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金秋十月,这是一个成熟的季节,陇上天水秋色正浓,气温在二十度左右,不冷不热。一天午后,自己从天河小区乘坐22路公交车,到天水弘文园去看看!到红桥附近下车,向东行进就来到了岷山文化官前。这是一坐承载了几代天水人记忆的地方!</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到这里看过电影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到这里参加过会议与其它活动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相信大多数在天水生活过的人,都来过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岷山文化宫”归属于天水岷山机械厂,这家大型军工企业已经破产重组后搬迁,在岷山厂原址新建了天水弘文园,万达广场。都还未最后完工。在这周边,现在刻有岷山字样的大型招牌,也只有“岷山文化宫”了吧!过不了多久,这里也可能拆迁。</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沿“岷山文化宫”继续向东行进不远,穿过街道向北就到了“天水弘文园”。门口挺立着几株粗大高耸的老榆树,它们在这里站立有近百年了吧!向前方望去,弘文园几个金色的石刻大字闪闪发光,园内树木成荫,绿色浓郁,远处的山峰一片苍翠。这是一处集生态、休闲、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总占地面积近三百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公园向前就能看到一处长型碑刻,上面镌刻着由天水著名作家王若冰提写《弘文园记》。</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弘文园诞生前,这里是原天水岷山机械厂旧址。如果把时光的脚步往前推移,这里还有过东教场、天水造币厂、天水步校之类的称呼。”</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简单的几句话,就讲清楚了含有历史内容的名称。这是一处天水近代史上不应忘记的地方,它的近百年的变迁,记载了一段历史,也折射出近百年来我们国家风云变幻,不断前行的脚步!</span></p> 一,天水造币厂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城天水,很早就形成了五城相连的格局,弘文园这一片处在东城门外,一直叫东教场吧。是习兵练武的地方,在弘文园对面的东方红村,至今还有一条街道叫“军垒巷”。因三国时诸葛亮带兵在此,点兵时筑有点将台而得名(现已迁往南郭寺山下。)叫“诸葛军垒”。这里地形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从军事意义上来讲,是一处重要的战略要地。在近代这一带不断进入天水历史的事件,都与军事相关。到了近代1919年五四革命时期,北洋军阀孔繁锦驻防天水,随后被任命为陇南镇守使,掌管陇南14县军政大权。孔繁锦部队驻地,就在东教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孔繁锦(1876-1951),民国军阀——陇南镇守使、毕业于陆军讲武堂,就职于皖系军阀段祺瑞部下,授陆军中将和铭威将军。安徽合肥人。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初年的陇南辖十四县,包括了今天的天水(秦州)、清水、秦安、甘谷(伏羌)、武山(宁远)、通渭、礼县、西和、武都(阶州)、成县、徽县、两当、文县、西固(舟曲)。后经数次调整增减,但变化不大。现时天水管理的地方只有五县两区。孔繁锦进住天水后大力扩军。孔收编新建 步兵五营、骑兵一营、炮兵一排,后又陆续增募保卫团三营、游击四营,补充、备充、辎重、工兵各一营,连同左、右翼分统各二营、宪兵一连,使兵力扩充至近三十个营,合编为三个支队,分驻陇南各县,成为独霸一方的地方军阀。有句俗语称“有枪便是草头王”,伟人也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孔繁锦的所做所为,证明了这两句话的正确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21年,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在天水东教场一带创办陇南机器局、利用南山因地震倒塌的隋代佛塔大青砖建造币厂。图中的这些大青砖就是历经沧桑,经过漫漫一千四百多年岁月的原物。它还在支撑着天水造币厂这栋百年小楼,从南郭寺隋塔到造币厂小楼,默默无闻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砖有长存,人事易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孔繁锦在他统治秦州的八年期间,设造币厂,大造铜元,有仿铸又有自铸,滥发纸币,致使物价飞涨,百姓叫苦连天;屡换货币,使小商贩相继破产;大兴土木,广征民夫,加大税收(岁额自二十余万增至四十余万,正供赋税,不在此数)繁重的劳役、赋税,致使民不聊生;大开烟禁,毒害民众,迫令农民种植鸦片,种者收烟款,不种者收“懒务款”。于是,陇南一带罂粟遍地。小时侯听爷爷讲过,天水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种植鸦片的故事,他曾是一名搳烟高手,但从不吸食鸦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孔繁锦实力不断壮大,先后接收了甘肃新建左军吴攀桂、右军吴桐仁的全部军队,将自己的军队扩充为三十二个营,由他亲自训练。他整军经武,治军严格,改善武器装备,实行新式军制,编为三个旅。设置造币厂,种植鸦片使财源广进,收编扩充军队就有了财政来源。</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镇守使粮饷局发行的临时流通券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制币一直未获北洋政府批准,孔繁锦设立的陇南镇守使粮饷局印发临时兑换券。面值有五百文、一千文、二千文、三千文、五千文共五种,</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成为事实上流通的甘肃货币</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十五年,北洋政府准孔繁锦铸币后,才正式制造了大名鼎鼎的孔造铜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制造精美的“孔造五文”、“十文”铜元,蜚声海外。币文为标准的楷书,端庄秀美,表面光洁,铸造水平极高。清末民国全国铜元很少采用凹边技术,光绪元宝户部二十文及四川省民国十五年200文铜元曾一度采用过这种技术,凹边均较浅平弯折,都不及孔造五文深峻规整,可以说孔造五文的凹边制造技术是冠绝全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孔繁锦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敛收钱物。而这些钱物除用于官府经费和供养军队外,还用来兴办实业,</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先后创办陇南机器局、筹资购买设备,挖山采矿,发展冶金、农业和兵工业,开创了天水近代工业的先河;创办天水电灯局、和丰制革织毛有限公司、天隆纺织厂等工厂;资助办学,修建西医医院;整修街道、兴修公路、便利交通;拓宽街道,加固河堤。</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初期,备受战乱之苦的秦州人民,在孔繁锦的统治下,社会一度稳定。看来,孔繁锦既是一个遭人谴责,独霸一方的军阀;又是一位开拓型的人物。他在秦州执掌军政大权的八年中,确实“繁花似锦”地大干了一场,而且创造了几个“第一”,使古老的秦州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让天水成为甘肃近代工业启航之地。天水也借此成为100年前甘肃境内第一座街上跑有轨电车,用电灯照明的城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造币厂南面,东西走向有四棵粗壮参天的榆树,是当年建厂时的主人——“陇南王”孔繁锦亲手所植,也是造币厂百年历史的见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军冯玉祥部进驻甘肃,北洋军阀彻底退出甘肃。兵败的孔繁锦客走外地,造币设备也被运至兰州的新设立甘肃造币厂,孔繁锦与他在甘肃的造币人生也落下帷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30师师长吉鸿昌将军奉命驻防天水。第二年春天,他召集陇南14县武林高手在东教场举行“陇南国术大赛暨表演大会”。吉鸿昌不仅现场为观众表演大刀,还以他钟爱的大刀为奖品,奖励优胜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方唱罢我登场,西北军赶走了北洋军,天水东教场又换了主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天水造币厂(陇南机器局),也就是孔繁锦造币厂的原址,以后这里将成为天水钱币博物馆。成为一处博览钱币,文化旅游,记取历史的场地。</span></p>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水步兵学校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沿着新修的公园小道,慢步前行,行人希少,空气清新湿润,满目绿色,一派勃勃生机。偶尔看到几株小树上,结满了红色的果实,不知叫什么名字!但在这里绿的天地中,很是显得与众不同!真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公园西边路傍,有一排高大粗壮的梧桐树,高耸成阴,树下椅子上坐着几位休闲的退休老人,他们静静的亨受着安逸的时光,这树是否与他们有关,不得而知,但从资料中得知,这就是与天水步校有关的梧桐树吧!这些树最早是天水步校教职员工用自己的津贴买苗栽起的,前面应该还存在一条梧桐大道,那里应是天水步校的核心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继续向北边行进,不到十分钟,来到了一片新栽的竹林掩映的地方,已看到圆形青砖小楼,穿过竹林出现了一片异或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是苏联专家参与设计并建造的。这里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俗称天水步校的核心区了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起天水步校,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彭绍辉将军。他即是第一位带领解放军进入天水,解放天水的我军最高指挥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49年8月3日,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七军,由独臂将军彭绍辉军长率先带领二十师一部,由天水东门浩浩荡荡开进天水城,宣告天水解放。1949年8月6日,以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为主任、天水地委书记高峰和第7军军长彭绍辉为副主任的天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政权开始运行,这是天水近代最为重大的事件,从此天水进入了一个新时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解放初的老照片,记录了当时军民庆祝解放,欢庆胜利以及训练集会的场景。天水解放,这是重要的历史时刻,这是一个标志,历史从这划分为解放前与解放后。它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天水正式诞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解放后的195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成立,由第七军军长彭绍辉担任校长,第七军政委洗恒汉任政委。校址就在东教场,占地1500余亩。从东城门外一直到五里铺一带,都是步校的地盘,比现在的弘文园大了很多。这片土地换上了新的主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人才的基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2年10月,以苏联军事顾问格里戈夫和达里耶奇为代表的20几名苏联教官到达天水步兵学校参与教学和训练。这20几名苏军顾问都是从苏联各军校抽调出来的精英人士,有些人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和远东对日作战。格里戈夫和达里耶奇为顾问团正副团长,少将军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5年3月,聘请苏联建筑专家重新设计并建造天水步兵学校。苏联专家为天水步校建造了了风格独特的苏式圆形教研室,圆形会议室。两组24间长方型四合院式连体圆形教室,分东西两个院落相连,中间是一个能容纳百人的圆形会议室。会议室南侧还有一座面朝北面的二层小办公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看到的这些建筑已经失去往日的容光,有的已经在这里消失。现存的正在维修,但不失它大概的风貌。望着这些人去楼空的建筑,遥想当年这里一定是一处军号嘹亮,人声鼎沸,充满朝气的地方吧!</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同一块地方,不同的历史时刻,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步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的俗称,为军级单位。1955年5月30日,学校改称为天水步兵学校,1962年10月,天水步校又改编为兰州军区步兵学校。1969年3月17兰州军区步兵学校撒销。主要培养现职连、排级军官,优秀士兵及部分青年学生。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一共培养了11225名部队干部,许多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5年5月30日,第一步兵学校改称天水步兵学校后。隶属总参院校部领导,兰州军区代管。校长王兰麟,此后为周智高;政委曹克琳,此后为龙炳初。全校编制教员300人,工作人员839人,学员2500人。学制2—3年,培养现职连、排军官,优秀士兵及部分青年学生。1955年6月至1962年9月,共培训军事专业队60个班、政治队16个班、速成队16个班。共培训连、排干部5725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撒离。天水步兵学校有关人员到机场送行。苏联专家在这里工作期间,很受教职员工的喜爱,这些苏军顾问不但有打仗治军的丰富经验,而且仪表堂堂,威武标致,是学员们的楷模,也是学员们的偶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2年10月,原天水步校改编为兰州军区步兵学校。隶属兰州军区领导,执行师级权限。校长谢松柏、政委康应中。学校训练步兵、炮兵、工兵和通讯等兵种的军、政、后勤等干部,短期轮训连、排干部。增加轮训地方(军分区、人武部)的干部。学制由一个月到一年,实有教职工近2000名。1962年10月至1969年3月,共培训干部3315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了不同时期军人在这留下的影像,他们英气青春的形象,生活工作训练学习的场景,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就如一首歌中所唱:</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不知道你是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却知道你为了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春回大雁归</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们如果还健在的话,应该是白发之人了吧!这些人在五六十年代及以后的岁月中,都是我军优秀的军队人才,为保卫祖国,建设新中国贡献了他们的力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五六十年代的这些合影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我军不同时期的着装变化,反映了军队不断改革,时代发展的印迹。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这些军人忠诚使命,努力学习各项军事技能,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党叫干啥就干啥。一代代,一批批从这里深造,然后回归部队。这些基层官兵继而带领广大士兵,完成更多的险重任务。红色基因不断传承,军事技能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的军政军校训练是解放军永不变色,持续强大的重要因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步校建筑物,“步校学堂”也就是“步园”,“步校俱乐部”,“步校理化中心”,被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保护维修,尽量保持原貌,例如步园门口圆柱上书写的两幅红底金色大字,“勇敢捍卫毛泽东思想,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毛泽东思想”。还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凝聚着5000年文明的毛泽东思想,是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一直都在,它是一支不可战胜的武装力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步园”将是以后的天水步兵学校博物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就是“梧桐大道”,合抱粗的好多大树上都挂着保护牌子,上面写着“悬铃木,树龄70年,后备文物保护树木”字样。悬铃木别名法国梧桐,所以人们都称这条,两边长满法国梧桐树的道路为“梧桐大道”。在这条道路上,五六十年代有多少军人在这走过?他们出操,训练,上课青春勃发,充满活力。在军校这个大集体中不断成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9年3月17兰州军区天水步兵学校撒销,它的历史定格在这一天,十八年军校里程划上句号。9月,天水步兵学校被整体移交给五机部第5206工厂,即岷山机械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过“梧桐大道”,在一侧步校圆型教室的傍边,有一些工人,在一坐大型厂房上正在进行维修工作,那是原岷山机械厂的一处军工厂房,厂房的远处耸立着万达广场的高楼。在同一个镜头中,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天水步兵学校,七十年代天水岷山机械厂,新世纪的万达广场同时并存,它们都有不同的故事。下面再去看看天水岷山机械厂留存的建筑,认识这家大型军工企业的沉浮经历吧!</span></p> 三,国营岷山机械厂(代号5206)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位年青的母亲与她的孩子,在午后的暖阳下,坐在竹林掩映小道傍的长椅上,安静的看着手机。是那么专注,当游人走过时也未影响她们的观看。这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它是一幅和平,宁静,安详的画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时光倒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未期,由于中苏交恶,全国处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准备打仗”的级段,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又是什么样的呢?国与家,国与每一个人都是有紧密关联的。和平是人民幸福的基石,但国家为了保卫祖国,卫护和平也要必须强大军队,发展军事工业。1969年9月靠近苏联的黑龙江黑河市北安,有一坐号称北国枪城的北安庆华工具厂(626厂),为了“三线建设”,部份西迁天水,成为天水岷山机械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营岷山机械厂(代号5206),始建于1969年9月,是在原兰州军区天水高级步兵学校旧址上搬迁建设的大型二类轻武器生产企业。企业先后隶属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是原兵器部在西北地区的唯一一家轻武器制造企业。1987年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军转民,1988年7月划归首钢(集团)总公司,2008年3月划归天水市政府管理。2009年10月企业完成破产改制工作,组建成立天水岷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开始拆迁异地重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岷山厂大部分厂房设备都已经拆除,在这片区域内散落着一些厂房,都在进行维修。维修后将变为几个博物馆的场馆。沿着公园小道按指示牌路标的方向,有一家锅炉房餐厅,那里应该与岷山厂有关吧!去看看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按公园路标的指向来到了烟囱高耸,脚手架上站立工人的大厂房傍,这里正在施工维修,看输煤通道,建筑的形状,这里就应该是原岷山厂锅炉房。望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红砖建筑,可以依稀感受到这家兵工厂的规模,普通的厂子沒有这样大的锅炉房建筑,虽然只剩下厂房与烟囱,但那种高大的力度之感,使人有一种无名的敬畏之心。建筑四周有护拦隔离,在绿色隔离板上写着,“天水新发展,齐步迈向新时代”一行大字。这里将改建为弘文园锅炉房餐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坐大型厂房的墙面上,透过脚手架还能看见,画着那个年代工人工作的巨幅画像。对面公园长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俩静静的望着施工人员在这干活。这一定是两位有故事的老人,过去与他俩打招呼攀谈后得知,戴礼帽的老者已经90岁,曾经是岷山厂一位领导,耳朵有点背,听不清楚与他说话,只是善意的点头微笑;另一位今年86岁,是位造了一辈子枪的工人师傅,很是健谈。他俩都是从枪城北安搬迁到天水,全程经历了岷山厂兴衰的原岷山厂退休老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86岁的老人说,“这一处是第二锅炉房,将改建为锅炉房餐厅,1969年我不到40岁,从黑龙江北安庆华工具厂搬迁到天水,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0余年,造了一辈子枪,再什么也不会干!厂子全盛时期有五六千职工,一万多家属,十个大车间,十个车间的生产线就让钢铁变成了枪。造出的抢枝由厂里几十辆汽车拉走。厂子什么都有,工厂自己建立了学校、技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招待所、消防队、警卫队、商店、粮站、澡堂、理发馆、大食堂、单身楼、文化宫、图书馆一应俱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老人断断续续讲述,建厂初期的情况后得知,1969年10月岷山机械厂筹备处,接收了步兵学校的教学区、办公区、演习操练区、高级干部生活区、教职员工生活区、学员生活区甚至舞厅等等,大大减少了初期的基建投入。厂干部住进原步校将军院,中层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住进了原步校机械化院,教职员工宿舍成了职工住房,步校留下的营具成了职工的家具。步校为岷山厂留下了丰厚的财产,有当时天水唯一的一座室内篮球馆,有当时少有的游泳馆,能容纳千人的俱乐部和园型室内大舞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岷山厂是一个高度完整独立的小社会,岷山厂有自己独立的供水、供暖、通讯、配电系统。除了应有的各种社会功能外,厂里还组织了篮球队、男女乒乓球队、文艺宣传队、神剑文艺期刊等,极大丰富了职工家属的业余生活。就连家属们都有自己的组织,五七连和五七小工厂。当时工人干劲很大,经常加班加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于当家做主的工人而言,劳动是伟大光荣的,是充满自豪感的生命价值的辉煌体现。这里一片繁荣充满朝气。是令人向往的地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好运不长,岷山厂的荣耀随着改革的浪潮逐渐暗淡。一个企业在国家政策导向变化中,不能适应就只能走向衰落。改革开放使沿海地带崛起。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轻工业产业充满活力,中西部大批国营及军工企业陷入危机,但一批国营军工企业也顺势而为转型成功。但岷山厂几次转型都告失败,摩托车,电冰箱等等项目都未成功。一九八八年,兵器工业部以国家的名义把岷山厂在内的共十三家军工企业连人带厂划归首钢。军品生产线被拆,机械加工设备大部调往首钢。首钢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军工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划归首钢后,随着管理层的不断变化,设备人员的大量外移,天水岷山厂很快垮了下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概在 04、05 年,在拿到最后的补偿费之后,岷山正式脱离首钢,更名“天水岷山机械有限公司”。厂里仅有的几百位工人日益锐减,大部份干了一辈子军工的人员在迷茫中四散为生,看着体现他们生命价值的厂子一步步走向衰落,而无能为力!大量厂房空置、破败或出租,厂里的地被一块一块被历任厂领导卖掉,用来弥补亏损和发工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接下来的2008年3月,岷山厂划归天水市政府管理。2009年10月企业完成破产改制工作,组建成立天水岷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除保留个别厂房外,岷山厂已经全部拆除,在天水经济开发区重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完老人讲述岷山厂的经历后,又在周边慢步,找寻岷山厂存在过的痕迹。公园傍边停着一列岷山时光列车。这是六十年代的火车,毛主席曾登上此车并命名此车为“上游”。它与共和国的发展一路相伴,曾是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主力火车头,西北“三线建设”时奉献了卓越功劳。上游牌火车作为岷山厂时期的运输工具,支援了国家军工事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路走来直到退役,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如今火车头再现岷山厂门前,供天水人民共赏昔日的荣光。退役的火车头和隐退的岷山厂,都代表着一个过去的级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意味着原有模式的变化。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西部大开发加速,提出国家“双循环战略”的今天,天水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处在城东的原岷山厂一带已处在加速开发的核心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岷山厂退出,弘文园与天水万达广场已占据这片地方,一个是三百亩地的城市公园,一个是二百亩地的城市新中心。周边几公里范围内也都开始大面积拆迁,或正在准备拆迁。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将落户其中。正象王若冰碑文中所写:“一个因铁马叮当而闻名的地方,由于一座人文园林出现,便有了郁郁文风扑面而来。弘文园前世今生由武而文、由衰而兴的嬗变,不仅让我们瞻望到了一座城的飞云沧桑,也见证了一项惠及千秋万代的民生与文化工程诞生的历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着生态优先、文化为本理念,公园建设中不仅对能体现原造币厂、步校、岷山厂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修缮,还根据它们的历史身份,分别开辟为天水钱币博物馆、天水步校博物馆、岷山厂博物馆、天水农耕博物馆、李杜纪念馆和棋琴书画院,名其园为“弘文园”。”这是王若冰先生碑文中对弘文园的描述,也是弘文园名称的由来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弘文园内还新建了地下停车场一处,建筑面积15657㎡,停车场地面上6285㎡为青少年运动场,设有滑轮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并配有健身器材。都已经基本完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弘文园的北部,塔吊车辆不断,一片繁忙施工的场面。这里是天水三阳川隧道的北出口。三阳川隧道及引线工程,是三阳川新区连接天水市主城,并与G30连霍高速相连接的一条天水市重要的南北向的快速通道。听一位施工师傅讲,隧道已经全线打通,现在这里正在修筑高架互通立交引线工程。他是一位常州人,他感叹到:“天水以后的发展不可限量!”。这是一位外地建设者对未来天水发展的看法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一坐投资7.4亿元,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分离式双洞隧道,左洞长3309米、右洞长3295米。建成投用后,从天水市内到三阳新区行车时间将由半个多小时缩短至不到10分钟,对加快天水秦州、麦积和三阳川“新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弘文园周边将会更为繁华。一边观看一边继续在周边寻找岷山厂的痕迹!</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锅炉房餐厅正北面不远处,岷山厂一坐大型车间也正在维修施工,这里将改建为岷山厂博物馆,期待它早日完工布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岷山厂从天水人羡慕的眼神中谈出,到从这里破产重组搬迁,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反映了时代变化,也是很多天水三线厂经历的一个缩影!岷山厂曾经是国家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为国家军品枪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岷山枪械出口多个国家,为国家换回了很多外汇,但在轻武器已经不是战争最重要选项的今天,各种先进武器层出不穷,原有的枪械市场已不再风光。岷山厂由于多种原因,未能转变,它的结局只能是走向衰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弘文园傍边岷山厂家属区新建的高楼,侧面墙上写着楼群的编号,这两幢分别是“岷山62”,“岷山63”字样,处在大片绿地周围。厂子已经拆迁但家属区完整保留,愿岷山人在“天水新发展,齐步迈向新时代”的过程中,再创辉煌,人们生活越来越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游览的路上,又看到了那位86岁的老人,拄着拐仗步履蹒跚,向回家的路上走去,他走的很慢!很慢!</span></p> 四,天水万达广场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岷山厂已经在这里隐退,这片土地上又换了主角。这里变成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弘文园,和城市购物餐饮以及精品住宅的万达广场。百年风云,从造币厂(陇南机器局),天水步兵学校,国营岷山机器厂到现在的弘文园,万达广场;天水东教场上演了一幕幕历史的活剧,一路走来这里不断发生着变化!下面再到天水万达广场去看看,弘文园东边就是正在建设的万达.天御项目区,以及万达广场展示中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万达.天御为住宅以及综合体建筑,分期建成22橦,26层左右高的住宅楼综合体,现在均价每平米13500元。正在建设之中,有些已经封顶。从样版房及周边各项环境看,这里将是一处益居的品质住宅区。交通优势明显,处在秦州区东西主干道岷山路畔,在这里南北走向连接G30连霍高速公路,直通三阳新区,毗邻轨道交通一号线,周边教育医疗资源丰富,处在“城市之肺”的绿色公园傍,未来的城市之心,发展前景非常乐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万达广场展示中心,设计理念时尚新潮,简洁明快,走到这里现代气息浓郁,各种细节都使人感到舒适,恰到好处。给人一种高端洋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感受!这应该就是建成后万达广场的缩影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万达广场商业广场,位于弘文园的西边,总占地面积为3万5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万5千平方米,分为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地下两层为精品超市和设备工程区及车库,地上四层,一层和二层为室内步行街,三层是餐饮步行街及大型儿童业态宝贝王,四层为MAX影城。主体建筑现在已经封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万达广场,总占地面积二百余亩,预计投资五十亿元,总建筑面积四十七万多平米。这是一坐体验式消费等多种业态的大型购物中心,着力打造秦州城区现代一流商贸服务业综合体。万达广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天水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区域人气、促进消费升级,辐射带动陇东南地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万达广场南侧政务中心金家庄片区 ,政府规划八大行政地标。1. 天水市规划馆项目,2.天水市双创中心,3.中深万豪财富公馆五星级酒店,4.天水市景坤悦城(金家庄片区棚改安置房),5天水市图书新馆,6.天水市文化新馆,7.网络理政中心,8.天水市博物馆。大都开始建设, 可以看出以万达项目为核心的8个政务配套规划CBD为中央行政办公区。万达广场对面东方红小区,罗玉小区大面积棚改项目也已经启动。这片土地上,一场大的变革已经来临,一幅壮美画卷的帷幕徐徐拉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1921年孔繁锦军队进住天水东教场,创建天水造币厂,到吉鸿昌將军东教场比武,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演兵教学,军工岷山机械厂制造枪械,一直到弘文园万达广场的诞生。天水东教场百年变迁,它的名称在不断改变,但地方还是那片古老的土地,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经历承载了不一样的人物事件,演绎了不同的故事。近代天水东教场的变迁历史,使人们感受到几个不同时代的发展脉络。历史在这里不断延续,在这新的时代,这片土地将会越来越繁荣。很可能东教场这个名称将会被后人遗忘,但这个具有历史内含的名称,在天水的发展史上,一定会被铭记!</span></p> 五,后记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想到岷山公园转一转,看一看已有好长时间了,好些人推荐说那里绿化不错景色宜人,值得一去。但自己老有一种无名的思绪,知道那一片土地承载了很多故事,去后一定会忍不住想写点东西,又怕写不好。最近一段时间,有准备的看了一些资料,对记忆中的与这块地方有关的事与物进行梳理后,才在近日前往,期间核实资料又去了多次。历史资料与图片有一些来自网络,向原持有者致意。本意只是为了记录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更加热爱这个国家。文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