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观察时间:2020年10月20号</p><p>观察地点:操场沙池区</p><p>观察对象:俞珺予</p><p>观察教师:青青老师</p><p>观察目的:幼儿在沙池区的游戏情况</p> <p>观察实录:</p><p> 俞珺予拿起奶粉罐到水池边接水,然后将接好的水到在沙子上,然后她拿起小铲子,左手握着铲子最上端的把手,右手握在左手的下方一点,她用铲子的尖头挑起一点沙子,从奶粉罐的瓶口倒进去,她接着用铲子铲沙子,第二次她将手往下移了一点,握住铲子的中间部分,然后弯下腰,用肚子抵住铲子的上端,抿着嘴将铲子的头往沙池里挖,然后装进奶粉罐里,这次明显比第一次挖的沙子多了多,连续装了几下沙子奶粉罐要满了,她把铲子头平放在奶粉罐上,轻轻的敲打沙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她发现沙子还没满,她敲到了奶粉罐上,她又继续往奶粉罐里填充沙子。</p> <p>填充了几下,她再次敲打奶粉罐里的沙子,我问:“你为什么要敲打沙子呀”?她说:“要把罐子装满满的呀。”说完她还用双手在奶粉罐的瓶口按了按。接着她把装满沙子的奶粉罐口朝下,然后双手抱着奶粉罐往上提,可是沙子没有像她预期的那样从罐子里倒出来。</p> <p>我问她:“你要做什么”?她说:“沙堡”,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她把奶粉罐的瓶口朝上,然后指着瓶口说:“我知道了,这个把沙子挡住了”,那我们想要做沙堡,就需要换个材料是吗?“对的”她点点头说。</p> <p>第二次探索尝试:</p><p> 她从沙池里拿来一个镂空的粉色篮子,然后继续挖湿的沙子,往篮子里装,她两手分别握在铲子的中下方,还将右脚踩在铲子头上,然后抬起右脚往下 踩,不一会篮子里的沙就满了,她用铲子头继续拍打篮子里的沙子,然后蹲下来,用双手抱着粉色篮子,抱不动啊,她走到许小沐</p> <p>蹲下来说:“许小沐那个篮子太重了,我搬不动,你帮帮我好吗”,许小沐跟她合作一起将篮子搬到桌台上,许小沐将篮子推倒,沙子撒了一点出来,俞珺予走上前将篮子朝下,她和许小沐将撒在外面的沙子从篮子的洞洞里塞进去,然后他们把篮子网上一提,沙堡还是坏了,但比第一次好一点,没有全部倒塌。</p> <p> 为什么还是没有成功呢?我问,俞珺予指着桌子上的沙子说:“可能是沙子不够湿,篮子按的不紧”,那你在试试将沙子加点水,看能不能堆出沙堡。</p><p> </p> <p> 她又开始进行第三次的尝试。她再次拿奶粉罐接水,然后将水直接倒在桌面的沙子上,然后她拿起小铲子将桌面上的沙子往水多的地方搅拌,桌台有点高,铲子拿的不太顺手,她又找了一把更小的铲子在桌面上搅拌沙子,然后将桌面上的沙子继续装到篮子里,装满后,她再次将篮子倒过来,轻轻地将篮子拿掉,沙堡有一点点坏了,但是比之前好多了,俞珺予看着一次比一次好的沙堡,笑了……</p> <p>观察分析:</p><p> 1、俞珺予在玩沙的过程中自由愉悦,积极探索,能大胆猜测,并积极验证自己的猜测,是主动的学习者。</p><p> 2、从她对于工具的选择和往罐子里装沙的动作可以看出她有很好的玩沙经验,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也很好。</p><p> 3、在堆沙堡的过程中材料不够丰富,影响了孩子的活动成果,但孩子并没有放弃,专注玩沙,持续探索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p><p>支持策略:</p><p> 1、提供丰富的玩沙工具,给孩子探索的材料,丰富孩子的游戏情节。</p><p> 2、观察孩子的活动,通过适时的追问给孩子制造活动的难度,鼓励孩子大胆猜测,积极探索,进行持续深度的探究学习。</p><p> 3、对于活动中孩子表现出的良好品质进行及时表扬,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