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碑和韩战纪念碑

叶伟年

<h3>  我们离开二战纪念广场,沿林荫大道向林肯纪念堂走去。</h3> <p>  穿过树林来到倒影池旁,前面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纪念堂。</p> <h3>  </h3> <h3>  在林肯广场上回头看倒影池、华盛顿纪念碑及其背后隐约可见的国会大厦的半球形屋顶,景色确实壮美。</h3> <h3>  林肯纪念堂的左侧宪法公园小树林里是越战纪念碑。</h3> <p>  越战纪念碑的正式名称为越南战争老兵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是一个纪念在越南战争中服役的美国士兵的国家战争纪念碑。纪念碑包括三个部份:三位战士雕像、越战妇女的纪念碑和越战老兵纪念墙,其中以纪念墙最为出名。纪念碑有时被普遍地称越战纪念碑、越战墙。</p><p><br></p> <h3>  在纪念碑入口前的小广场上竖着一面降半旗的美国国旗,这是为了悼念在几天前(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中的遇难者。</h3> <h3>  再往前走,是越战纪念碑的第一部分三名越战美国士兵的青铜雕像,他们行进在越南的树林丛中,眼神迷茫,眉宇间透露出对这场战争的忧虑而困惑。</h3> <h3>  据说这是在越战退伍老兵的要求下增加的一个比较传统的雕像。</h3> <h3>  越战纪念碑的第二部分是越战妇女纪念碑,是献给在越南战争中服役的美国妇女的纪念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护士。由分别代表 "希望"、"信仰"和"慈善"的三位越战女兵和一位受伤的男士兵组成。(照片系网上下载)</h3> <h3>  为了方便寻找阵亡将士在纪念墙上的位置,这里还有一个定位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索引,可以找到57000多名阵亡将士的姓名以及他们在纪念墙上的位置。</h3> <h3>  第三部分的纪念碑由美国華裔建筑师、我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林璎设计,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约152米的V字型墙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期战死的美国将士。</h3> <h3>  在黑色的大理石墙上,依每个将士战死的日期为序,镌刻了在1959年至1975年越南战争期间阵亡的美军57000多名将士的名字。</h3> <h3>  建造越战纪念碑是前陆军下士简·斯克鲁格思提出的,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要求在华盛顿国家广场上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这座纪念碑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h3><h3>  (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h3><h3>  (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h3><h3>  (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h3><h3>  (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h3><h3>  1980年7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在靠近林肯纪念堂的宪法公园尽头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h3> <h3>  1980年秋天,由美国建筑家学会组织,在全国公开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一共收到1421个应征方案。方案设计者被隐去姓名,由8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大师组成评定委员会,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设计。</h3><h3>  1981年5月1日,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林璎的1026号设计成为首选,其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h3><h3>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纪念碑好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让人们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刻。</h3> <h3>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虽然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他们认为纪念碑应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由于林璎是华裔,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一些越战老兵的抵制。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h3><h3>  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评审,结果林璎的设计仍然获得第一名。委员会为慎重起见,重新仔细审阅了林璎的作品,审阅之后仍然觉得是一个佳作。为了保持平衡,最后按照退伍军人的要求另外增加了一组三位士兵的雕像和三位女兵的雕像。<b><br></b></h3><h3><b> </b></h3> <h3>  1982年11月13日,这座有着特殊意义的纪念碑落成向公众开放,迎接每日像流水般朝它走来的人们,现在它已经成为华盛顿特区游览者最喜欢的去处之一,也已是普通美国人展现现有的以及永久存在的悲痛和哀思的地方。</h3> <h3>  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越战是一场噩梦,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这段黑色的纪念墙揭示了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诉说着过往沉重的苦难,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超越于政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敢于直面历史的勇气,却让参观者肃然起敬。</h3> <h3>  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是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名单中女性设计师排名最前的作品,并且也是AIA2007年"25年大奖"的获奖者,该奖项用于表彰在25~35年前设计建造的杰出建筑物。</h3><h3>  林璎本人也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并且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h3><h3>  2010年2月25日,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h3> <h3>  </h3> <h3>  美国华裔建筑师林璎。</h3> <h3>  奥巴马在白宫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h3> <h3>  从越战纪念碑那里出来,我们来到林肯纪念堂右侧的韩战纪念碑前。</h3><h3>  韩战纪念碑(Korean Veterans Memorial)全称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它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h3><h3>  纪念碑的第一部分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其中14位来自陆军,3位来自海军陆战队,1位是海军的医护官,还有一位是空军的观察员。</h3><h3></h3><h3><br></h3> <h3>  这些美国军人头戴钢盔,身着雨衣(或者是雪披?),在长满杜松的朝鲜山地上搜索前进,瞒跚而行。</h3><h3><b> </b></h3><h3></h3><h3><br></h3> <h3>  每位士兵的表情各不相同,或紧张,或迷茫,或疲惫,或绝望......</h3><h3><b> </b></h3> <h3>  此情此景让人们对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产生强烈的震撼!</h3> <h3>  在雕塑群正前方的地面上用英文写着一段碑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和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h3> <h3>  纪念碑的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长50米。墙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韩战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h3> <h3>  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著人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仿佛置身战场,再次领略到战争的残酷。</h3> <h3>  这座墙的尽头,是整个纪念园的点睛之笔,上书“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freedom is not free)”。</h3> <h3>  纪念碑的第三部分是一个浅水池,四周基石上刻有当年参加朝鲜战争的联合军的国家名字以及伤亡、被俘、失踪等数字。 </h3> <h3>  死亡: 美军 54246人 联合国军 628833人</h3><h3><br></h3> <h3>  负伤: 美军 103284人 联合国军 1064453人</h3><h3><br></h3> <h3>  被俘: 美军 7140人 联合国军 92970人</h3><h3><br></h3> <h3>  失踪: 美军 8177人 联合国军 470267人</h3> <p>  按照这个统计,美军合计死伤俘和失踪人数为17.28万人,“联合国军”合计死伤俘和失踪人数为225.65万人。</p><p>  此处的“联合国军”伤亡数字,大部分来自***军,少数来自英国、土耳其、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参战国(习惯上称为“仆从国”)。</p><p>  离开韩战纪念碑,我们准备进林肯纪念堂参观。请看下一集《林肯纪念堂》。</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