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响应学校号召,提高初一语文组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给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我组经研究决定,在10月22日、23日开展“同科一课”教研活动。由于本组成员较多,教研活动分两次进行,本次先安排七位老师执教。</p> <p> 张宇琪老师是我组的领军人物,她资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本次她讲授的是孔子的《论语》十二章,她对文章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讲解得非常详细到位,对句子的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还结合实际对句子进行品析。</p> <p> 冉巾慧老师是本次执教教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参加工作刚满三年。课前他先是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然后以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你会如何选材来导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上除了让学生掌握字词、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还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出鲁迅对于景物描写多种方法的运用,最后让学生以“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句式进行仿写。</p> <p> 陶立曲老师的这节公开课,可以说上得非常的成功。课上教师仪态大方,精心组织语言,点评学生用语得当,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并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还给了学生,学生的参与度高,积极踊跃回答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中,通过品读的方式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读中深切体会莫怀戚《散步》中的浓浓亲情。</p> <p> 何妤老师上的是《论语》的复习课,上课环节没有多余的流程和华丽的用语,都是针对文言文考试当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来进行复习,采用的是开火车和个别提问的方式,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都能够参与其中。</p> <p> 陆晓莹老师讲授的是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励志人物,她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启蒙老师莎莉文老师,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海伦对于莎莉文老师的赞美之情。陆晓莹老师首先是拿一瓶矿泉水让学生知道水和水杯的不同来导入新课,还让学生蒙着眼给黑板上的头像画耳朵,让学生体会海伦学习的困难,莎莉文老师授课的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海伦生活的截然不同。</p> <p> 何军老师也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他上课沉稳从容,课上的容量很大,讲究学与练相结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能够做到当堂检测,通过让学生多读的方式走进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p> <p> 陈静老师是本学期新加入我们队伍的青年教师,她上课有激情、有活力,用的是希沃课件,她的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多样,有设定学生完成的小游戏环节,有自己编辑的小视频,学生对于这样的课非常喜爱,既能在玩中学到知识,有能通过看小视频直观的走进文本,教学目标明确,都是围绕百草园的“乐”字来展开。</p> <p> 全体组员在认真的听课观摩并做好听课记录。</p> <p> 课后,全体组员对本次公开课进行评课。先由执教老师对自己的上课流程进行简单的陈述,再由每位老师轮流点评,点评的内容都很专业,有关于教法、设计环节的,有学生积极性、参与度和所得的,也有老师上课的风采和组织语言的,对于每节课上的亮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足的地方也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p><p> </p> <p> 本次教研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圆满结束,离不开每位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组员们的积极参与。但这只是我们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想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不畏艰险,不惧荆棘,继续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