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20年疫情减缓的“中秋+国庆”双节八天小长假里,人们井喷式地出游,原本冷清的五台山佛光寺也竟然是游客络绎不绝。</h1><h1><br>佛光寺其实不在五台山景区内,而在景区外35公里的豆村镇北5公里的佛光村旁。</h1><h1><br>三年前的某一天,几位朋友酒酣耳热之后,突发游兴,次日游历五台山。玩儿了两天还意犹未尽,问我还有什么好去处?我本没有准备,却脱口而出地说:“一个佛光寺,(能抵)半座五台山!”</h1><h1><br>于是带领车队浩浩荡荡地沿着西线旧山路,途径“金阁寺”、“清凉寺”、“西门牌坊”等,一路盘旋而下,直抵佛光寺。</h1><h1><br>彼时的佛光寺,门可罗雀,全无景区内各寺庙的喧嚣。这等冷清凄凉,与朋友们预期的心理反差极大,各个坐在庙门前树荫里聊天,全无进庙游览的兴趣。</h1><div><br></div><h1>我明白这是我“上错了菜”,不对朋友们的口味,只好临门未进,悻悻而归。</h1><h1><br>去年的春天,我本想与一位懂历史的高人同游佛光寺,一打听,才得知佛光寺闭馆大修,只好作罢。</h1><h1><br>此次我是诚心拜访,却赶上了游人众多,强差人意。<br></h1><div><br></div> <h1>提起这佛光寺,须从北魏说起。</h1><h1>孝文帝崇仰佛法,游历五台山,觉得环境清幽,便在中台创建“大孚灵鹫寺”,这成了五台山建寺之始。</h1><h1><br></h1><h1>其后,唐太宗推崇佛教,历代又建寺不止,五台山渐成佛门圣地,最盛时,五峰内外佛刹多达360余所,佛光寺曾建有三层九开间高大的弥勒大阁, 塑像七十二尊和八大龙王,位居五台山十大名刹之列。</h1><h1><br>轮到了唐武宗李炎执政, 他担心佛教势力太大会影响政权, “尾大不掉”。所以于会昌五年(845年)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 史称“会昌法难”。“五台山诸僧多亡奔”,五台山寺庙几乎全部被毁,佛光寺也沦落得仅存几座墓塔。</h1><h1><br>唐宣宗继位后却又是“翻烙饼”式地恢复佛法,各地就重建寺庙。但是中国寺庙的木构建筑,历经战火焚毁、雷电地震、湿朽蚁噬等,很难完好地留存至今。<br></h1> <h1>近年来学界共识是中国古建“唐三彩”:<br>五台县南禅寺(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h1><h1>芮城广仁王庙(唐太和五年,公元831年);</h1><h1>五台县佛光寺(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平顺县天台庵已被证实为五代建筑,不是唐建)。</h1><h1><br>请留意,为何这些中国最古老的土木建筑都较完好地留存于山西?</h1><h1><br>我想可能是因为“穷”!<br>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五台山的寺庙群逐渐向五峰中心的台怀集中,并以此中心辐射,佛教各派云集,渐成气候,香火旺盛。香火钱多了就翻修庙宇,重塑金身,以便招揽更多的香火。于是就不断地改扩建、不断地揽香火……</h1><h1><br>而佛光、南禅等寺地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香火不盛,无力修庙,渐渐地明珠暗隐。<br></h1> <h1>1937年6月底,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等四人,坐火车、乘汽车、搭马车、骑驴骡,从北平直奔佛光寺而来。</h1><h1><br></h1><h1>过一条条沟来翻一道道梁,翻过山顶,走头头的骡子上的林徽因,眯起她的远视眼打眼一望,看到了山坳里绿树隐匿中佛光寺东大殿的庑殿顶,这是典型的高等级庙堂的标志,她惊喜地喊叫起来,一行人急匆匆奔入古寺。</h1><h1><br></h1><h1>梁先生以其专业学识已经认定这座古寺当属宋唐古建,但是苦于几天来尚未找到确定建造年代的科学论据。他也曾爬到大殿的天花板上,忍受着厚厚地蝙蝠粪的腥臭和成群臭虫的叮咬寻找建殿的题记,却一无所获,不免有些沮丧,坐在门前石阶上望着落日发呆。</h1><h1><br></h1><h1>佛光寺东大殿坐东朝西,夕阳西斜,阳光射进大殿,照在金粉沥身的佛像上,映得大殿里金光一片。</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一直苦苦寻找的林徽因借着光照仰面向上仔细辨认,又是一声惊呼:“横梁上好像有字!”(——她的远视眼慧眼识宝,又立一功!) </h1><h1><br></h1><h1>湿布轻擦横梁上的土朱,果然一行字迹隐现出来:“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林徽因立刻与殿前经幢上的铭文比对,确认这东大殿为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重建原物。这是首次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h1><p class="ql-block"><br></p> <h1>梁、林伉俪依偎在石阶上,望着落日余晖,感慨万分。日本学术权威曾经断言:中国已没有宋代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代的寺庙只能看日本奈良的招提寺金堂。</h1><h1><br>唐代佛光寺大殿的发现,是世界古建学界的重大突破,又处在“卢沟桥事变”的前夜,就有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梁思成、林徽因等科学前辈们筚路蓝缕以学术报国的赤子之心令人感佩不已。<br></h1> <h1>(北魏遗物祖师塔)</h1> <h1>网络资料上只是说,梁思成是看到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照片中的大佛光寺,启发了灵感,才有了这次考察之行。</h1><h1><br>深究一下,才了解到,早在1922年,日本的佛学家小野玄妙在五台山地区考察寺庙多日,接着沿途寻访著名庙宇,记录了佛光寺的佛像、壁画等,引起了日本古建筑权威关野贞和常盘大定的注意。</h1><div><br></div><h1>关野贞请太原美丽兴照相馆的照相师去佛光寺拍照片寄到日本,研究了半天,认为这是隋唐之后的建筑。1927年, 他与常盘大定合著出版《支那佛教史迹》第5卷中发表了佛光寺的照片。</h1><h1><br>(小野路过南禅寺附近时,曾记录到十五里外有乡村级民建的南禅寺,未去考察,错失良机,建国后文物普查时定为现存最早的古建筑。芮城广仁王庙(五龙庙)是歇山顶,建制级别也较低。)</h1><h1><br>梁先生将此关于佛光寺实物的记录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发表的《敦煌图录》敦煌莫高窟第61窟唐代名刹“五台山图”中“大佛光寺”对照分析,认为这座唐代古庙有可能尚存,这才有了这次“捡漏”。</h1><h1><br>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外国专家研究中国,难免不得精髓,国人当自强!<br></h1> <h1>古建筑的田野调查千辛万苦,梁、林既是生活伴侣,又是工作伙伴,夫妻恩爱,相濡以沫。</h1><div><br></div><h1>凡是爬屋上房的危险活儿,梁先生总是奋勇向前,而林先生常常兼做建筑构件照片中的“比例尺”。苦累的工作之余,梁先生还不忘戏谑地调侃林为“林中美女”,林先生反唇相讥地回敬:“梁上君子”!</h1><h1><br>梁先生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也有重大贡献:</h1><h1>二战时,他提供了日本的重点文物保护地区,使京都、奈良等城市免遭盟军轰炸和原子弹摧毁,2010年奈良塑立了梁思成雕像以示纪念;</h1><h1>解放军围攻北平时,他标注了京城内需保护的重点建筑和街区,正是这张图,促使了北平和平解放;</h1><h1>建国后他又为了皇城古都的保护据理力争,却不被采纳,结果使他抱憾而终。</h1><h1><br>有时候,科学、文化的巨匠(在正志上)却显得有点儿“幼稚”,其实只是视角不同而已。</h1><div><br></div><h1>回头审视一下,如今各地忙活着高仿新造古城、古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br></h1> <h1>我走进这“佛光真容禅寺”,这里是文管保护单位,不供香火。慕名而来的游客多半是学生、僧人或古建兴趣者。</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我断断续续地听到身后有位学者对他的学生们说:“这佛光寺的看点是一、二、三、四。</h1><h1>一是一座祖师塔,是北魏建寺高僧圆寂后的初唐墓塔;二是两座大殿,晚唐东大殿和金代文殊殿;三是……;四是唐代的建筑、彩塑、壁画、题记四绝。</h1><h1>因此梁思成把佛光寺东大殿评价为中国古代建筑第一瑰宝!”</h1><p class="ql-block"><br></p> <h1>佛光寺是依山势而建的三层台阶式寺院,需要钻进隧洞,爬上陡峭的阶梯才能登入东大殿。这阶梯近乎60度,当游人手脚并用地以参拜形象“爬”上阶梯,一抬头,就会仰视看到大殿佛像的全貌。有人说这37级台阶暗喻着1937年重被揭秘,这有些牵强附会,应当是建筑师着意创造这种参拜的深邃意境。</h1><p class="ql-block"><br></p> <h1>我爬出阶梯,直起身来站在台阶边缘,刚好能够看到屋脊。<br>唐代屋顶的特征是“大盖帽”:东大殿的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屋顶覆黑瓦,屋面坡度平缓,殿檐出檐深广,“如翚斯飞”。</h1><h1><br>东大殿的斗拱极为雄大,斗拱的高度已达檐柱的一半,甚为豪壮,一派大唐盛象。这时的斗拱承载着巨大屋顶的重量,全然不像我们常见的明清时代的装饰性斗拱那样纤细灵巧。</h1><h1><br>梁架、柱网的结构是殿堂型抬梁式的“殿堂造”,这是唐朝皇家殿堂、庙宇的典型做法,表明其身价血统。</h1><h1><br>立柱直径粗达0.8米,像佛坛上的韦陀力士,肩扛起屋架,“墙倒屋不塌”。如果参照《营造法式》,这些木构全都是超标的“特等材”。</h1><h1><br>梁先生的弟子罗教授,后来发现了前檐柱板门后的唐人题记(类似于“某某人某某年到此一游”),认为板门原来就在此位置。</h1><div><br></div><h1>前年清华大学的团队用“三维测绘”、“X光扫描”和“碳14”检测后认为这是金代改造移位而来的。</h1><h1><br></h1><h1>唐朝时香客、信徒们手捧莲灯或法器,顺时针绕行佛坛礼佛。元代时盛行了喇嘛教“五体投地”的形式参拜,内槽柱到主佛坛之间的空间非常狭小,不够信徒进行参拜。所以元代时,僧人就将整个板门从内槽柱移到了前檐柱,这样在主佛坛前面就形成了一个很宽敞的礼佛空间,看来礼仪仪式越搞越隆重。<br></h1> <h1>东大殿佛像雕塑群中, 艺术造型是秀美的五官,丰满健壮的体型。不论释迦牟尼, 还是文殊、普贤, 不论阿难、迦叶, 或是胁侍菩萨, 都是那样地和蔼可亲、慈祥善良, 使人亲近。</h1><h1><br>站在这雄浑壮硕的殿堂内,可以想象到唐人的审美观,只有杨贵妃那样的丰腴肥美才能与这建筑环境相和谐,如果换做是一位豆芽细妹,恐怕有失“国母”的稳态。<br><br></h1> <h1>(屋架横梁上的“宁公遇”题字)</h1> <h1>(“宁公遇塑像”)</h1> <h1>这位就是修建东大殿的出资人宁公遇。<br>她的名字在唐代文献和笔记小说中均无记载,梁思成根据寺中题记,推断她为宦官王守澄的妻子或是女儿;也有学者根据史料揣测出宁公遇当是唐宣宗的女儿永福公主。</h1><h1><br>碳14检测出她身后破绽处有金代修补痕迹,猜测也许是另外的供养人。但是游客们还是愿意她是宁公遇,无论是何朝何代供上神坛的。</h1><h1><br>人们也许会遥想当年,王守澄与宁公遇本是青梅竹马,迫于某种压力,守澄做了宦官,公遇苦等无望,只好与青灯黄卷为伴。</h1><h1><br>千年前的某一天,公遇突然被选作形象代表,皇家或官办出巨资在三层弥勒楼的原址上兴建东大殿。</h1><div><br></div><h1>如此高规格建制和天价造价绝非民间个人所为,就好像如今的明星去国外开演唱会,身后是政客要员和财阀组织支撑。<br></h1> <h1>(唐代壁画)</h1> <h1>(门板后的唐人题字)</h1> <h1>(前檐柱础石是覆盆莲瓣式,金代至今的板门位置)</h1> <h1>(后内柱柱础石以地下岩石开凿成方形,唐代时的板门安装位置)</h1> <h1><p></p></h1><h1>流连忘返在这晚唐东大殿和金代文殊殿中,仿佛与两位满腹经纶的千年老者对坐,你会看到、听到沧桑历史、更朝迭代、风流人物、传奇故事。</h1><h1><br>的确,一切宗教都是劝人向善、抚慰民心的。<br>印传佛教本意是教人智慧,却逐渐本土化、通俗化、甚至有点儿低俗化了。</h1><h1><br>不是吗?看一下五台山里的寺庙,香烟烛火烟雾腾腾,人们求官、求财、求子、求平安,万事可求;烧香、许愿、进香、还愿,百事应验。</h1><h1><br>佛光寺甘于冷寂,沙里埋金,千年修炼,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华第一国宝,——“世上万事,皆有因果”。</h1><h1><br>徒步者将到五台山攀峰叫做“朝台”,建筑学界研究生来佛光寺是“开光”。人们不断地研究这座古寺,从各种学科角度探索它身后的奥秘。</h1><h1><br><b>“古建”不仅仅是古建,“佛光”也不仅仅是佛光</b>!<br><br></h1><h1>我呆坐在石阶上,看着金乌西沉,耳畔隐约响起了山野小调:</h1><p></p><p></p><p><br></p><h1><b>“你是那前世的黄土,我是这今生的泥人;<br>你化作了河边的蛤蟆,我变成了井底的蛙……</b>”</h1><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