交加、凛冽酷寒的环境描写,既是触发思妇愁肠百结的媒介,又是思妇心境悲凉凄怆的象征。</p><p>后十四句是第二部分,写战争给思妇留下的孤独凄惶的痛苦和绵绵无尽的怨恨。其中又分两层意思:前四句写思妇倚门翘首、望眼欲穿的思念;后十句则写她得知丈夫战死,面对遗物白羽箭的悲恸怨恨。</p><p>“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既是冬日幽州城的写照,更是思妇内心的写照。这两句夸张状雪,大气包举,雄盖宇宙,意象飞动,比喻新奇,直可“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文心雕龙·夸饰》)难怪它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句。</p><p>“黄河捧土尚可塞”,连滚滚东流的黄河都能用一捧捧的士来塞住,以反衬思妇悲恨难消,将女主人公的悲恨之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从而产生了摧人肺腑,余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北风雨雪”与“恨难裁”相连,不仅遥应篇首和题面,又贴切地反映出思妇的忧愤。这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而是“泪飞顿作倾盆雨”,惊天地而泣鬼神,充满了李白式的情感与力量。而且也把全诗写景与抒情两大部分在此总的绾(wǎn)结,造成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最佳意境。</p> <p>△莫叹冬日短,且喜暖阳时。寒天亦有景,何恋在斗室?</p><p>天地留给了飞雪,古道留给了行人,寒梅留给了孤寂的诗人。</p><p>听雪,听一隐者对天地的孤独告别;听雪,听一智者对人世的彻悟了解;听雪,听一慧者对万物的温情深切;听雪,听一幅缓缓打开的山水画,桥下湖中满是流水和雪的清唱;听一旅人背上行囊穿上袈裟奔赴天涯;听山海云边风涌雷鸣的暗潮;听小桥流水旁聚散不定的烟火;听凄迷古道上走马观花的踏行;听萤火窗外荷塘蛙鸣中的雨打残荷.........</p><p>奶奶,咱们也出去吧!</p> <p>△19年12月22日(冬月廿七)冬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邯郸冬至夜思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白居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span></p><p>在周朝,冬至和春节是没有区别的,汉武帝时采用夏历,才把冬至和春节分开。冬至被称为“亚节”仅次于春节,正如俗话所说“冬至大过年”,汉代每逢冬至,官府都有盛大的贺冬仪式,仪式持续三天,百官朝贺,君王也不再听政了,民间歇市三日。热热闹闹,洋溢着浓郁的节庆气氛。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明清,并有“肥冬瘦年”的说法。</p><p>我们知道了冬至这个节日的重要,就很容易理解诗人写诗的心情了。本来冬至是个亲人团聚的大日子,但是诗人却独自夜宿邯郸客栈,一个人缩在那里抱着膝盖孤灯照影。</p><p>你看他写得多形象,“抱膝灯前影伴身”,那种寒冷凄清跃然纸上。诗人遥遥想着,家里的人今天是会欢聚到半夜吧?也许还会聊起我这个远行人吧?这就是冬至思家的心情。</p> <p>△冬至大如年,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气。</p><p>一个节气重不重要有一个很直观的体现标准:吃不吃饺子。比如除夕、冬至这些北方人特别重视的节日,吃饺子就是衡量标准....时至今日,老百姓过冬至仍然保留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这是北方冬至流传下来的一个习俗。</p><p>冬至,一年里头夜最深、最长的时候。再往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了,春天一步步走近了。</p> <p>△元旦·岁月有约 有爱有信 </p><p>元旦,是盘点人生、领悟生命的驿站。在这旧新交替的门槛上,盘点过往,感悟人生,虽是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岁月不居,但“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岁月都是一天一天流淌的,守着跟自己的约定,切实可行,那这些日子就不会是被辜负的时光,让新的日子真的成为可以有约定的年华。</p> <p>△20年1月6日(腊月十二)小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元稹</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span></p><p>有成语叫“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p><p>“黄钟”对应十一月,“大吕”对应十二月,所以诗中说“小寒连大吕”。后几句正是我们所说的小寒三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寒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杜小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span></p><p>寒夜来了朋友,家里也不是大富大贵,就喝茶当酒吧;炉子上坐着水,沸腾的时候,大家身心就温暖了;放眼望出去,外面也是寻常的月色,但是穿过梅花洒下来的月光显得此一刻隽永而意味深长。</p> <p>△哇,又是一场大雪!</p><p>俗话说得好“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雪兆丰年,也浸透着岁月的丰实静好,祝愿我们的祖国风调雨顺,农民伯伯有一个好收成。</p> <p>△1月20日(腊月廿六)大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寒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邵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span></p><p>意思是说,前些日子落的雪还没有来得及化解消融,新下的大雪又封门闭户;长长的石阶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就像是银色的床铺一样,高高的屋檐垂挂的冰柱就像是倒悬的钟乳石一样;清冷的天上冬阳失去了温暖的辉光,肆虐的暴风却在狂怒地呼号;人们口中的舌头也仿佛被冻住了不能言语—怎一个“寒”字了得!</p><p>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大寒节气就是风大,严寒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所以文人关心关注百姓疾苦的诗词多发于大寒,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抨击社会的贫富差距等等。</p><p>据说,诗人晚年愈痴迷写诗,信手拈来,便成上品。一年节气在大寒中庄严谢幕时, 时值冰天雪地,狂风怒号,冷日不暖, 人人相见不能言,形象真切地吟出了大寒之寒。试问大寒之寒寒如何?诗中不能说的话一定比说出的更多。</p><p>古来以诗观物,终究是写精神,同样,《大雪吟》“雪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这就是邵雍的雪里精神!</p><p>真精神指向永恒,信也。</p> <p>△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p><p>听到大寒两个字,忽然就觉得更是寒冷了,颤抖的身子瑟缩的心,很想找些慰藉。此时,如果有人问这个时节什么地方才是最快乐,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故乡!”,而宝宝的慰藉则是妈妈的目光亦或是奶奶的怀抱。</p><p>大寒也是个继往开来的季节,是个否极泰来的转折点,俗话说,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大寒过后就是春节。</p><p>其实,大寒不单是一种节气,更是一种心境,生命的蓬勃呼应着阳气的生长。</p> <p>△三十除夕夜,五更分二年,一夜连双岁,灯火彻夜亮。</p><p>守岁是除夕年俗的重头戏,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团年守岁就是企盼团圆和幸福,守住时光与平安!</p><p>昨天,武汉闭门宣战,成为全球首个因新冠疫情封锁的大城市。今天,人民解放军星夜逆行驰援武汉,红灯笼与红十字同时闪亮,注定终生难忘!</p> <p>△春节:1月25日(正月初一)</p><p>我国的年节,起源于祭告天地之日元旦。元旦一词始于三皇五帝时代,把正月称为元,初一称为旦。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旦,是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农历节日。</p><p>而在今天,一个纪年的更迭叫元旦。把元旦从过去的正月初一改成现在的阳历年第一天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这是孙中山先生为“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岁首第一天。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开始一“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节日。</p> <p>△立春:2月4日(正月十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杜审言</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span></p><p>意思是说,只有在外做官的游子,才吃惊于自然物候的更替。天色刚亮,云霞从海上升起;梅红柳绿,早已焕发春意。春气温暖,催着黄莺鸣啼;春光明媚,鼓动浮萍转绿。忽听你吟唱《早春游望》,引发我的归思,令人想哭泣。这就是诗人笔下立春后的灿烂春景!</p><p>狂傲诗人杜审言的这首诗,被明人胡应麟捧为唐人五律第一。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先生读罢该诗评价更高,大叹不已:岂不伟哉、异样才思、未出其右、大笔大墨等等赞词迭出,几近失态。而且,金圣叹坚定地认为:杜审言孙子杜甫沉郁的诗风,皆得其祖真传。稍后的大唐诗坛,杜甫虽不见狂妄,但只要提起自己爷爷总是禁不住流露出骄傲之情。杜甫炫耀说: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听这口气,是要把杜家狂妄门风发扬到底啊!</p><p>清初思想家兼文学家王夫之评曰:近体梁陈已有,至于杜审言者而始业叶于度。始业叶于度,开始合乎格律。王夫之的意思是说:近体诗于六朝之末梁陈时代早有,而到杜审言的手里,才真正合于韵律。王夫子的评语,同时透露一个重要信息:杜审言的五律,其实沿袭了梁陈时代的近体诗风格。</p><p>事实确实如此,杜审言终生自迷的两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正是从南梁江淹的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萍袭化而来。南梁江淹,自幼才华出众,妙笔生华;但他做官之后性情意志堕落,以致文章黯然失色。因此,可以见证一个文学规律:优秀的诗词文章,皆来源于大自然和生活之中。</p> <p>△度难关,焕新颜,又是一年春</p><p>“立春”是一个季节的序幕,刚掀开一角,春就像幽灵一般,携带着色彩、气味、能量、节奏、智慧与感情,四处游荡,无远弗至,无孔不入,无适也,无莫也。与此同时,天地万物,也不失时机开启互动程序,知春、感春、迎春,最终,让自身与春天融为一体。</p><p>然而,今年的开头,我们过得着实不易:新冠肺炎、禽流感、成都地震……但终究挡不住立春的脚步,她如约而至,意味着整个春天的开始。春天是希望,是新生,是我们前行的新起点,生命无法重启,但我们可以砥砺向前。</p> <p>△元宵节:2月8日(正月十五)</p><p>火树银花不夜天,龙腾狮舞闹元春。元宵节别称上元节,也称灯节,燃灯的风俗起源于汉朝,到了盛唐时期,观灯赏月的热闹场面更是盛况空前,上至皇宫红楼,下至长街闾巷,无不张灯结彩,焰火冲天。与其他传统节日的过法稍有不同的是,过元宵节被称作“闹元宵”。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狂欢气氛表达得极为生动。如果说春节是团圆节,那元宵节则是全民“狂欢节”。</p><p>唐朝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对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进行了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描写。此外,还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以及“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唐·卢照邻)或“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古往今来,众多与元宵节相关的诗词歌赋,为我们重温和细品元宵文化的绵绵远香,提供了参考。</p> <p>△元宵节里闹花灯,雨水声中听春意。</p><p>新岁铺来,锦绣河山若梦;东风初起,一片神州同舞。雪花凝于元春的毫端,轻轻漾开一轴姹紫嫣红的画卷。南飞的燕子划过澄净的天空,留给大地一派鲜妍的意象。十五元宵佳节,流淌在华夏文明的记忆里,成为民族血液中不可缺少的辉煌片段。千百年来,明月的圆满是温馨的风景,灯笼的火红是元夕的主题。</p><p>按民俗元宵节这天大家伙要出去赏花灯、猜灯谜、放鞭炮、踩高跷、舞狮子舞龙,最后回家才是阖家团圆吃元宵。但今年情况特殊,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大家不妨乖乖呆在家中,阖家团圆平安健康,过一个“特色”元宵节。</p> <p>△雨水:2月19日(正月廿六)</p><p>四季之中,最爱春天;春天之中,尤喜春雨。对于春雨的描写,首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春夜喜雨》</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杜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span></p><p>雨和雨是不一样的:冬天是冻雨,冷雨敲窗,落地成冰,下着下着,冬天似乎更加寒冷了;秋天是绵雨,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多少人在秋雨中触发了自己的忧思;夏天是暴雨,宛若瓢泼,一泄如注,说来就来,甚至让人猝不及防,很可能在你某次外出时,淋你一个措手不及。似乎都没有那么好,甚至还会带来灾害。春雨则不同,它是用来点醒春天的,它带来的是属于春天的绿色、春天的滋润、春天的蓬勃。一年之计在于春,花草树木以及农作物最渴望的,莫过于一场及时的春雨降临。而春雨呢?仿佛在回应世间万物的期盼,在最需要它的时候悄然而至,而且毫不张扬。四季的雨中,唯独春雨明显“得宠”。所以才会有这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早不晚,恰恰就在该下雨的时候,下雨了,真是一场善解人意的好雨。</p><p>同样是春雨,北方的春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让人感觉到了北国的辽阔和干燥。而江南却是“沾衣欲湿杏花雨”,有着江南特有的灵秀与轻柔。四川盆地则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显得那么富足和厚实。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春雨,就像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味道。北方,是厚实的羊肉大葱饺子;江南,是鲜嫩的荠菜小馄饨;而四川盆地,则是热辣辣的红油火锅……</p><p>同样,做人也应该具有春雨的品格—知时节。愿你,愿我,都能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在最恰当的时节里,给别人播洒最舒心的甘霖!</p> <p>△时光向前,大地回暖,冰雪消融,雨水渐多。虽然说春雨绵绵了,但外面依然很凉,正如俗话所说,“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毕竟保重身体也是疫情防控的需要。</p><p>从一月下旬到今天,这场牵动全国人心的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爷爷是疫情防控应急组的带头人,是需要24小时驻扎在单位的,宝宝只能与爷爷手机视频了,宝宝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坚守,这场疫情才会更快地过去。</p> <p>△惊蛰:3月5日(二月十二)</p><p>春天过半,天气与从前的寒冬相比更加暖和。春夜有多美?苏东坡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有月的朦胧,有花的芬芳。刘方平的月夜,朴实宁静,天上不仅有月色,还有荧荧闪烁的星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夜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刘方平</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span></p><p>①更深:夜深了。</p><p>②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p><p>③阑干:纵横交错。这里指横斜的样子。</p><p>④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p><p>⑤偏知:才知。</p><p>⑥新:初。</p><p>⑦新透:第一次透过。</p><p>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首句的半人家是诗中的佳笔,它写出了庄户人家的农舍一半为银白色月晖所包围,而另一半却依然坐落在黑暗中。而组合村庄的大片农舍都是这样一边有光,一边阴暗。如此着色,便使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用光上便能更加突出主体(村落)。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qù jì)。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以互文手法解释,即北斗和南斗都发生了倾斜变化,这样就可看出时间的推移,已从入夜而接近更深了。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横卧的北斗七星和倾斜的南斗六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一个 “斜 ”字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p><p>“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一个“知”字,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悄然来临的喜悦,对生命的赞颂。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且表明是百虫苏醒后新发出的声音。惊醒蛰伏的百虫,发出新春的鸣声,这便是“惊蛰”的含义。一个“透”字写出了隔窗听到的虫声,由此字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展现出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月夜寂静,虫声初起,浸透窗纱点点而入,衬托出春夜的恬静,令人心生温暖,又觉生意满满。</p><p>整首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p> <p>△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p><p>千里莺啼,总是在春风醒转的节气里将生命唤醒。惊蛰,这个被岁月漂洗得泛白却依旧清新如初的节气,这个令万物为之苏醒、为之沉吟的节气,它穿越似水的流年,将月光挂在柳叶青青的枝头,将芳菲铺满春意盎然的人间。</p><p>惊蛰,意味着春耕的开始,“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人们开始为秋的收获而进行春的播种了。虽然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但并未结束,尚需继续“蛰伏”!</p><p>宝宝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愿春雷伴雨共惊春,捎来人间好消息,再共赴春的约会!</p> <p>△国际妇女节:3月8日</p><p>没有太阳,花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女人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p><p>在此,宝宝祝普天之下的妇女同袍节日快乐!</p> <p>△春分:3月20日(农历二月廿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金缕衣》</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杜秋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span></p><p>这是《唐诗三百首》里的最后一首,这首《金缕衣》真热切,真婉转,不像一首诗,更像一首歌。</p><p>前两句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句式更是一模一样,“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用金线编织的衣服,当然华丽贵重,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少年时”。因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你甚至可以豪迈地说“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是青春呢?青春一去,却永不回头,纵有家财万贯,也无法买得太阳不下山。</p><p>后两句把人生的美好比成花,让你赶紧去追求,去体味。杜牧说,“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花开的时候,你若不及时折,很快就“绿叶成阴子满枝”了。不仅你的青春是有时间限度的,别人的青春也是有时间限度的,甚至,世界上的一切机会、一切美好,都不会原地不动,永远只等着你。时不我待,这就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p><p>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p> <p>△春分两半,日夜平分</p><p>春分到了,天地之间昼夜平分,春分这一天,自然的昼夜平分了,人心也要慢慢走向平衡了。</p><p>春分在这个时候到来了。牵动人心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有了新的发展,国内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这离不开专业人士们的付出和全国人民的认真配合。然而,输入性病例不断在增多,国外的疫情也日渐严峻。</p><p>在这里呼吁大家,先不要掉以轻心,保持好前段时间养成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我们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打赢这场仗。</p> <p>△清明节:4月4日(三月十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清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杜牧</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span></p><p>这首诗千古流传,影响巨大,被誉为“清明诗之最”,它通俗易懂,脍炙人口,雅俗共赏,历来为人激赏。这首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形象真切的春雨图。</p><p>首句用“清明”点出时令,“雨纷纷”形象地凸现出春雨清冷明丽、似寒非寒、时密时疏的特征,又写出了雨中行人的烦郁心情。境界迷茫,令人惆怅。在这里,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借“雨”意象来表现内心的惆怅悲凉、孤独幻灭的思绪。“客愁多在雨声中”,“客—愁—雨声”是传统文学中雨的意象的典型艺术形式。雨声中汇聚了诗人的泪水与哀愁,在哀愁的诗人看来,雨仿佛是天的泪水,而泪又是哀愁的雨,因此有天人同泣,雨泪同滴的说法。这里“雨”既是实写,写出当时的环境和气氛,又是虚写,写出了诗人的凄凉漂泊与孤独幻灭之感。</p><p>第二句写行人孤身一人,在这风雨萧萧的清明时节,长途跋涉。细雨绵绵,衣衫湿透,苦不堪言,感伤落寞,心境更加凄迷纷乱沉重。“路上”写出了诗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下的沮丧,更衬托出诗人的孤独疲惫之感,同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欲断魂”恰到好处,传神地描绘出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心理,在蒙蒙细雨中又增添了一层愁绪感伤。</p><p>“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这里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冒雨出门的人定有急事要事要办,出了门却偏遇“雨纷纷”,身被雨打湿,路滑难走,又冷又饿,心急意烦,这是诗的浅层意思。在这浅层意思的背后,还有深层意蕴。作者的家族世代为官,门第显赫。杜牧深受其影响,决心继承家风;他风流俊赏,研究政治、兵法,有忧国伤时之心,济世安邦之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意识。但杜牧虽胸怀大志,才华横溢,抱负远大,却生不逢时。他出生在内忧外患、世事动荡、风雨飘摇、各种矛盾日益加深,元气丧尽的唐王朝晚期。杜牧自负其有经世之才,极欲施展报国济世之志。“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是他的宿愿和素志。然而,杜牧仕途坎坷,求名无望,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只好把对国家社稷、黎民百姓的忧虑、内心的忧愤之情倾注笔端。</p><p>纷纷之“雨”,已使作者身体上“不胜寒”了;世事艰辛,心中的“凄凄惨惨戚戚”,在这高天旷野,纷纷细雨中,又到哪里去,以何种方式解脱。</p><p>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写“行人”的心理活动,雨中行人又渴又饿又冷,想找个酒家,一来歇脚充饥,二来饮酒御寒;三来借酒浇愁,驱散心中的烦恼。附近哪里有酒家?一路无人,问谁?可以想见行人当时的孤独寂寞。“借问”显示出问者焦急的心情以及急于得到回答的渴望,是行人想要歇脚避雨解寒的心情,更是要借此消消心中愁绪的希望。</p><p>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以动作代回话,比答话更鲜明有力,是“此时无声”胜似有声。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让人仿佛感觉到“行人”起伏的心绪,看到他那又急又喜、行色匆匆的神情,感觉到他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杏花村”,似隐若现,缥缈蒙胧,如真如幻,任何指称现在的某处就是当年杜牧《清明》中所写的杏花村,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杏花村不是实写,不是现实中某个具体地点,它只存在于诗人的心中,是失意后的希冀。作者借牧童所指,说明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虽然人生失意,心情郁闷,但希望犹存,虽然遥远,仍依稀可见,希望有一天能时来运转,“直挂云帆济沧海”。</p> <p>△清明节:做冷欺花,将烟困柳。</p><p>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大节气和大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p><p>这个春天,就这样悲欣交集地来了。为了抗击疫情,今年很多人家添上了新近的伤痛与疤痕,国务院决定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我们向在抗疫一线倒下的医护人员致敬,也向失去亲人的家庭表示悲悼。</p> <p>△谷雨:4月19日(三月廿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唐·王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span></p><p>渭水就是渭河,从长安城的西北方向一路东流。黄山就是黄麓山,也在长安城的西北方向。阁道在长安城的东边,所以诗人自然而然从东向西放眼望去。他看到的是渭水曲折,萦绕着秦朝的关塞;看到的是黄山斜倚,环抱着汉朝的宫股。唐朝的咸阳宫和汉朝的长安城都在唐朝长安城的西边,所以放眼望去,确实会看到黄山渭水、秦宫汉阙。这就给春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但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秦塞汉宫,又是一个非常壮阔的历史背景!唐朝人回首往事,最喜欢的就是强秦和雄汉,所以王昌龄才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也才会说“秦娥梦断秦楼月”,才会说“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维在阁道之中,放眼望去,不仅看到了雄壮的山河,更看到了历史的风烟;时空交错,看得大,想得深,首联就非常有气象。</p><p>首联是远看,颔联就是回看了。回看什么地方呢?回看来时的路。诗人不是和皇帝一起从大明宫往兴庆官走吗?因为阁道架在空中,所以从阁道上往大明宫方向看过去,一道道宫门,一行行垂柳如列队一般,由近及远,尽收眼底,这是“銮舆迥出千门柳”。那“阁道回看上苑花”呢?从阁道回望,远方上苑里一片繁花,如锦似霞。花和柳相对,这就是春天啊。柳是一列,这是纵向的景观,而花是一片,又是横向的景观,这样一横一纵,柳绿桃红,真是看不尽的春色。</p><p>远望写了,回望也写了,接下来颈联就是四望,看长安城的全景。四望也得有个焦点,焦点在哪里?云雾缭绕,广阔的长安城里,一般的建筑都变得模糊起来,只有宫门前一对高高的凤阙昂然挺立,好像要凌空飞起,这是何等壮观;再往周围望去,春雨茫茫,万家攒聚,一株株春树,尽情享受着雨水滋润,又显得格外生机勃发。题目中不是有“留春雨中春望”吗?现在点春雨了,在细密的雨帘之下,凤阙、春树和人家交相辉映,高出的是凤阙,平面的是春树和人家。上一联是一纵一横,这一联就是一上一下了,真是一幅立体的春雨长安图啊,春光无限,气象万千。</p><p>古往今来写长安城的诗,还有比这更漂亮的吗?不仅漂亮,还高华:“凤阙”代表什么?代表皇帝,皇帝昂然挺立,何等雄伟!人家代表什么?代表百姓,春树接受着雨水的滋润,正如人民享受着皇恩的滋润一样。正因为有上天的雨露和皇帝的恩泽,长安城才能这样美好繁盛,这才是凤阙与人家相对的真正含意,这不是简单的景色描写,这已经在颂圣了,但是,颂得那么自然含蓄,让人舒服,这就是本诗的高华之处。</p><p>“远望”“回望”“四望”全都望过,题目中的“两宫”“阁道”“春雨”也已点足,怎么收尾呢?看尾联中的“阳气”就是春气,“行时令”是指按照季节变换来安排相应的工作,“宸游”则是取天子譬如北辰的意思,代表皇帝出游。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春色醉人,但是,皇帝这次从大明宫到兴庆宫的出游,却并非为了玩赏春色,而是为了顺应阳气,顺天时而行时令,这正是在履行皇帝的职责。</p><p>应制诗的主题就是领圣,你无论写什么,最后都要回到皇帝身上来,要歌颂皇帝。即使皇帝没有做什么伟大的事情,也要帮他找出伟大的意义。明明是皇帝出行,被截在了雨中,偏要从中看出皇帝的顺应时令,看出皇帝的雨露之恩,这本来是应制诗拍马屁的本色,容易让人反感。但幸好,王维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在他的构图与构思之下,一幅既美好又壮阔的长安图卷真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图卷如此润泽,就沐浴在春天的细雨中,也沐浴在盛世的光辉里。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们几乎愿意承认,这个皇帝和这座城市、这个时代已经融为一体,让人迷恋,而又让人赞叹,这就是王维,这就是盛唐。</p> <p>△“杨花落尽子规啼”,人间暮春,雨落情长</p><p>雨生百谷,万物一新。谷雨是个分界点,过完谷雨,春天就慢慢结束,夏天来了。暮春的时候,人的心里会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但也有对新生活的期盼。</p> <p>△五一·给心灵放个假</p><p>人间五月天,万物生长,每个生命都饱含希望。这是一条通往梦想之路,只要付出努力和劳动,去创造自己的人生,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p><p>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皆由劳动、由人的双手而创造。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破解。</p><p>劳动,大地上最动魄感人的事情!让我们给劳动者点赞,为奋斗者喝彩!</p> <p>△青春寄语:祝奋斗者开心,青年节快乐!</p><p>青春,是时代的赞歌,是梦想的翅膀。五月是劳动的季节,五月是青春的季节,五月是山花烂漫的季节。岁月因劳动而充实,因青春而梦幻,因山花烂漫而心情舒畅!</p><p>列位看官,瞧瞧我这身装束,是不是也有点五四青年的赶脚!</p> <p>△立夏:5月5日(四月十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读山海经·其一》</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魏晋·陶渊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span></p><p>陶渊明青年时代也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豪情壮志。他并不是一个不关心现实政治的诗人,在出仕和归隐之间几经摇摆,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去彭泽令挂冠而去即便晚年冻馁也不再出仕。</p><p>《读山海经》是陶渊明归园之初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归园之后心灵得到安顿的愉悦之情。</p><p>“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立夏前后,草木葱茏,遮盖了前后屋檐,小鸟在枝头欣喜于自己的鸟巢,我当然也喜欢我小草房。</p><p>“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耕种、读书,饮酒、摘菜,这就是晴耕雨读的生活。</p><p>自己安安闲闲回来读书的时候要先做一件事儿,就是把不必要的社交都推出去。过去夏天有一个习俗,就是不登门拜客,因为夏天有时候衣帽不整,见客人的时候不礼貌,那时候也没有电话来预约,所以夏天访客一般的是会回避的。所以有了这句“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p><p>所以人心要想安静,先要让自己周边安静下来,然后才有晴耕雨读的安顿于心。轻轻松松,心安理得,再一看四周,“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雨丝风片轻轻盈盈、相携而来。</p><p>“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闲着翻翻山海经,“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人生读书不图个欢乐,还等什么呢?这大概是立夏时节读书最好的境界。</p><p>此诗貌似信手拈来的生活实况,其实质寓意深远,诗人胸中流出的是一首囊括宇宙境界的生命赞歌。</p> <p>△春天还在回味,夏日却已到来。</p><p>暮春初夏,褪去春红,阳光洒在树上,一只蝉叫醒了夏天。</p> <p>△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周日</p><p>妈妈是一个温暖而熟悉的存在,她渡我们到生命的此岸,从未曾停止对我们的守护。妈妈的爱是下行的爱,不求回报、不计付出,细水长流。我们对妈妈的爱是上行的爱,时浓时淡、常常忽略,而母亲节提醒我们她的存在。今天,请让我们大声地对妈妈说句谢谢您,让她知道我们一直在爱她。</p> <p>△小满:5月20日(四月廿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小满》</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欧阳修</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span></p><p>这是一首描写小满节气时的风景诗。夜莺在茂盛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百花渐落,落红成陈,唯有麦苗,茁壮成长,未成熟但已灌浆饱满的麦子于风中微摆。它们也是像在高兴的笑,笑着对刚落花的伙伴们说,我们开始结穗了,你们也要跟上来结果哦。</p><p>这首诗亮点在于色彩感极强,柳、麦、长空、落红,我们能想到有绿色、黄色、蓝色、红色,诗词的色彩感让人身临其境,好像一副经典的绘画作品。绿色、蓝色都是冷色调,黄色,红色则都是暖色调,冷暖相衬。结合欧阳修的人生经历、历史文章作品,我似乎体会到这二十个字也高度浓缩了他的一生经历,以及他的个人抉择与性格,除了从一些带有隐喻的名词里透露,更主要是从几个特别精彩的动词—醒、笑、最爱、迎风,里面体现出来。这首诗仿佛是他对人生政治生涯和个人情感的回顾和惋惜,同时作者看到小满时节这样美丽的景色,又融入了当下的喜悦与盼望。</p> <p>△小满是丰收的序章,也映照着人心,蕴藏着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一年光景流转至此,我们走进小满,走进微小却踏实的幸福……</p> <p>△六一国际儿童节:借着你的光,我看见了我从未见过的世界</p><p>我爱孩子,他们是光明,他们是历史的新页,印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儿—我们只能向那里望一望,可也就够痛快的了,那里是希望。</p> <p>△芒种:6月5日(闰四月十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观刈麦》</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白居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span></p><p>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p><p>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p><p>《观刈麦》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著名讽谕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p><p>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p> <p>△芒种希望,插秧未来</p><p>芒种,正是三夏(夏收、夏种、夏田管理)大忙季节,这个时候小麦收打也已过半,也是俗话说的“芒种一半场”。</p><p>芒种时节,心总是繁密而又忙乱的,时不我待,既要考虑准备抢收什么,又琢磨准备播种什么。过了芒种,夏又要过半。白天一下被拉长。树下的影子也越来越茂实。一切都来不及掩卷叹息,厚厚的,软软的,莽撞地敦促着成长。</p><p>芒种也寓意着“等待学业的收成”,各个学校的孩子们正要进入期末考试,高三的学子们明天也要踏上梦想的战场。当一纸理想的通知书随着送爽的秋风悄然而至时,你会笑着说“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是值得的”!</p> <p>△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周日</p><p>6月21日,我们迎来了21世纪最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全国各地均可观测,这是一次极为罕见的金环日食,而就在这一天更是赶上了父亲节等重大节日。</p><p>父亲节是我们对父亲地位的肯定,是对父亲说爱的契机,也是对父亲角色的呼唤。</p><p>母爱无私,父爱无穷;母爱似海深,父爱比山高。瞧,宝宝的动作分明是告诉爷爷,父亲节到了,宝宝要回家找爸爸去,尽管宝爸在部队,宝宝也要对着照片说一句:节日快乐!</p> <p>△夏至:6月21日(五月初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山亭夏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高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span></p><p>这是一员武将写的诗,传统上,写诗本来属于文人雅事,武将只要熟读兵法,弓马娴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可以了,完全可以不会写诗,也不需要写诗。但是,中国一直有文官政治的传统,文人势力大,就算是武将,也希望做一个儒将,能够提得起笔。所以,威风凛凛如岳飞,也要靠《满江红》增色。这是一个传统。</p><p>《山亭夏日》是一首写景诗,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等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夏日清新美景的赞美及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全诗从视觉、嗅觉角度写景: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p><p>“绿树阴浓夏日长”。不仅是说夏天树木茂盛,夏天天长,其精妙之处在于它还点出了写诗的时间—正中午。“阴浓”二字不仅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正中午,太阳直射,这个时候天也最热,大家都不在外头活动了,都回到屋子里歇晌。夏天本来天就长,再加上不做事,就显得天尤其长。</p><p>“楼合倒影入池塘”。夏天最热的时候,一丝风也没有,树是静的,人是静的,水也是静的。亭子建在水边,因为静水无波,所以楼台的倒影映在水里,清清楚楚,一动不动,就好像楼台就在水里一样。这个“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耀眼明亮,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化静为动,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映池中的真实情景。让我们都觉得,这水里的楼台和地面上的楼台,不知何者为幻、何者为真了。夏日天长,静水无波,静有静的美。可是,光有静态还是太单调了,缺乏变化。怎么办呢?</p><p>“水晶帘动微风起”。就在这一片安宁、一片寂静之中,变化出现了,一丝微风吹起了。既然是微风,诗人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不是自己感觉到了,而是看到“水晶帘动”了。诗句巧用比喻的修辞,把烈日照耀下的晶莹透澈的水面比作水晶帘,生动形象地描画出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如同水晶帘动的清新静谧景象,美妙逼真。本来,池水还是一动不动的,所以倒映在水中的楼台才能那么逼真。可是现在,忽然之间,水面出现了粼粼波光,仿佛水晶帘动起来了,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这个时候,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起风了呀。这不就是“水晶帘动微风起”吗?夏日正午的微风,本来难以察觉,可是,诗人借助水波的变化察觉到了,这是通过视觉来写风,多微妙呀。</p><p>第三句看见风了,第四句诗人又闻到风了,“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的边上,种了满架的蔷薇花。蔷薇跟荷花一样,都是夏天的标志性花朵,无风的时候,蔷薇的花香似乎都被锁住了。可是呢,这一阵风来,虽然人还没有感觉到,但是,蔷薇的花香已经被吹过来了,一下子,整个小院满是沁人心脾的花香。这是多么美妙的场景啊。满架蔷薇一院香,这不正是闻到的风吗?先用视觉来表现风,再用嗅觉来表现风,把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风表现得如此细腻,又如此动人。谁能料到,这是出自一个整日戎马倥偬的将军之手呢!</p> <p>△夏至,一年光景中最长的日光</p><p>“拂拭书窗入长夏,试评沉李与浮瓜。”日光一天长似一天,终于在一年中间达到顶峰,夏至来了。</p><p>夏至这个日子,阳气最盛、白昼最长、人心烦躁。然而,恰恰是从这一天,阴气开始滋生了。</p><p>这个夏至,我们还面临着防控新冠肺炎的挑战,国内疫情反弹,提醒我们口罩还是要戴好、手还是要洗好,不能掉以轻心。平心静气迎接整个岁月的交叠,安然度过这个夏天。</p> <p>△端午节,触摸生命的温暖</p><p>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习俗是源自对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端午文化蕴含着对国家、家庭以及个体生命三个方面的深厚感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p><p>端午节到了,空气中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粽子的馨香。当我们划起龙舟、念起屈原时,我们缅怀他的浪漫,缅怀他的真诚,缅怀那种天上人间的想象中留下的缄默微笑。他心甘情愿殉祭了自己内心的操守,用自己的体温,灌溉着后世的文明。在我们的血液和泪水真正地奔涌的同时,请不要忘记对生命的思索!</p> <p>△建党节,中华民族的光明与希望。</p><p>七月似火,那是一个炙热滚烫的季节;</p><p>七月流金,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p><p>九十九年前的七月,杨柳轻拂</p><p>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p><p>一把镰刀、一柄斧头、一面旗帜,</p><p>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此诞生!</p><p>一个新的灵魂,</p><p>在七月里疯狂地成长……</p> <p>△小暑:7月6日(五月十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纳凉》</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秦观</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携杖来追柳外凉,</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画桥南畔倚胡床。</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月明船笛参差起,</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风定池莲自在香。</span></p><p>炎炎夏日,纳凉便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儿。现代人纳凉消暑的方式多样化,风扇,空调还可到泳池畅游。那古人又是怎样避暑纳凉的呢?只见他们拿着手杖到柳树成荫的地方乘凉。一个“追”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渴望之情,也道出了气温的升高,让人不得不去寻找凉爽之地。纳凉,惬意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皎洁的明月升了起来,从船上也飘荡出悠扬的笛声。不由得让人想到“人约黄昏后,月上柳稍头”的浪漫。风停了,那池塘中的莲花也不用随风摇摆,可以安静的绽放自己的清香。一个“自在香”,隐约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期望。</p><p>此诗虽无精妙绝伦的词句,但却情趣盈然,寥寥几句便道出纳凉的风情,不需要太多景致,只要怀有一颗怡然自得的情怀,酷热之中也有别样风景!</p> <p>△时序更迭,浓烈的夏日带来新的生机,中国人也在新的时节里找到来自于大地的新馈赠。</p><p>宝宝手拿着自家客厅花盆里结出的黄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p> <p>△大暑:7月22日(六月初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消暑》</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白居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何以消暑热,端坐一院中。</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span></p><p>诗人面对暑热,独坐院中,修心养性,心神安宁,迎着临窗的徐徐凉风而怡然自得。诗人认为,只要心平气静,室内少放杂物,心无杂念,凉风自然生。好一个清心寡欲的“诗王”。</p><p>白居易曾于天气酷热之时去拜访当时知名高僧恒寂禅师,却见禅师在密闭如蒸笼的禅房内安静地坐着,并未像常人那样汗如雨下。白居易很受撼动,于是作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苦热题恒寂师禅室》</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span></p><p>白居易明白表示:清心静气是消暑良方,“心静自然凉”是避暑的最高境界。</p> <p>△有人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也有人说,大暑小暑,有米难煮。人走在街上犹如蒸屉里的馒头。可是宝宝就是弄不明白,大热的天这两个小朋友居然还在踢足球!</p> <p>△建军节:从往昔峥嵘到现代强军,感受沧桑巨变间不变的中国军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出塞》</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代·王昌龄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span></p><p>近代爱国志土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后慨然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古代也罢,今天也罢,没有军魂,何来国魂。</p> <p>△立秋:8月7日(六月十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山居秋暝》</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王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span></p><p>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p><p>首联写初秋,真是恰如其分。在黄河流域,刚进入秋天的时候,天还相当热,人称“秋老虎”。但是,若下过一场雨,马上就会有丝丝凉意,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秋天的温差大了,白天虽然暑热依日,但晚上,却会有凉风渐生。这都是北方人最熟悉的季节特点,王维一联诗,全都表达了出来。但是,光有时令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这一联内蕴的美感。</p><p>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这就是“空山”自带的禅意。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p><p>通篇看下来,这首诗写得如诗如画,自然之美、人格之美与社会风情之美高度统一,让读诗的人都和王维一起产生了出尘之想,这就是王维作为诗佛的魅力吧!</p> <p>△一知秋叶,万千秋声</p><p>立秋,是成熟和收获的开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伤感的季节。</p><p>秋天是一个归来的时分,秋天也是一个忧伤的时分。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什么是“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分离的人心上压着的朦胧秋色,放不下的惦记牵挂,就是愁起处了。</p> <p>△处暑:8月22日(七月初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早秋曲江感怀》</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白居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span></p><p>暑气渐渐散去,轻柔的凉风款款而来。一池秋水,半是荷花半是莲子。透过半池残荷我们隐隐感到秋天的萧瑟之意。</p><p>“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两句直接由感秋变成了伤秋。朱颜易老,白日无穷,人的寿命不如大自然,时光流逝的比流水还快。“人寿”句承“朱颜易销歇”,“年光”句承“白日无穷已”。四句诗回环往复,年光之急,朱颜之暂,越发说得人凄惨惶恐。</p><p>“青芜与红蓼”,转回到眼前实境,按说画面景色有红有绿,应该很温馨热闹,诗人却看待了,岁岁新秋岁岁悲秋。</p><p>“岁岁秋相似”,秋光年年相似,人却是一年老过一年。这句显然化用张若虚“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但是这里与张诗又有不同,因为作者没有说人不同,而是说悲秋的感情相同。</p><p>去岁悲秋,今岁仍是悲秋,全诗感情基调一直都很低沉,在描绘的处暑景物里透露着作者的淡淡哀愁,而这丝丝缕缕的哀愁,又仿佛薄雾一般,让这些自然景物染上了诗人的忧郁气质。为何如此这般呢?</p><p>也许是诗人在政治上有什么不如意之处,也许是想念好基友元稹,也许仅仅是诗人见景生情,伤春悲秋吧!</p> <p>△凉风有信,秋月无边,</p><p>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的来临,为夏天画上一道休止符,也拉开了秋日的序幕。最美的处暑,不仅藏在诗词里,更在你我的生活里!</p><p>处暑,虽然意为暑气到此为止,而事实上,或长或短,暑热还要持续大半个月左右。秋意只是缓慢地,渗透在渐凉的夜晚中和微凉的秋雨里。</p><p>淡云辞夏,新凉迎秋。此刻的你,是否做好入秋的准备了呢?</p> <p>△七夕:8月25日(七月初七)</p><p>立秋之后是处暑,处暑一过,北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热天了。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正是一年之中最舒服,也最丰饶的时候。这个时候,一个美丽的节日也如期而至了。</p><p>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是古代中国的“女儿节”。有人说这就是中国的情人节,这是不准确的,唐朝有个小神童叫林杰,写过一首《乞巧》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就是七夕节的正解,如今也选进了小学生的课本。这个活动根本没有男孩子参加,也不允许男孩子参加,所以若说它是中国的女儿节,还差不多。</p><p>古诗有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坚贞的爱情让古人,特别是在婚姻之中处于弱势的女孩子们羡慕。虽然七夕节公开的活动是乞巧,但背后,女孩子们也都在偷偷地祈求爱情:“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p><p>此时让我们看向窗外,一枚上弦月细瘦,院内葡萄架上枝影绕,我不要坐在竹椅上倾听,因为不想惊扰。只在静夜里,轻暖一盏茶,闻着雾气衍生出的,淡淡温暖。企盼隐形的翅膀,幸福花开—这就是本宝宝此时的心愿!</p> <p>△白露:9月7日(七月二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月夜忆舍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杜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span></p><p>唐代的大诗人,写人情最好的,首推杜甫。李白是滴仙人,不大容易看到别人,即使看到了,也往往是围着他转的、为他服务的人。杜甫是一个真正的儒家,儒家关注人伦,先要建立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的模范家庭,再推己及人,建立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社会。这样的人伦关系,对他来说既是理想,也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所以写得特别赤诚。</p><p>先看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说是月夜忆舍弟,但是,一上来,既没有月亮,也没有弟弟。有的是什么呢?是一个战乱年代,荒凉冷落的大背景,“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寻常时候,老百姓经常听到的是街鼓,谁会听到戍鼓呢!可是,这不是平常岁月,杜甫诗作的这一年九月正值安史之乱,他逃难到了秦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秦州是一座边城,戍楼上鼓声响起,宣告宵禁的开始。戍鼓一响,行人断绝,四周一片荒凉,这就是“戍鼓断人行”,写地上的场景。</p><p>正在这个时候,一只孤雁从天上飞过,传来一声哀鸣。大家都知道,大雁是候鸟,时值秋日,北雁南飞,本来是自然规律。问题是,大雁迁徙,从来都是结伴成行的,但这只雁却不知为何掉了队,孤飞至此,这才发出哀鸣。这就是“边秋一雁声”,写天上的场景。一联诗,前一句写地下,是看到的;后一句写天上,是听到的。无论是天上还是地下,是看到还是听到,都那么冷落凄惶,把秋夜边塞的气氛渲染到了十分。这一联诗,虽然诗面上是写景,也没出现弟弟,但其实已经给诗题中的“忆舍弟”打了一个伏笔。因为雁行有序,所以,古代也常常用雁行或者雁序来代指兄弟。现在,看到大雁离群孤飞,怎能不引发诗人兄弟分散,漂泊无依的感伤呢?</p><p>首联写荒凉冷落的大背景,顺便给忆舍弟打伏笔,颔联该写月夜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前一联写行人、写孤雁,都</p><p>比较实,这一联,一下子进入了一种空灵的意境。露白月明,这一联不仅美,而且有情。本来,时序交替之际,也正是愁人断肠之时。白露到了,天更凉了,游子的心也更凄惶了,带着这样的心情看露水,都会觉得刺眼,这才是“露从今夜白”。可是露水固然白,月亮却仿佛黯淡无光,哪里有故乡的月亮那样皎洁,那样明亮!故乡的月亮为什么格外亮?不是月亮偏爱故乡,而是因为故乡意味着团圆,意味着欢乐。人在欢乐的时候,不是看什么都格外美吗,这才是“月是故乡明”。仔细想想,这句诗哪里是杜甫一个人的感受,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游子的共同感受。</p><p>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p><p>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p><p>“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p> <p>△露从今夜白,心随天地静</p><p>“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露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时节。芦苇茂密,颜色苍青,露水晶莹剔透,微风送来一点袭人的凉意,这点苍凉幽邈在特定时空里衬托出了人们心里的徘徊、眺望。千年前的《诗经》写的也是我们今天的心情。</p><p>“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熬过了炎炎夏日,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要来了。让我们沉淀一份入秋心情,随宝宝一道开启秋日的收获吧!</p> <p>△教师节:9月10日</p><p>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p><p>《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这是一首献给至圣先师孔子的诗,也是《唐诗三百首》中唯一的一篇皇帝诗作。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的人家,中堂都供奉着一个神位,上书“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常年祭祀。按照荀子的说法,“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通俗点说,就是天生我,地载我,君管我,亲养我,师教我,一个也不能少。把老师和君主并列,和天地并尊,可见对师者的尊重程度。而在所有的老师中,孔子是头一个。当年孔子有教无类,才有了春秋战国时期英才辈出的局面。所以,孔子也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不仅民间爱戴,官方也一直敬重有加,从汉朝开始,对孔子的祭祀持续不断,成为“国之大典”。这个传统延续下来,也就有了如今9月10日的教师节。</p><p>《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这首诗格外不同寻常:孔子是中国的万世师表,而唐玄宗则是当朝皇帝。君师碰到了一起,或者说,一个现实的政治领袖给一个千百年来的精神领袖写诗,首先,它典雅,几乎句句用典,用典凸显文治,符合皇帝身份,也符合孔子身份。其次,它的价值观好,是理想主义价值观,而不是功利主义。唐玄宗祭祀孔子,既没讲孔子删定六经的文化功劳,没讲孔子游说诸候的政治功劳,也没讲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功劳,相反,他一直强调,孔子的理想都没有实现。但是,尽管如此,孔子还是要“栖栖一代中”,还是要奔走呼号,这种虽九死而不悔的精神,才是最伟大的精神,也是孔子的理想终究能实现的最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讲,唐玄宗的立意真高,不仅高出了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其实也高出了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p> <p>△秋分:9月22日(八月初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秋分后顿凄冷有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陆游</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span></p><p>写节令诗词很难不落窠臼,陆游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白话,几乎每一句都能读懂,情中有景,景中寓情。既有魏晋的闲隐,也有宋诗的工警。</p><p>首句是说今年秋分的与众不同,寒气来得早,树叶还未泛黄就开始凋落了。第一句,就让人感受到了秋分的寒气。</p><p>第二句是说,秋分时节,蟋蟀本应当在屋檐下,竟然因寒气提前到来,已经靠近我的床下。这让诗人感觉秋天即将过去,冬天渐渐逼近。由此便生出秋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来。</p><p>三句是说,况且我已经老了,应当不久于世,姑且再容我小小的徘徊。寒冷的秋风,驱赶着蟋蟀进入床下,也吹进了诗人的内心深处。既然留下的时光不多了,倒不如坦然面对余下的时光,过好每一天。</p><p>四句是说,生活里怎能没有一杯酒,同样也要有书籍在身旁。酒与书,可谓陆游一生的最爱。这两位老朋友,陪着陆游度过了轻狂的人生。如今,还要依靠它俩度过余生。</p><p>五句是说,一边饮酒一边读读古书,怀念上古之时的黄帝与唐尧,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多么纯朴,天下多么太平啊。在古书之中,诗人内心得到了安静。</p><p>六句是说,老夫已八九十岁,虽然年岁已经大了但我疏狂的本性还没有消失,而且已经狂入膏肓谁也治不了。</p><p>一个“狂”字,成了全诗的诗眼。诗人一生写“狂”诗歌无数,有“狂非济世材”,有“狂歌痛饮豪不除”,有“狂歌醉草寄吾豪”等,都体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人生态度。</p><p>也正是诗人的这种狂放,让他一直未受到朝廷的重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但这疏狂的秉性,也使得诗人的诗歌充满了昂然的斗志。在秋分寒冷的日子,诗人又可以用他的疏狂来与秋风和病魔做斗争了。</p> <p>△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p><p>秋分一过,大雁南飞,枫叶渐红,霜染人鬓,雁脚踩心。照片中的两位小朋友一天天在长大,当年的好姐妹也已做了奶奶、姥姥,此刻她们的话题更多的是宝宝们的成长!</p><p>落花听雨,折桂飘香。秋天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所有的浓郁饱满,都在这个季节绽放。宝宝收获着未来和希望,奶奶姥姥丰盈彼此的人生!</p> <p>△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p><p>中秋节,又称八月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p><p>中秋逢国庆巧成中国节,平均25年一遇的中秋国庆喜相逢,让家国情怀又一次成为节庆佳话。</p><p>用一个月的时光,盼一次圆满;用一年的时光,盼一次团聚;用一生的时光,去盼生命中的那一轮明月皎皎常在;用所有感恩的理由去祈祝心如朗月,随万古光华映照自己的生命。</p><p>“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是一种少年意气。“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一份中年从容。不曾绚烂过的生命,不会懂得平淡的况味;不曾担当过的肩膀,不会知晓放下的洒脱。我们的人生感受,不能超越年龄,也不必苛求。</p><p>月映人心,或盈或缺,照亮我们团圆时的欢喜,也照亮我们残缺中的期盼。凉天一片月,清辉照我心。感悟月亮,就是接纳阴晴圆缺,养一份寻常日子的平常心。“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只要我的心里有一轮圆月光明普照,团圆就从来未曾缺席。</p><p>“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大家双节快乐!</p> <p>△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在家国同庆的日子里,宝宝倒是有些惭愧了,作为晚辈没能上门拜访各位长辈,还惊动了大奶奶,今天大奶奶率队奔我府上来看宝宝了,二姑、二姑父还带来了首都人民的问候,什么也不说了,一切都在不言中!快,二姑,您替我给二姑夫剥个澳柑吃。</p> <p>△观潮不必到海宁,沐染气势胜钱塘。</p><p>“八月十八潮,天下壮观无”,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钱塘观潮节,大潮潮水犹以农历八月十八为最大。这个时节太姥、大伯大妈还有叔叔放弃出游来到我家,暖暖不问你们是来看望谁,沐染自信就是来看宝宝的,这不是,大妈还带来了亲手编织的美人鱼玩偶和毛衣外套呢,在此,暖暖一并向各位长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p> <p>△说到礼物,今年可是大丰收,只因篇幅有限恕不一一提起,但是有一个人却是非提不可的,她就是唐(品权)奶奶!听爷爷说唐奶奶可是个女强人,远的不说,就说一个人把双胞胎外甥从小拉扯大,还不请月嫂、保姆,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就知道她有多能干!说到这,宝宝都想伸出手来为您点个大大的赞!正是在这种日夜操劳之情况下,唐奶奶还不忘亲手给宝宝织毛衣钩帽子,这是多么珍贵的生日礼物啊!爷爷,你手快点,我不要等到生日再穿了,我要先穿上展示一下,瞧,这衣帽色彩丰富、手感丝滑、立体图案、雍容华贵!</p><p>有人说,我是剧中白云的扮演者,那就有请小崔来说事吧!</p> <p>△寒露:10月8日(八月廿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晚次宿预馆》</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钱起</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span></p><p>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心中对远离家乡、感秋伤怀的忧伤情绪。</p><p>前面四句的“乡心”、“漂泊”、“离悲”等词已经点明了诗词的主基调—对于离开家乡的悲伤。本来离开家乡已经够让人感伤了,但是现在又到了秋天这个万物凋零的季节。看哪,大雁都知道回归故里,寒露季节的蟋蟀也不鸣叫了,我这个远在他乡的人又是何等的悲哀、可叹啊!最后两句,再说自己伸长脖子看向家乡,都好像听到故国的钟鼓声了呢!</p><p>“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蛰”这两句诗承上启下,描写了一个离开家乡之人的悲苦心情。通过借物喻人的方式描绘了悲观的情绪,同时也是对上面四句的递进描写。我向往做那回归的大雁啊,可是自己却还是如同寒露季节的蟋蟀再也叫不了几天了。哎,何等可悲啊!人离乡贱哪!所以只能苦苦望着家乡,在心中幻听出一片家乡的安乐之景哪。</p> <p>△“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p><p>寒露到了,我们的胸怀也随之辽阔起来,让自己的思绪在高天流云间浩荡纵横,回首一年的流光。</p><p>天寒露重,望君保重!</p> <p>△霜降:10月23日(九月初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苏幕遮·怀旧》</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范仲淹</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span></p><p>这首词表达的是征人思家的愁绪,他们将离情,装订成一册浪漫的线装书,让捧读的人,也生出柔情。纷飞的黄叶,携着淡淡的追忆,遗落在过往的秋风里。</p><p>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p><p>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灵气象,画笔难描,因而不同凡响。更妙在内蕴个性,中藏巧用。眼前的秋景触发心中的忧思,于是“物皆动我之情怀”;同时,心中的忧思情化眼前的秋景,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内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谐。秋景之凄清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若合符节;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所以“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宋邵雍《画吟》)。这里,明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暗为思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芳草怀远,兴寄离愁,本已司空见惯,但本词凭词人内在的“丹诚”,借“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因而“别有一番滋味”。</p><p>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除非每天晚上,作看回乡好梦,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稳。但这却不可能,愁思难解,企盼更切,从夕阳西下一直望到明月当空,望来望去,依然形单影只,莫要再倚楼眺望。忧从中来,更增惆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情之浓岂是杜康所能排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意新语工,设想奇特,比“愁更愁”更为形象生动。</p><p>如此抒情,妙在跳掷腾挪,跌宕多变。望而思,思而梦,梦无寐,寐而倚,倚而独,独而愁,愁而酒,酒而泪。一步一个转折,一转一次深化;虽然多方自慰,终于无法排解。愁思之浓,跃然纸上。其连绵不绝、充盈天地之状,与景物描写融洽无间,构成深邃沉挚、完美融彻的艺术境界。</p> <p>△霜降,一个季节的号角</p><p>荏苒光阴似水流,又逢霜降送清秋。在宝贝儿周岁之际,霜降,再次翩然而至!霜降暗淡了春天的万物复生,远去了夏天的骄阳似火,告别了秋天的天高云淡,向着冬天的冰天雪地行进。霜降之后是立冬,再往前走,冬天就推开了她的大门,一场纷纷扬扬的瑞雪,也将在某个早晨不期而至,把圣洁的地毯缓缓铺展,一直一直向前延伸,延伸到那一个迎娶新娘的美丽春天……</p><p>一个秋天 ,两种色彩。面对同一个秋天,有人看见的是秋风强劲,草木摇落,“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也有人看见的是层林尽染,菊花盛开,“停车坐爱枫林晚”、“稻花香里说丰年”。</p><p>“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在这“红霞白霜, 摘柿摞桑”的时节,愿我们都能调和身心,于浅霜红柿之间,轻奏一曲温馨愉悦的深秋清歌!</p> <p>△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p><p>趣事年年有,今朝特别彩。</p><p>生日逢霜降,青女下凡来。</p><p>援朝有进载,精神传万代。</p><p>赋新强拼凑,吾口言吾爱。</p><p>(注:二十叫廿、三十叫卅、四十叫卌、五十为圩、 六十为圆、七十为进、八十为枯、九十为枠、百为二圩、二百为皕。)</p> <p>△这是暖暖出生的第一年,是人生变化最大的一年,真可谓“一天一个样”,有大运动发展,也有精细动作体现;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方面的梯次跟进,也有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交叉变化循环发展……我们坚信,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孙女儿的每个进步都让我们欣喜不已!</p> <p>△首先是直观变化,从出生时的身长50厘米、体重3.05公到周岁75厘米、9.3公斤;从没牙到有牙,从两颗牙齿到四颗牙齿;从吃奶到添加辅食,逐渐将辅食变为主食,以至后来奶水也成了补品。</p> <p>△宝宝的世界也不再仅仅是黑白世界,能看黑白图案,更喜欢色彩鲜艳夺目的物品和玩具(写到这里我忽然想知道,宝宝对多彩的食物是否也格外感兴趣呢?这是一个课题,留待美篇后吧!)。眼睛也越来越有神了,先是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在可视范围内追视物体,不仅注意到了自己的小手,可以追视移动的物体,听到大响声时,会转过头去寻找,可以分辨醒目的颜色……</p> <p>△从躺到卧,从伏卧抬头到俯卧时抬起头和肩膀,做小型俯卧撑,从俯卧翻身到仰卧,把双手放在一起,用手拍打玩具,玩自己的小手小脚,轻易地伸出手抓东西。从腹爬到大马爬,又在爬行变换方向,会摇手再见,慢慢地也能扶着东西站立,让东西相互碰撞,用手指东西,会找寻被藏起来的东西,自己喝水吃东西,可以玩拍手和藏猫猫的游戏,畅通无阻的到处爬行,可以利用各种方式移动身体,拿到心仪的玩具,也可以爬起来扶着沙发、床沿从摇摇晃晃的迈步到慢走再到快走,能够不扶东西自己站几秒钟,到一周时也能独立走上几步。</p> <p>△从不人到主动招人后又开始认生认生,对亲人却有了很强烈的依赖感,当她意识到你要离开的时候,会抱住你哭闹,到后来,四处乱爬找人。</p><p>从只会哭到不由自主地笑,发展到你逗她玩时会微笑,再到互相逗笑,从微笑到笑出声,以至尖叫,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逐渐分辨出不同熟人的声音,模仿发声也会叫“爸爸”。听到打雷会害怕,也能注意到雨声、风声、树叶哗哗响等外面更细小的声音。能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吃的玩的,能把东西放到一个容器中,更能再倒出来。</p> <p>△感恩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宝宝从此有了自己的故事;感谢各位长辈亲朋,借着您们的光,宝宝看见了我从未见过的世界!</p><p>心中有暖阳,四季都是春;眼中有光芒,天天都是好时光;时光会走远,影像会长存;铭记美丽一瞬, 此刻终成永恒,让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爱和热忱,把每一天都过的热气腾腾!</p> <p>△床前小儿女 人间第一情,永远与你相伴的是那天下的父母心。</p><p>有过多少不眠的夜晚,抬头就看见满天星辰,轻风吹拂着儿时的梦,远处传来熟悉的歌声,歌声述说过去的故事,歌声句句都是爱的叮咛,床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永远与你相伴的是,那天下的父母心,有过多少明亮的夜晚,理想就化作满天星辰,星光照耀着儿时的梦,心中却唱起属于未来的歌,歌声唱出美好的希望,歌声呼唤着又一个黎明。</p> <p>△在室外,在世界</p><p>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母亲的爱是博大的,她总想用自己的爱遍洒整个世界!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p> <p>△在室内,在心里</p><p>母爱是耐心细致、体贴周到、无微不至的,母亲总会把爱的阳光带到整个房间,来温暖每个边边角角!</p> <p>△妈妈还时常带着宝宝与爸爸视频交流,拉近了父女距离,增强了父女的感情,虽然爸爸在部队服役,与母女聚少离多,妈妈用手机把世界变得更小,让家庭的爱更完整更充实!</p> <p>△母爱是伟大的,伟大的母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坦然反映出来;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母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孩子;母爱是真挚的,真挚的母爱是在母亲的叮咛、唠叨和牵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p><p>有时我们竟看不清她的脸,只能看到她的眼睛,只知道她有个名字叫母亲,她用温柔的手、宽阔的胸膛、结实的臂膀,送给了孩子整个世界。</p> <p>△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超级英雄,他的名字叫父亲。父亲是生命的导师,他的爱也许藏在背面。中国的孩子对父亲的感情往往是敬大于爱的,父亲更容易被定位成一个权威的家长形象。</p> <p>△宝宝在成长,宝爸在成熟,你有时会发现他逼近女儿的脸庞,用超语言的笑容向她示意:“我不是别人,是你爸爸,爱你!”,父女间一次次相视而笑,像风吹水绽,自成涟漪,却不落言诠,不留痕迹。</p><p>曾经的青涩已成过往,不同的角色在现实岁月自觉流转。在部队政治上有了新的进步;在家庭上,誓言参与宝宝成长;在生活上,有时他还能独立做些饭菜,奶奶说佳宁进步了:看孩子做饭菜,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沉默寡言的爷爷表面不说什么,悄悄的把欢喜放进心里!</p><p>宝宝想对您说,父爱如春雨,细润无声;父爱如高山,厚重无言;父爱如大海,宽广无垠;父爱如星空,浩瀚无际。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平安顺利,幸福安康!</p> <p>△育儿成了奶奶甘心情愿的事业。</p><p>自从宝宝出生以来,奶奶就一直住在宝宝家,无微不至地关心关爱关怀着孙女成长进步,洗衣拖地、做饭喂饭,带孙女出外玩耍、在室内看图画、听音乐,教儿歌、做游戏,背唐诗、讲故事……</p> <p>△宝宝满世界乱爬了奶奶的天地却变小了。</p><p>虽说从宝宝家到奶奶家也只一路之隔,一年中奶奶也未曾回去过几次,她说自己成大禹了,三过家门而不入!她是看着小的也想着大的,她常说自己岁数大了记性不好,这不是,重阳节早上还未起床就喊着腰疼,但很快就把腰疼的事儿忘了,硬撑着爬起来外出去买肉了“儿子回来好几天了还没正经吃过炖肉呢!”,没错,奶奶她是真的上年纪了,时常拿东忘西,但是她没有忘记别人,只是常常忘了惦记自己!</p> <p>△回忆有时候很美,旧事重提可以丰盈人生的内涵,重温时光,那些暖色的画面渲染了岁月的色彩,以至于多年以后,依然执着的守望着,稚嫩的声音,依然呢喃在耳边,娇嫩的脸庞,仿佛曾经的模样,那轻轻的奶香,依然飘逸着当年的味道。</p> <p>△人间自有天伦乐,根脉新芽同年春。</p><p>爷爷本是缺乏耐心的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理性主义和完美主义的结合体,性格缺陷明显,认真固执,原则性过头,灵活性不足……但是跟孙女的关系却很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疫情防控期间也不忘天天视频,借着送菜的档口还想着站在门外为孙女拍上几张照片,抓空摸空抠扯那个破手机,像猪一样执着,总想把《声律启蒙》的美篇整出花开,说是将来给孙女看……不说了,一堆破事儿!</p> <p>△宝宝化茧为蝶,爷爷却成了孩子。</p><p>成长是一场又一场的接力,总有人走在我们曾经走过的路上仰望星空,走向想要去的地方,即使生活低到尘埃里也要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你的坚持,终将美好!</p> <p>△今昔虽殊时,其乐亦如此。留为他日观,岁月端可纪。</p><p>满头白发,一脸慈祥,顽童在怀,鬼脸幽默,相互逗趣,弟妹友爱,小儿绕膝,老人欢笑。我见人间多美妙,料世人见我应如是!</p> <p>△这是一个温馨的画面,太姥抱着暖暖定是感慨万千,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怀里那个叫小胖子的奶奶,她想起了人到中年时曾经依偎在自己怀里的那个叫佳宁的爸爸,她也许想起了自己被妈妈、奶奶、姥姥疼爱的场景……</p> <p>△“父母不在了,大哥大嫂就是老李家的核心”,这是爷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的,大爷爷大奶奶他们为大家做出了榜样和牺牲,大家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他们成为整个家族的核心与主心骨是当之无愧的!爷爷奶奶也相信他们的下一辈人会把这个好传统继承并传递下去,那就也请爸爸给宝宝们做出榜样吧!</p> <p>△每张照片都是爱的传递,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是暖暖的,更是给暖暖的。姥爷是石家的顶梁柱、石敢当!他用双臂支撑着石家,也为宝宝撑起了一片天!</p> <p>△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p><p>重阳是登高辞青,思乡祈福的节日:“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p><p>重阳是秋游宴饮,赏菊赋诗的节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p><p>重阳是佩插茱萸,祈福平安的节日:“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p><p>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p><p>赏菊吃糕、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风雅乐事,敬老尊老则是永远的人文主题。1989年,国家把重阳节这天定为“敬老节”,2012年,国家立法将其规定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参与敬老、尊老、爱老、助老。</p> <p>△南去的归雁带去了一岁的秋光,寒风近,知晓佳节又重阳。</p><p>重阳到了今朝,成为了团圆的另一个理由。奔波半晌,需要择一个缘由,归乡而去,享几日家长里短的欢聚时光。父母在,远游的已太多太多,没能日日相伴,自要寻到这个借口,承欢膝下也好,围炉闲话也算陪伴。</p><p>鸿雁也知南去,菊花总在秋日落缔。故乡没有东篱,可有檐下的人等你。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企盼家人体安康,愿得平安幸福长!</p> <p>△《实话实说》:昨天 今天 明天</p><p>美篇杂乱无章,生活紧张有序。时间过得飞快,昨天亲朋为宝宝庆生,让周岁成了人生序章;今天是重九,从历史里走来的重阳,终会走进历史;明天是宝爸宝妈结婚纪念日,宝宝祝您们白头偕老,幸福安康!</p> <p>◆开卷纸砚香,神游天地远;人生日月长,词赋春秋短。让我们在声声祝福中结束美篇吧!</p> <p>◆感谢石昌鸿及团队设计创作提供的二十四节气动感字体;感谢杭州插画师末春创作提供的二十四节气民国美人动图!</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nl28uz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0px;"><b>百岁报告·岁月的童画把生命妆点</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