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照的兴起、消失与回归

ailun

<p class="ql-block">婚纱,少女的最爱与想往;婚纱照,女孩追求终身幸福的持久纪念(能否追求到幸福另当别论)。</p><p class="ql-block">婚纱照自1919年新文化运动后,成为时尚青年步入婚姻的见证,它凝聚着美与祝福,爱与憧憬,是女孩变女人的最靓丽时刻。</p><p class="ql-block">婚纱源自1840的英国,淸末民初传入我国,婚纱照随后出现,成为富人、名人明星、时尚阶层首选,后走进寻常百姓家。</p><p class="ql-block">百年来从民国到共和国再到改革开放,结婚照见证着一对对新人步入婚礼殿堂,见证着历史的进步与退步。</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父母多于40年代完婚,她们穿过婚纱,拍过婚纱照,我们的独生子女赶上改革开放,婚纱照更是普遍。唯我们这一代戛然中断,原因众所周知,文革破四旧、割资产阶级尾巴⋯。具体何时中断?何时回归?好奇的我带着疑问网上查阅,资料说中断于50年代,是这样吗?目前从收集的照片可以确定,50年代及60年代上半叶婚纱照依然延续着民国礼仪,只是有人选择有人未选,有人干脆照片也没拍。1978年末改革开放前夜婚纱照重新回归,美重新归还生活。</p> <p>40年代婚纱照已难觅到,多数家庭在文革中不是烧掉就是被抄走。不曾想青岛师妹于树楣与学友张慧紫、魏晓明提供了珍藏几十年的父辈婚纱照,太令人激动了!</p><p>上下图:40年代初树楣的大姨(大学路小学幼儿园林老师的姐姐)隆重的结婚照,摄于烟台。</p> <p>下图:慧紫公公婆婆的两张照片拍于云南或贵州,当时正是抗战时期,她公公在修滇缅公路段那边工作,她先生1945年于贵阳出生,因此推断照片拍摄地云南或贵州。</p> <p>下图:慧紫先生的舅舅、舅妈1946年在云南曲靖拍的。</p> <p>下图:晓明的父母1947.6.6婚纱照,新娘19岁。</p> <p class="ql-block">下图:1958年5月4日摄于北京,新娘陈渊志女士印尼归侨,我先生的三姐,那年她24岁。</p> <p class="ql-block">1962.2青岛万年青照像馆留影,新娘荆月贞女士23岁,我青岛老邻居。</p> <p class="ql-block">从多子女同学处得知,她们的哥姐63、64年结婚时是婚纱照,很遗憾不知沉睡在哪里啦😯</p><p class="ql-block">65年有否婚纱照,未收集到,不好下结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1965.4.29摄于上海,新娘卞女士24岁。</p><p class="ql-block">小夫妻俩婚后不久便随仪表仪器厂搬迁到三线城市重庆,30年后才返回故乡上海。她们是我新搬小区邻居。</p><p class="ql-block"><br></p> <p>1966年婚纱照消失是不争的事实。</p><p>下图:1968年暑期21岁胡女士从山西老家到北京,与在京参军的新郎北海公园留影,权当结婚照啦。(那时北海公园已改为工农兵公园)胡女士曾是我虹口巴林小区舞蹈队朋友。</p> <p class="ql-block">1969.5.2摄于青岛,新娘张立英21周岁。我青岛老街坊,二中师姐。</p> <p class="ql-block">1969年摄于青岛万年青照像馆,新娘刘淑俊21周岁。我青岛中小学师姐。</p><p class="ql-block">69年那场运动还未结束,m像章在当时代表一种时尚和虔诚。</p> <p class="ql-block">1970.1.15摄于新疆,堵月琴女士1960年随父母从浙江绍兴支援新疆,20岁走进婚姻,未拍结婚照,市场经济后的90年代补拍的。</p> <p class="ql-block">经济最匮乏、革命最火热的60、70年代,新娘的礼服青一色的普通便服(的确良、卡其布)新郎是衬衣或中山装;新郎迎娶新娘的交通工具不是自行车就是公交车,有关系的家庭可以借到吉普车让新娘👰风光体面一把。</p><p class="ql-block">婚纱照被打入冷宫有十几年,沒有享受过婚纱的一代女性,心心念念期盼着能有穿上婚纱的那一天,改革开放终于圆了婚纱梦,很多女性做了母亲或外婆奶奶后美美地披了一次婚纱。</p><p class="ql-block">下图:1996年堵女士36岁时补拍。</p><p class="ql-block">堵女士是我现在住小区邻居。</p> <p class="ql-block">1970.10拍摄于江西,新娘刘树珍女士22岁。我现在小区邻居。</p> <p>1971.9.28青岛万代红照像馆,新娘陈女士24岁。我小学师姐、老街坊。</p> <p>1972.3.26上海南京东路王开照像馆,新娘王女士27岁。俩口是我原虹口运光小区邻居。</p><p>那年头无彩色照片,是将黑白照着色的。</p> <p class="ql-block">1972年呼和浩特留影,新娘田凤珍女士24岁,新郎倪介之大哥26岁(文革前最后一届大学生,65级哈工大学生)呼市二中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1973.1.26摄于南京中山路新街口著名的环球照相舘(那时改名为红卫照相舘),新娘刘玉兰女士</p><p class="ql-block">25岁,新郎杨伯敏老师南京师大毕业支边到呼市二中。我的呼二中老邻居。</p> <p class="ql-block">1974.10摄于济南良友照像馆,新娘叶立明女士着涤卡上衣,上海购买的。那年她24岁。我小学同学,现定居济南。</p> <p class="ql-block">1975.4.28青岛留影,新娘曲世鸾女士25岁。我小学同学、老街坊。</p> <p class="ql-block">1975.6.28摄于青岛,新娘王秀润女士25岁,的确良衫完婚。我小学同学、老街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5.9.24从青岛乘海轮到上海,在南京路照像馆留影。新娘陈佩女士25岁。我的小学同学、老街坊,陈同平先生是我二中师哥。</p> <p class="ql-block">1976.1.22定婚照,新娘陈树青女士26岁,青岛天真照像馆留影。我小学同学,老街坊。</p> <p>陈女士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1976.1.6从安徽到上海淮海路人民照像馆留影。颜值极高的新娘张萍25岁。我现在小区舞蹈队队长。</p> <p class="ql-block">1976年1月呼和浩特留影,新娘孙愉28岁。呼市二中教师,我的老邻居。</p> <p>1976年春节上海留影,新娘包女士26岁。</p><p>我的新邻居</p> <p class="ql-block">1976.5.20青岛留影,新娘魏晓明25岁。我的中小学师妹。</p> <p class="ql-block">1976.10张慧紫女士选择了旅行结婚,他们乘海轮从青岛到上海,在上海剪吹了发型,拍了结婚照。那年新娘27岁。我二中校友。</p> <p>1976.10杭州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7.1摄于青岛,新郎王国庆先生27岁。我中小学同学、老街坊。</p> <p class="ql-block">1977暑期摄于上海中国🇨🇳照相馆,新娘向小凤女士27岁。原虹囗运光小区邻居,歌唱的👍👍</p> <p class="ql-block">1977.9摄于青岛,我的哥哥嘉隆30岁,新娘嫂子胡宇玲27岁。</p> <p class="ql-block">1978年元旦摄于青岛,新娘殷亦斌28岁,我的中学校友和兵团战友。</p> <p>1979.4.22因新郎是家中老大,唯一男孩,身后有仨妹妺,母亲家庭主妇,唯父亲掙钱养家,因此未选择婚纱照。新娘陈女士27岁。我师妹、老街坊。</p><p>新郎新娘脸上眼睛里透着幸福和满足,赞👍👍</p> <p class="ql-block">1979.10.1摄于青岛,新娘刘淑玲29岁。我中小学同学。</p> <p class="ql-block">1978年改革开放前夜,嗅觉灵敏的上海婚纱摄影率先回归,百年王开照相馆成为上海及外地新郎新娘的首选。随后全国各地城市先后恢复婚纱摄影。</p><p class="ql-block">12月8日特前去王开照相馆收集资料,顺便拍了三张。</p> <p class="ql-block">收集了一组各年龄段补拍的婚纱照:</p><p class="ql-block">成长于红旗下的一代,由于体制、经济、文化原因,甜蜜的婚龄期错失了婚纱相配的婚礼,成为人生中的一大遗憾。</p><p class="ql-block">回归后,追拍婚纱照、圆爱美梦不分年龄段哈哈!</p><p class="ql-block">我的大学同学,美术班帅哥美女童永刚与车艳敏2002年于北京王府井薇薇照相馆留影的婚纱照,好养眼!俩位皆内蒙古师范大学76届美术系毕业。</p> <p class="ql-block">1979年美女刘淑俊青岛照像馆补拍,如明星般的颜值!</p> <p class="ql-block">1979年元旦摄于上海南京东路王开照相馆,新娘刘女士25岁。我现在小区邻居。</p> <p class="ql-block">1980年春节青岛天真照相馆,卜繁玲女士29岁,我中学同学。</p> <p>1980年春节,新娘刘女士从安徽到上海拍的婚纱照,当年24岁。小区邻居的姐姐。下图是其妹妹。</p><p>上海是引领潮流、时尚的魔都,80年代,三、四线城镇未有婚纱照,不少人到上海圆婚纱梦。</p> <p class="ql-block">1981.5.1刘桂云女士和姐姐一样,也选择到上海留影,南京东路王开照像馆,新娘24岁。现在小区邻居。</p> <p class="ql-block">1982年补拍。林娟女士1980年2月6日结婚,那年她26岁,当时未拍婚纱照。钢琴班朋友。</p> <p>1982年初上海靜安区华山路梅兰照像馆,新娘雪莲女士26岁,我虹口运光小区邻居、合唱队员。</p> <p class="ql-block">1985上海拍的婚纱照,新娘柴芸梅女士26岁。现在小区邻居。</p> <p class="ql-block">1986.10从江西旅行到上海,在南京路拍的,那时已有彩色胶片,新娘侯丽女士23岁。现在小区邻居。</p> <p>我姪媳妇爸妈的结婚证。上山下乡知青晚婚在我们这一代较普遍。</p><p>从一纸结婚证可以反映出那时社会的经济状况。</p> <p>呵呵😄80年代本人只身第二故乡已十年之久,但仪式感这个词头脑中单薄,因此结婚照未进入生活,一纸证明代表了。</p><p>其实结婚证本身代表着历史的演进,从最初的纸片到如今的护照式。</p><p>😄😄留住它吧!</p> <p>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未享受婚纱照的一代,做了母亲或外婆奶奶后补拍婚纱照、圆梦成时尚,嘿嘿😁美美地喜喜地披了一次婚纱。</p><p>下图:上海运光合唱队王女士与先生。</p> <p>2000年上海包女士50岁时补拍。</p> <p>2012年青岛曲女士63岁时补拍</p><p>小学同学。</p><p><br></p> <p class="ql-block">1998年呼市拍摄,凤珍女士50岁补拍。</p> <p>2002年春天,陈女士儿子从美国回来,带父母补拍的婚纱照。</p> <p>2009年孙愉老师与老公黄平补拍的中式与西式婚纱照。</p> <p>王同学45岁时与妻子合影,恩爱照对于我们这一代很难得的。</p><p>中小学同学。</p><p><br></p> <p>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式婚礼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入21世纪,婚庆公司的兴起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式风格礼服成为一种时尚。</p><p>2017年70周岁的哥哥与嫂子拍了一组时尚礼服照。</p> <p>哥嫂与独生子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2022国庆美拍,小区物业组织,哥嫂俊男美女留下了闪亮的惊艳照,太炸太闪了!</p><p class="ql-block">45载牵手路一眨眼,今儿留住了美好的一页!</p> <p>2019.2.9杨老师与老伴结婚46年留影,中式婚礼服时尚一把!</p> <p>与独生女全家福!</p> <p>杨老师亲家留影。</p> <p>以上老照片由同学、兵团战友、新老邻居及亲友提供。谢谢大家支持!</p><p>老照片中保持着昨天的温度,折射着历史的信息,唤醒着人们的记忆,并从中重温时代变迁,品味民间故事。</p><p><br></p><p>以下选了宋氏三姐妹、溥仪与婉蓉、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照,跟随老照片追朔婚纱照的兴起时间点。</p><p>下图:1914年(民国3年)大姐宋霭龄与孔祥熙结婚照。穿的是中式传统婚服。</p><p>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确立雏形,几千年来婚礼服饰随时代而变化,但一直保持着中国🇨🇳“红”的婚礼文化。</p> <p>1915.10.25二姐宋庆龄与孙中山完婚,半年后补拍了结婚照,穿的是西式服装。</p> <p>1922.12.1溥仪婉容大婚,尽管清王朝已退出历史舞台11年,中国社会已进入“共和”时代,但溥仪仍保持着皇帝的尊号,皇帝的婚礼岂能失去隆重,三天的热闹哦。</p><p>结婚的一切仪礼,按清朝的旧例来办,同时增加了不少民国以来的新花样。</p><p>两张照片见证:传统婚礼服与西装旗袍,婉容时尚的烫发,嘿嘿😁皇后瞬间变时髦女郎。</p> <p>1927.12.1小妹宋美龄着婚纱👰与蒋介石完婚。20年代婚纱照已很时尚。</p> <p>1928年林徽因</p> <p>婚纱百年,历史瞬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经济发展上升期,特别口岸贸易城市工商业繁荣,婚纱照也随之繁荣;到40年代遇二战、内战,50、60年代各种运动等,又倡导多子女,然经济建设滞后,百姓生活普遍困难,兜里没钱,有婚纱照的年月不少人也望而却步啦。</p><p><br></p><p>看了青岛二中校友陈同平写的“纪念我们结婚45周年”美篇后有感而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