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伴着一路的歌声、载着一车的笑语,我们的车子驶进了梓桐口林场场部。</p> <p>当年的梓桐口林场座落在对面的山坳里。为了发展建设需要,梓桐口林场早些年沿环湖公路新建了现在的场部。</p> <p>到了,下车了。我们的摄影师万先生已打开镜头……</p> <p>一脚跨下车门,抬头看到大门口挂牌上“梓桐口林场”这五个熟悉的大字时,大家的脚步不由地停了下来。记忆马上被拉回到1970年。这一年,大家从舟山、杭州、建德等地奔赴这里,成为新组建的浙江建设兵团13团4营14连的战士。</p> <p>这次来到梓桐口林场,战友们有个特别的心愿:就是值此五十周年之际,找一片当年我们在这里亲手栽种长大的树建个“知青林”,以纪念我们的兵团岁月。</p> <p>在余场长的带领下,我们在场部后面的林区找到了当年我们亲手种下去的这片柏树林。</p> <p>望着这些长大长高的树,心中生出无限感慨。五十年了,当年亲手栽下的小树苗历经风吹雨打已长成一棵棵大树,而昔日种树的青葱少年都已一个个白发爬上了头。</p> <p>下图右一为梓桐口现任场长余胜军,他向在座的介绍了林场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建设规划。</p> <p>战友们听了都纷纷表示:当年我们少小离家,在这里劈山植树造林、流血流汗,对这块土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希望梓桐口林场发展建设得越来越好!</p> <p>在谈及林场历史变迁时,我们意外获悉林场的档案资料中还存有当年我们兵团在册人员的名单清册。</p> <p>原来是1970年12月的工资发放清单。名单中有各地知青、有退伍老兵,一共一百二十多号人。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建德知青名单。五十年变迁,兵团都已撤销四十五年了,还能再见到这份完好无损的历史资料,弥足珍贵。</p> <p>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如获至宝!大家喜出望外,争相寻找自己的名字,拍下照片留作纪念。</p> <p>本次纪念活动全体人员在梓桐口林场场部合影留念。</p> <p>汪排长告诉我们,对岸就是当年的连部所在地。</p> <p>大家驻足默默地遥望着对岸。五十年来多少次让人梦回萦绕的地方,我们把青春留在了这里,我们把汗水洒在了这里,我们把爱也留在了这里。我们深深地眷恋着这里的山山水水!</p> <p>由于交通不便,老连部旧址早已被废弃,滿目苍凉。前些年我们陆陆续续已经去探访了两三次了,此次本不打算去旧址。可是,遥望着对岸,这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又触碰了我们的思念之情,促使大家再一次到对岸看看。也许是最后一次了。</p> <p>熟悉的码头,水泥浇筑的一层层台阶依旧,岁月蹉跎多了些沧桑。因为梓桐口是当年淳安往返安徽歙县深渡镇的客船停靠站,码头算是好的。我们所有的进出都从这个码头开始……</p> <p>看似寂寥空廓,在我们的脑海里却回荡着熟悉的哨声、歌声和客船靠岸鸣笛声。</p> <p>曾经的连部办公室。在这里,我们从客轮带来的信件、报纸中,寻找着那时的温暖和希望。</p> <p>当年稀有的旧照。青春用微笑面对生活。</p> <p>花样年华,虽然艰苦,依然憧憬着未来。</p> <p>回想起当年连队百来号人劳动生活在这里的热闹场景,眼前的萧瑟不由让人惆怅万分。</p> <p>凭着记忆,寻着昔日的痕迹。</p> <p>满地的落叶,犹如岁月的碎片。。。</p> <p>逝去的是时光,留下的是真情。</p> <p>郑爱英先生老万携手爱人,追寻记忆中的青葱年华。</p> <p>重回首,揽尽风雨苦亦甜。</p> <p>前面应该就是我们自己建的篮球场吧</p> <p>昔日二排所在地庙家坞。一排、三排都在连部,从连部到二排要划船个把钟头,交通更不方便。</p> <p>当年二排的宿舍都已经在高速公路路基下了</p> <p>焦春凤和郑爱英回忆两人当年在二排养猪的往事。</p> <p>这三位是当年连部养猪小组的。</p> <p>划船是当年我们出行的主要技能。手痒痒了,去摆弄摆弄。</p> <p>四十几年了,看看划船功夫荒废了没?</p> <p>👍嗯,划桨的架势还不错!基本功还在。</p> <p>这是一段苦涩而又甘甜、遗憾而又无悔的年华!当年我们奋斗过、失落过,也曾快乐过!兵团同甘共苦的岁月里,我们结下了一辈子的战友情!</p> <p>我们的青春曾在这里闪光,虽已逝去终难忘。我们将永远珍藏这段青春的记忆。大家在老连队旧址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