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重阳,让爱延续

钱卜多

<p>寒露过后,黄花红叶,妆点秋光,重阳来到,又是一年登高望远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为重阳节,二九相重,称为“重九”。</p><p><br></p><p>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p><p><br></p><p>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p><p><br></p><p>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p><p><br></p><p>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p><p><br></p><p>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p> <p><br></p><p>【赏菊花】</p><p><br></p><p>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p><p><br></p><p>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p><p><br></p><p>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p><p><br></p><p><br></p> <p></p><p>【登高】</p><p><br></p><p>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p><p><br></p><p>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p><p><br></p><p><br></p><p><br></p> <p>【吃重阳糕】</p><p><br></p><p>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p><p><br></p><p>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p> <p>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p><p><br></p><p>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p><p><br></p><p>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p><p><br></p><p>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p><p><br></p><p>九月九,风吹满天哮。</p> <p><br></p><p>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不是社会的累赘,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每家都有老人,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孝敬自己家老人,也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要在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夕阳无限好,何必近黄昏。&nbsp;</p> <p>今天重阳节,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来回顾吧</p><p><br></p><p>  宝贝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p><p><br></p><p>贴心的照顾,胜似春天的阳光…</p> <p>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p> <p>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p><p><br></p><p>今天重阳节,㊗️各位爷爷奶奶们重阳佳节快乐,长命百岁,身体健康✨</p><p><br></p><p>希望家里的大人和孩子们能够多多陪伴和爱护家里的老人们,让孩子从小懂得尊老爱老🌼</p><p><br></p><p>记得对家里的老人送去祝福💐</p><p><br></p><p>重阳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