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把退休生活过成诗

江湖传说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年年重阳,今又重阳,何处不闻菊花香。</b>从来没有像今年那样对重阳节这么上心,因为是老人的节日,也是我自己的节日。可能觉得自己真的老了?今天有新闻说上海百岁以上老人已经超过3000位了,最年长的110岁,与他们相比我只能算小弟弟,何以言老呢!刚刚60挂零,人生路上仅仅是走了一半,前头的路还很长很长嘛。</p><p><br></p><p>奇怪,到了重阳节满脑袋都是父母亲的影子,我感谢父母不仅给我以生命,而且教育我成长。我已经想像不出自己六十四年前呱呱坠地时的情景,只记着母亲常说起生我时是麦收的季节,正在田间劳作的母亲肚子疼,感觉要生了,让人去请来助产婆。那时乡下都在家生孩子,也没有剖腹产,因此生孩子就是到鬼门关走一圈。据说母亲生我很顺利,可能是我急切地想来到这个世界吧。</p><p><br></p><p>那时候,家里很穷。不知道我来到这世界时父母是喜还是忧?哥姐是否欢天喜地呢?记忆中我这老幺是家里人的宝贝,在那么困难的年代里除了偶尔吃不饱饭,没有其他苦难的记忆。脑海中没有父母打骂的印痕,只记得有什么好吃的,哥姐都会先满足我这个弟弟。小时候家中养的鸡鸭生的蛋大多是让我吃了。年幼时我体弱多病,母亲抱着我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去看病。好远的路啊,母亲抱着我气喘吁吁,还要安慰我这个特别怕疼怕苦的小东西。</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重阳到了,秋已深深。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瓜熟稻香,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然而人的成熟与否用什么衡量呢?用年龄吗?我看未必。譬如我已经跨入了老人的行列,却觉得自己常常幼稚的可笑,每每做出让自己也后悔的事情来,觉得成熟两字还按不到我的头上,只是有时显得有点世故,有点故作成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年纪越大越容易多愁善感,思绪有时候如脱缰野马般胡乱驰骋。忽然之间想起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深奥问题。没有出生时的我是什么,我在哪里呢?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出生之前的我也是某种物质吧?是水中游的鱼?是天上飞的鸟?是草丛中的一条小虫?还是一朵花一片叶一抔泥土一滴露水一片云彩呢?1956年我的生命以人的形式来到世界上,开始了我人生漫漫长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58年时我是婴幼儿,母亲一定带我去吃过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太小了记不得那时的情景,敞开肚皮吃饱饭的日子一定是幸福满满的吧。1966年读小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了,书读的不多,但能玩个够,童趣没有少享受。看到孙女被作业搞得焦头烂额时,想起我小时候课后在捞鱼捉蟹抓鸟玩捉迷藏,于是莫名的生出幸福感来。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了个中专,重新走进了学堂。毕业后参加成人教育,读电大,读在职研究生,考经济师、政工师、高级职业经理人,直到50岁才真正离开考场。那样的人生是我们这一代才有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知应该骄傲还是悲叹,抑或两者皆有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因此也就弥足珍贵。我作为一个人的生命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在旧时代一个甲子就是人的一生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的寿命长了,尽管六十多岁觉得还年轻。我庆幸生在这伟大的时代,能在和平的环境里慢慢的长大,慢慢的变老。电视里常看到处在战乱国度里的人们,饱受战火的蹂躏摧残,提心吊胆风声鹤唳的活着。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富足,岁月静好,知足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平凡普通的一生中常常与幸福相遇相伴。有人说因为生命循环往复才有精彩,管他余生长短,只须珍惜当下。生命的问题太深奥,深究了反而糊涂,糊涂着过反而留得一份清醒。不必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太平淡无奇而遗憾,有时候简单的素描胜过浓墨重彩。把人生盘点的一清二楚就会怀疑人生,把生命想得明明白白就没了惊喜和悬念。落日余晖和朝霞满天都是美丽的风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让阳光常驻心中,此生便常沐春风。</p><p><br></p> <p>退休后的生活怎么过,在等待中度过余生,还是把晚年的生活过成诗?</p><p><br></p><p>年轻时我向往退休,觉得退休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想干嘛就干嘛,自由自在的,逍遥快活。想不到的是,很快真的退休了。然而,因为“放不下”,退而难休,还得每天去上班,因为还要打理小企业。</p><p><br></p><p>“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残阳如血,晚霞醉人,尽管喧嚣之后便是寂静。黄昏的夕阳依旧璀璨,不必落寞,不必悲凉,用最后的光亮去照亮别人,照亮世界,那也是生命的价值。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是觉得自己还年轻。人就是这么怪,年轻时装老成,年老后装阳光,这是不是心态的扭曲变态呢?有的人一退休就张罗着如何养老,一天到晚担心着“我已经老了怎么办”?会不会因此老得更快些呢?每一个人都会慢慢变老,但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老了仍贻然自得,任凭白发染双鬓,我心依然很年轻,在忙忙碌碌中让自己忘了“老”字该有多好。</p> <p>老了老了,想多活几年,就注重身体的锻炼了。每天清晨到绿地里散步,见到的都是白发人,很少有年轻人。扯铃、太极、甩鞭、慢跑等是多数老人的锻炼方式,也有玩剧烈运动的。我以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年龄就玩什么运动。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好比冬天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老年运动亦如此,衰退中的身体素质如果没有足够强度的运动来激活,必将进行性衰退,但运动锻炼是把双刃剑,频繁运动的人运动过量有时适得其反。运动不可能让人返老还童,只能增强身体机能延缓衰老。我的方针是:天天运动,慢慢行走,累了即歇,万步即止。</p><p><br></p><p>每天去散步,几年下来许多面孔渐渐地熟了,有的成了朋友,但多数并无交流,否则打招呼都来不及,还锻炼啥。令我惆怅的是一些熟面孔突然不见了,是搬家了?还是走着走着“走”远了?有交流的老朋友中也有身体状况出问题的。适当锻炼能增强体质,但机体的衰败却是不变的规律,无论是谁也改变不了。</p> <p>旅游人潮中,老年人是主力军,有闲也有钱。我以为自己退休后也可随心所欲地享受“诗与远方”的生活,然而还是因为“放不下”,只能偶尔为之。一是放不下工作;二是放不下孩子。退休后的工作是比较宽松的,但“在其位,谋其职”。有两个孙女,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也多了照顾她们学习生活的责任。既然“放不下”,当然就“走不出”。</p><p><br></p><p>尽管如此,退休后老俩口还是去了一些地方。到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看看,觉得还没有上海发展得好,凭添了许多自豪感。退休前也到美国去瞧了一眼,觉得也不过如此。原来打算七十岁之前跑几个远的地方旅游,但新冠肺炎一来计划就泡汤了,旅游重点转向国内边远省份。</p><p><br></p><p>至于诗,很惭愧没学会写诗作词,但做个美篇也不错啊,旅游回来老俩口各做各的美篇,把“远方”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待走不动的时候翻开看看,那可是甜蜜的回忆啊。</p> <p>文天祥在《重阳》诗中写道:</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江南秋色满梧桐,</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回首青山万事空。</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怕见镜中新白发,</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长将破帽裹西风。</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文天祥生逢乱世,在重阳之际看到镜中人满头白发,想到山河破碎,壮志难酬,不免悲从心底起。如今我辈生逢盛世,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在重阳之际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就让我用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结束本文吧:</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