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多次到过北京,也听说过什刹海,但从未去过。今年上半年,自从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什刹海》之后,便对什刹海的向往由然而生。不但向往它的美丽景色,更向往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和京城味道。机会终于来了,趁这次来京小住之机会,专程去游览了一天,身临其境去体会,去感受,使我对什刹海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乃记之。</p><p>首都形胜数西城,三海连通杭运京。</p><p>沿岸高高垂柳翠,周边处处老槐青。</p><p>银桥绿岛秀春色,王府红亭溯古踪。</p><p>神韵风光穷不尽,寥寥水域万锺情。</p><p><br></p><p><br></p> <p>什刹海位于北京西城区,毗邻北京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p> <p>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p> <p>这里,清代开始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等。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随着游客的增多,这里逐渐出現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巴等。</p> <p>什刹海景区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巧鸦儿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p> <p>沿岸步道上有不少画人物画的,这位老同志的娴熟画技不得不使人停下来观看,小朋友不仅画得像,也很有神。</p> <p>岸边上还有不少垂钓的,游泳的更是增添了什刹海的生气。</p> <p>银锭桥,像一锭巨银撗跨在两岸上。</p> <p>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庄周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未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p> <p>宋庆龄自1963年4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周总理的关心和安排下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1982年5月29日起对外开放。</p> <p>宋庆龄故居分为原状陈列展,宋庆龄生平展以及庭院三部分。</p> <p>原状陈列展是将宋庆龄生前生活,工作,学习过18年的场所封存,保持原状,包括小客厅,小餐厅,卧室兼办公室,书房,小厨房及康乐棋等。</p> <p>宋庆龄生前酷爱和平鸽,这是一排鸽屋。</p> <p>宋庆龄生平展展示了宋庆龄的一生,包括300多件历史文物。展览共分为12个板块,分别为孙中山先生,求学立志,风雨同舟,继承遗志,团结抗战,迎接曙光,杰出领袖,心系人民,和平使者,缔造未来,国之瑰宝,事业延续。</p> <p>庭院具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包括萐亭,听雨屋,畅襟斋,南楼,恩波亭,长廊等古建景观。</p> <p>三毛漫画是宋庆龄所喜欢的,为宣传推广,宋庆龄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p> <p>参观宋庆龄故居感怀</p><p>中山挚爱庆龄君,心系中华举国尊。</p><p>奋斗毕生为革命,继承先志拯黎民。</p><p>狂风暴雨傲然立,骇浪惊涛英气存。</p><p>一代伟人千古颂,和平使者万年春。</p><p><br></p><p><br></p> <p>热闹非繁的烟道斜街长约300米,由原专做烟叶生意的小街,现已演变成文化,小吃一条街。里面人声鼎汇,生意兴隆。</p> <p>恭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南角,坐落于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之中。它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其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p> <p>恭王府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現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p><p>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面宽180余米,占地面积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32260平方米,花园28860平方米。</p> <p>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好。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而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我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可以说是一块名符其实的风水宝地。</p> <p>这里展示了清朝历代皇朝的历史和发展,从这里可以了解更多的王府文化和鲜为人知的知识,值得看看。</p> <p>扶贫助贫残疾人的书画展也很有观赏性。</p> <p>形如蝙蝠的蝙蝠池</p> <p>行走在后花园,犹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大戏楼厅装饰清新秀丽。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别有一番洞天。</p> <p>恭王府的”福”字碑藏在花园的假山内,这座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山上置两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假山下有一幽静的洞天,称秘云洞。洞的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后祝寿写的”福”字碑,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碑高1米左右,长80厘米。福字寓意福照全园,因康熙留存入世的字极少,这个福字倍显珍贵。</p> <p>摸一摸清康熙的御笔福字碑,增加一点福气。</p> <p>这个福字刚劲有力,颇具气势。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左偏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故整个福字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子的含义,极富艺术性和观赏性。</p> <p>形如蝙蝠的蝠厅</p> <p>游恭王府</p><p>秋日逢阳照,来游恭府庭。</p><p>穿门依次过,院落似皇厅。</p><p>清代王文化,客人多驻停。</p><p>助残脱困画,图美笔工精。</p><p>福字看玄妙,御碑幽洞冥。</p><p>园林典雅绿,楼阁肃庄红。</p><p>古木参天树,环山衔水晶。</p><p>今朝临此地,读懂王朝清。</p> <p>雄伟壮观的钟鼓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