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深山打了14个月游击,回国后免除一切职务,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烈日

<p>1950年10月抗美援朝爆发,至1953年7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持续3年的战争宣告结束。</p><p><br></p><p>这3年中,先后有240余万志愿军入朝参战,战后统计,志愿军牺牲约18万人,被俘2.2万余人。在被俘的2.2万志愿军中,有7000余人出自60军180师,占被俘人数的1/3,180师代政委、政治 部主 任吴成德也成为志愿军被俘的最高将领。</p> <p>在誓死不降的传统中,180师为何有如此多人被俘呢?说来也是决策失误。</p><p><br></p><p>180师是在第五次战役打响前入朝的,由于时间紧迫,参战将士仓促之下便被拉上了战场。1951年5月中旬,由于后勤供应不上,敌人又占据优势兵力,180师陷入困境,形势发生逆转。</p> <p>60军军长韦杰命令吴成德率180师务必阻敌3-5天,掩护主力撤退。主力部队撤出后,180师陷入敌人的合围之中。起初吴成德接到命令固守待援,然而没多久上级又来电,命令吴成德率部突围。朝令夕改,令180师的战役布置措手不及。</p><p><br></p><p>180师被逼近春川一带的山沟里,陷入绝境。吴成德组织全师官兵商讨突围对策,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实施分兵突围。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敌人占据着兵力和地形优势,如果硬碰硬,很大概率会全军覆没,若集中突围,也可能被一锅端。分兵突围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吴成德想的是能保一个是一个。</p> <p>突围开始前,吴成德带着警卫员到各个团查看,确保能做到充分准备,当他视察到伤兵营时,犯难了,按照当时的情况,带着伤兵突围成功的希望是渺茫的,但看着战士们渴望回家的眼神,吴成德决定自己带领伤兵突围,为了给大家吃定心丸,吴成德将自己的战马击毙,誓与伤兵同进退。</p><p><br></p><p>当安排好伤兵后,师部已经突围成功,吴成德与师部断了联系,只得自行带领警卫员和一群伤兵突围。然而美军的兵力、武器都占据绝对优势,伤兵又延缓行军速度,吴成德率部顽强战斗,打了一整夜,弹尽粮绝,还是没能突围出去,被困死在山沟里。</p> <p>自那以后,吴成德和志愿军大军失去了联系,他带着散兵游勇,在朝鲜的山沟里,打了14个月的游击,直到最后被俘前,他已骨瘦如柴,胡子拉碴,身边只剩3个人。</p><p>很难想象,吴成德是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才能在美军眼皮底下,坚持了14个月。吴成德被俘后,由于他是被俘的志愿军最高将领,美军与台湾敌特用尽各种手段,企图让他投降,但都被吴成德断然拒绝。</p><p><br></p><p>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双方交换战俘,吴成德因是被俘的最高将领,最后一批被遣返。当中方人员看到吴成德时,已经认不出这位180师的将领。吴成德体重从130多斤掉到仅剩90斤,全身皮包骨头。</p> <p>回国后的吴成德被送往被俘归来人员管理处,虽然他从未叛过祖国,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吴成德也不可能再回到军队了,1955年吴成德被免除了一切职务,安置在辽宁盘锦农垦局的大洼农场,担任副场长。</p><p>吴成德自然十分委屈,可他又能怎样呢,很多人虽然表面不说,但看他的眼神总归是有异样的,为什么没有和敌人同归于尽,而是被俘?是不是因为怕死才会被俘?这些流言一直困扰着吴成德。</p><p><br></p><p>直到1982年,等待了27年的吴成德,终于盼到了恢复一切名誉和待遇的通知,接到通知时,吴成德已是位70岁的老人了,他像个孩子般哭成了泪人,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带着孩子回到故乡了。晚年的吴成德回到家乡定居,1997年3月,吴成德老人去世,享年84岁。</p> <p>在战争中,对于不战而降的士兵,自然应该重罚,但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成为俘虏,但从未背离过祖国的人,我想我们应该更宽容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