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中国人

<p>自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p><p>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丹霞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除中国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陈国达正式使用“丹霞地形”这一分类学名词,以后丹霞层、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来。</p> <p>山形似仰卧仕女。</p> <p>阳元石之背面(西面)</p> <p>细美寨</p><p>细美寨,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上的一个山寨旧址。寨址建筑大约有十来二十平米,山寨建筑细小,却非常险要独特。</p><p>明朝末年,闯王举旗反明, 天下大乱, 当地豪绅吴德彰一家大小来此避战乱, 于山顶结寨,名“细美寨”。</p><p>细美寨三面悬崖峭壁,一面有石级可登,出山顶寨门下山尚有两道岗哨,扼上山之咽喉,地势异常险要。据当地人介绍,此寨用于避战乱,直至太平天国起义才遭废弃,民国时期仍多有修葺,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百姓还曾在此避难。</p><p>2019年,细美寨被列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韶音亭在上层风景区最南端,分上下两层。有人说过,在丹霞山观日出绝不下于在黄山莲花峰观日出。也有人盛赞:“游尽日出风景地,独有丹霞日出美。”如果遇上天气不好,在东方天际,云层涌动之处,一片淡橙色的霞光隐隐泛起。蓦然,一条秀眉般微弯狭长的光带出现,接着是无限的红波由天外铺来,这时太阳慢慢升高着,如一颗滚贺的火球,忽浮忽沉,历经两三次起落后才继续往上升腾。</p> <p>舵石</p> <p>舵石云海(图片)</p> <p>游湖码头</p> <p>这是丹霞地貌中的崖洞,如果崖洞尺度再大一些,遮风避雨,可以建造崖居房舍等。如下图的仙居岩道观。</p> <p>宝塔峰</p> <p>棒槌石</p> <p>长老峰东侧面(垂直裂隙面)</p> <p>位于长老峰东侧面南端(上图左上方)的变焦拉近的观日亭</p> <p>通往观日亭的栈道</p> <p>丹霞山观日亭,位于丹霞山长老峰之巅,长老峰海拔409米处。何为观日亭呢?因为丹霞山在此处观看日出是最佳位置。所以古人称之为观日亭。来过丹霞山的游客,都知道丹霞日出有“壮观无殊泰岱,奇美不让黄山”,独具壮丽吗 ?这么美丽的日出就是在观日亭看的。在观日亭有站的高望的远地理优势,周围相对比较空旷,因此观看日出位置绝佳。</p> <p>网络图片</p> <p>丹梯陡峭,隔分两道,一上一下。</p> <p>别传禅寺</p> <p>中国丹霞地貌景点分布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