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们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为使传统文化进一步浸润孩子心灵,在活动中亲近文化,在活动中传承美德,茭道镇中心小学三(1)班的孩子们开展了系列活动。</p> 赏·万里秋光 <p> 夏日沸腾的尘埃已经落定,目之所及,碧空如洗,澄江如练,草木摇落,层林尽染。重阳节素有登高、赏菊、放纸鸢的习俗,也是古时文人墨客逢此佳节时最乐行之事。在万里清霜之际,或登高、或赏菊、或放纸鸢,俨然都透露着一丝雅趣。对于孩子们来说,体验、游玩,便是在秋风里与佳节撞了个满怀。</p> 品·舌尖盛宴 <p> 美食美景,是秋天的暖;而在重阳,这美味与暖意都更浓郁了些。《西京杂记》有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这里的蓬饵,便是最初的重阳糕。糕与“高”谐音,“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人往高处行”……是故重阳吃糕也为着一个美好寓意。重阳这一日,孩子们或查询资料做重阳糕,或精心制作其他美食寄托美好期许。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一个新技能,还拥有了充满美食味的秋日时光。</p> 孝·尊亲爱老 <p> 自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以来,“尊亲爱老”也成了重阳节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在这一日,孩子们来到爷爷奶奶身边,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做一些事,或倒茶、或捶背、或洗脚,将暖暖的爱意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诚然,这样的重阳节还是充满着人情味儿的。</p> 绘·重阳佳节 <p> 在不同时代,中国文人们都曾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汇聚到重阳节这一天,使得重阳充满雅雅情怀,淡淡文意,缕缕墨香。今年的重阳节,孩子们查询资料,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以及文人们创作的诗词歌赋,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记录,在绘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似与古人来了一场异时空的对话,文化味十足,兴味十足。</p> <p> 每个节日都是生活的仪式感。它像一条船,从时光深处行来,满载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感情,此次活动,孩子们通过登高、赏菊、放纸鸢等充满仪式感的活动,重新感知节日,重新认知了我们的中华文化传统,相信孩子们逐渐会成长成“知文化,践美德”的茭小好少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图片:全体家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文字:朱老师</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