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醒与悟 ——夜悟随笔

朝雨茶馆

<p> </p><p> 静下来能想起很多。</p><p> 2020年步入新的工作环境,与幼儿退伍,义务新兵的孩儿们结为命运共同体,孩子们活泼、烂漫,不恰当的说这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谁让我们与时代隔的太远,是有时候生活的节奏太快,即使加快脚步也显得尤为吃力。孩子的活泼、烂漫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天真与无邪,又觉着当初的童年是那么简单,根本不会华丽的语言,情商是那么平凡。</p><p> 人的一生会遇见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总是深深的烙在心间。记得刚入职接手的也是一年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孩子们是一张洁白的纸,我是一支没有墨的笔。</p><p> 教学方法单调,教学理念落后,找不准教学的方向、无知教学的重点、突破不了教学的难点。办公场所极其简陋,找不到一丝现代化办公设备、看不到新教育的影子,要说现代化办公设施,那只能是一台样子最具代表性古旧的“台灯”,开关简单,光色唯一,课堂教学全靠吼,两手不得闲,一手粉笔,一手木棍,这一长一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不听讲只能吼、喊,喊不听只能用木棒敲黑板,木棍与黑板的交响产生了让人闻而生畏的声音,黑板上坑坑洼洼,累累伤害是不怪的现象,怪啥呢?只能怪材质不好,悠然的自喜原来木棒是致胜的法宝,可根本没想到的那是闭着眼睛拿着锄头在雕玉,更没想到自己站到教育的制高点上疯狂的吆喝。</p><p> 就这样敲走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用他们才换来了今天的点滴经验,这经验的代价是那一批批学生为我买单,他们是磨刀石,磨快了我,磨薄了他,磨了无数次忽然觉得自己是一把没有“钢”性,磨不快的老刀。愧对过去,感谢过去,感谢那些磨刀石。</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现接手的义教新兵,似乎觉醒什么是教书、教什么书、怎样教书、为谁教书,原来教育是有教育情怀人做的,教育是广度、宽度、深度、厚度、温度的,只有领悟与践行才能丈量教育的长宽高。教育需要同向、同心、同行,教育需要合作与交流,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很远。概而总讲教育的形式变了,社会的需求变了,对象的要求高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如今教育的措施巧了,教育的方式新了。我呢?一手仍旧执着粉笔,可它不再是只写春秋,而是写下未来,时代轻轻换走了木棒,换来了“翻页笔”,它神奇无数。粉笔与“翻页笔”长短相近,似乎预示着教育的均衡,似乎预示着教育的公平与开放 似乎预示着教育的守正与创新。</span></p><p> 夜晚没睡就醒了,是不是一个懂得醒悟的人,他正在成长;是不是一个懂得回头看的人,他正在前进……</p><p> 是为记。</p><p> 旭,于2020年10月24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