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获,研有所得——记其塔木中心小学校本教研活动

只如初见

序    幕 <p>  秋韵花香蝴蝶忙,叶黄果熟遍地香。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为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2020年10月23日,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中心小学“科学建模,践行生本”校本教研主题活动如期拉开帷幕。</p> <p>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张绍清校长、宋君海校长、张淑敏主任、冯春波主任以及所有任课教师。</p> 活动开始 <p>  本次活动由张淑敏主任主持。活动伊始,张主任首先讲解了什么是“数学建模”,接着对本次活动主题做深刻解读。张主任说:“好课万千,味而不同。有的如水,纯极淡极,却不失本真;有的似茶,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这就是课的境界。所以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针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科学建模,践行生本课堂’进行交流与学习。”</p> <p>  接着,张主任对如何有效听课,议课做细致指导。</p> 第一项  教师授课 <p>  第一节课是由魏淑香老师讲授《线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魏老师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从教师引导学习线段,到小组合作学习射线,再到自主学习直线,逐步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在不断的挑战中享受探究的乐趣。</p><p> </p> <p>  教学中,魏老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在练习环节从让学生利用一点画线,到利用两点画线,因势利导,逐步拓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习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具有开发性和不确定性,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又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和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发展。</p> <p>  第二节是由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冯春波老师讲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与其说这是一节教研课,不如说是一节示范课。因为冯老师率先垂范讲出了练习课与复习课的本质区别。冯老师强调复习课的特点是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知识系统进行整体综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而练习课则是重在学生巩固知识、开阔思维,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交流、发现问题的一个窗口。所以他倡导:练习教学要体现“生活化”——隐而不显;练习教学体现“数学化”——点而不教;练习教学体现“开放化”——约而不简。</p> <p>  整堂课中,冯老师时而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继而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时而用他睿智敏捷的思维引领学生拨云见日,从而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冯老师那种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的能力着实令人叹服,不禁引得听课教师的满堂喝彩。</p> 第二项  教学反思 <p>  课堂教学结束后,两位授课教师分别做了教学反思。</p><p> 魏老师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要想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或者一门艺术,其基础在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我们搞好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也是数学课程改革能否真正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路上,她会再接再厉,期待一路芬芳。</p> <p>  冯老师意味深长地说: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让更多的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数学化”的问题。他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探求教育的真谛——有学趣而无学习之苦。实现教育永恒不变的规律:与其让孩子被动的承受,不如让他们主动的接受;既然已经主动的接受,就一定让他们感觉到在我的课堂上是一种幸福的享受。</p> 第三项  领导评课 <p>  本次教研打破常规,领导身体力行亲自上台做评课指导,为青年教师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p><p> 首先是宋校长针对冯春波老师的课堂教学做一点评。宋校长指出:冯老师的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能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突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的。</p> <p>  张主任又就魏老师的课做了细致的点评。张主任评价说:“魏老师‘挖坑布雷’式教学体现丰富的教学智慧。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在教学中,不管如何引导学生,其最后的目的还是要引导到课前所预设的问题上去,看似生成的精彩,其实都是‘预约’的精彩。并且能够做到‘收’ ‘放’自如真正体现教师主体,‘啐’ ‘啄’结合真正凸显学生本位。”</p> 第四项  专业培训 <p>  接着,冯主任针对自己独创的“点节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做专业的指导。他明确:“点节式”即“一节课一个知识点,教学中做到点透而不教透。”并提出“生之所能,师之不予;思之所欲,行之自然。”的教学原则。指出在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因为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最后,他期望广大教师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虽然我们不是教学中的第一!但我们一定是教学中的唯一!”</p> <p>  张主任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作以总结,并对所有教师做了专业的培训。张主任不仅细致讲解什么是数学模型,如何科学进行数学建模,而且提出:“现在的课堂变的是教学观念、学生地位、教学方式。没变的也是教学观念、学生地位、教学方式。而生本课堂最流行的语言是:对话与交流;最强烈的呼声是:理解与尊重;最紧迫的问题是:改革与创新!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做到读懂学生,读懂教学,读懂自己。做一个虔诚的守望者!”</p> 第五项  教师研讨 <p>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p><p>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领悟就会有不同的展现。在思想的碰撞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一位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科学建模以及践行生本都有了全新的领悟,也将决定大家以后数学教学努力的方向,大家都期望自己能做一名有领悟力的教师,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继续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方向努力。</p> 第六项  颁发证书 <p>  活动最后,由宋校长亲自为两位授课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宋校长亲切地与获奖教师握手,可以感受得到宋校长对教师队伍建设寄予了厚望。</p> <p>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次教研,我们以数学学科教学为样本,对如何“科学建模,践行生本”做了深入的解读。教师以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设计教学,遵循着“真实、简单、实在”的授课理念去完成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设计简约而不简单,过程从容又不失激情。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一定可以起到辐射作用,切切实实给其他教师引出一条教学新路。</p> <p>  </p><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相长”,更是“学无止境”。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我们的脸上带着笑容,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我们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p><p> </p> <p>  本次教研活动虽已完美落幕,然而给予大家的却是无尽的思索。相信在学校领导的积极鼓励与悉心引领下,在所有教师的齐心协力与努力探索中,其塔木中心小学的教育一定会迎来日新月异的美好景象!</p><p><br></p> <p>  图片:王 迪</p><p> 编辑:魏淑香</p><p> 审阅:张淑敏</p>

教学

教师

学生

老师

教研

数学

建模

主任

生本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