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初次听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丝波澜,“学会关心”是多么普通的四个字,而作者居然用了这么多的笔墨去告诉读者如何去学习关心。这四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字眼,有很多人倾尽一生都没有学会,这也促使我审视自己,我有真正学会关心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去看看大师是如何带领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关心,学习该如何关心吧。</p> <p>关于作者</p><p> 内尔·诺丁斯博士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在斯坦福大学,她三次获得优秀教学奖。诺丁斯还是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会员,并从2001年开始担任该学会主席。她拥有两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和许多荣誉团体的会员资格。她还是哈佛大学杰出妇女教育贡献奖和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p> <p>关于本书</p><p> 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p> <p>什么是关心?</p><p> 在前几章中,作者重点阐释了“关心”的内涵。在她看来,关心伦理的核心观念就是:活着的人永远比任何理论重要。关心伦理的最基本思想是对每一个个体的需要予以恰当的反应,目的是建立并且维护关心关系。诺丁斯所说的关心,与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的这个词,有内在的关联,也有本质的区别。她认为,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续或接触。父母关心孩子,教师关心学生,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关心形式,但这种关心不是单方面无条件、无原则的给予,而是一种接触与交流。如果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缺少必要的交流,这种关心或许就是强制的。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不惜违背孩子的天性,这就不是真正的关心。</p><p>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例子就是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无情地压榨孩子们的休息时间,孩子们的周末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挤满,显然他们对孩子不是真正的关心。诚然,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下,必要的辅导班和以学生个人兴趣为前提的兴趣班是必要的,但我觉得这不能超过一半的休息时间,孩子们有权利也有必要自己支配他们的时间。所以对他们来说,拜读这 本著作还是很有必要的。</p><p>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家人看起来很和谐,孩子也很乖,但是孩子还是没有感受到关心。很不幸,我就是那个孩子之一,从小到大,父母认为解决我的温饱问题就算是关心了,他们对我的学习也没有很高要求,所以相比较前面的例子,我是幸运的。但是我没有感受到关心,因为从小是一个乖乖女的形象,我不敢违背父母,也不敢说出我内心的想法,导致我上大学之后就像脱了僵的野马,有点叛逆。他们戏称我的青春期来的太晚,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才是我自己。而这一点,我不敢也不愿让他们知道。</p><p> 同理,父母对孩子有“假关心”,老师对学生当然也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韩愈的主张,当然这是正确的,也是中国传统观念,但是这样的观念或许就缺少了这种维度的“关心”吧,如果老师能学会真正的关心,那将是没受到父母真正关心的孩子们的最大幸运。</p><p><br></p> <p>关心什么?</p><p> 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关心”,我们再来跟着作者的步伐来看看我们可以关心什么?第6章到第11章,作者从教我们关心自我开始,到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再到关心知识。</p><p> 我将就“关心身边的人”说说我的看法。作者将身边的人分为两大类,平等关系包括爱人、朋友、同事和邻居,不平等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以一个未来小学老师的身份,在平等关系方面,我想教导小学生可以去关心朋友和同学,在不平等关系方面,我想学会如何用关心处理好师生关系。</p> <p>如何关心?</p><p> 在第6章到第11章,作者不仅仅写了应该关心什么?还给了我们方向应该如何关心。下面就朋友同事和师生关系谈谈我的看法。</p><p> 朋友同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朋友和同学,基本上他们的朋友源自同学,所以放在一起论述。除了友善和尊重,同学之间还应该怎么做呢?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学生们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相互竞争,甚至作弊,但很多学生不认为作弊是错误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和家长总是说:“你要作弊的话,受伤害的是你自己。”我想成人之所以这样说,大概是那种避免道德判断的习惯使然。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妨去挖掘背后的秘密。到底为什么让孩子彼此竞争,甚至不择手段呢?我们有责任反思并鼓励学生思考竞争的意义。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竞争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手段。那如何取舍呢?问自己三个问题吧!(1)有竞争存在,是否整个行动还使你感兴趣?(2)你是否为对手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3)竞争是否使你提高学习成绩或提升其他能力?如果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积极额答案,竞争或许是有益的。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合适的环境下合理选择合作和竞争,取长补短,并做到以上三点,学生才是真正地学会了关心同学朋友。</p><p> 那师生关系呢?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而作者提醒老师们必须时刻记得他们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罢了。我们要求老师洞察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却不能要求学生如此洞察教师。从这个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身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并拒绝“假关心。”什么是假关心呢?父母的体罚,其他人的看似嘘寒问暖的关心……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和理解孩子,让所有孩子在与教师打交道时感觉安全。老师与孩子建立一种关心关系,我想这就是作者想要传达关心的关系性。</p> <p> 我相信一个关心自我的人,会珍惜自己的健康,正确地对待生活,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生活学习,从而收获更好的人生。</p><p> 我相信一个关心身边人的人,能够很好地处理他与朋友、同事和邻居、父母和师长的关系,这样的人是暖心的,是温柔的。</p><p> 我相信一个关心动植物和地球的人,会时刻提醒自己节制,爱护自然和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他们的心会是美好而善良的。</p><p> 我相信一个关心人类创造的人,具有惊人的创造力,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p><p> 我相信一个关心知识的人,能够发现知识在生活中的奇妙作用,进而发现知识的本质和美。</p><p> 学会关心,是门大学问,让我们开始行动,迎接挑战,学会关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