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 四年级十一班韩梓煊同学终于如愿以偿,站在了好习惯银行的最高领奖台上。 </p><p> 上周五午读结束,我整理好会议所需材料准备去二楼参加级部主任例会。</p><p> 这时办公室走进来一名眉清目秀的女生。孩子穿一件米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把不锈钢口哨,站在那里,面带清爽俏皮的笑容,就像晨曦中一朵初绽的山菊。</p> <p> 我问她有什么事吗?她仰起脸带点撒娇的语气对我说,老师,我想我的奖牌了,能让我看一下吗?</p><p> 我先是一怔,还没等我开口,孩子接着说,老师你忘了吗?我叫韩梓煊,那天把习惯好少年奖章存放在了这里,孩子稍一停顿,压低声音说,我想我的奖牌了,能让我看一眼吗?说完俏皮的一笑,用渴求的眼神看着我。</p> 从她的言谈举止我能感觉到她的天性活泼、聪明伶俐——怪不得会得到众多老师青睐和赞赏,早早走到好习惯银行最高领奖台上。从她胸前佩戴的口哨我也能猜出这一定是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同学,在班内不是班长也应属于体育委员级别的小干部。 <p> 因为着急去参加会议,我说你放心吧,奖牌在我这里好好保存着呢,既然你想它了,我就让你看一下。</p><p> 我从档案橱中取出一枚“习惯好少年”奖牌,取下封袋,金光闪闪的奖牌就呈现在了孩子面前。奖牌呈金黄色,一面是校徽图案,以深蓝色为背景,象征广阔无际的大海,中间是三只展翅高飞的海鸟,象征孩子们不怕风雨,展翅翱翔;另一面为好习惯银行最高荣誉标识——开发区三小习惯好少年,火红的颜色象征三小学子充满了活力和激情。</p> <p> 看到奖牌,孩子眼中绽放出光彩。我笑着对她说既然你对它日思夜想,就亲一下吧。孩子双手接过奖牌,真的放在嘴边“叭”的亲吻了一下,办公室几个老师都被她纯真可爱的举动逗得笑出声来。</p><p> 我告诉她再耐心等一等,周一升旗仪式上校长会亲自给你颁发,还有令人惊喜的奖品,到时候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去广场东侧宣传栏处集合。听了我的话,孩子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我的办公室。</p> 孩子的举动让我联想到了周四放学时见到的一幕情景。<br> 周四下午是我负责托管,放学时前排两名同学一边走一边热烈的交谈,一名同学还把手伸到另一个孩子眼前像是在展示炫耀什么东西。我凑到近前一听,原来是在说习惯币的事儿。<br> 一个孩子说,我还差五枚习惯币就能再兑换一枚小达人,到时我就有三枚小达人了。我说那时你就可以换一枚“好习惯标兵”的奖牌了,孩子冲我点了点头。我说那接下来你可要好好表现了,孩子又使劲点了一下头。这时我从他手指缝里发现里面攥着的还像是一把习惯币——没想到一枚小小的奖牌在孩子们的心中竟有如此的份量。 其实,细想孩子这种心理很可理解,谁不是从这个年龄过来的呢?谁不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赏呢。即使是我们成年人不也是如此?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他人对自己的一句暖心话都会感动上半天,更何况正值懵懂成长中的孩子呢?<br> 由此我回忆起尘封心底的一件远年往事。<br> 那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时,乡里举行了一个表彰活动(大概类似于今天的美德少年评选吧),老师去乡里开会,回来时给我领回来一张奖状和一枚奖章。<br> 依稀记得那枚奖章的样子是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一个长方形小牌,刻着奖项名称(具体已经记不清了)下面是一枚红五星,镶着金黄色的边,中间用一条细细的金属链相连,当时拿在手里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br> 奖状拿回家贴在了床头的土胚墙上,奖章则戴在胸前在人前晃来晃去,炫耀了好长一段时间。 <p> 父亲对我领奖回家好像并不以为然,说又没有考试取得什么好成绩,为什么要发奖,这会让人骄傲的。其实后来想想才知道,父亲只是把喜悦藏在了心里,哪个家长看到孩子得奖会不高兴呢?</p><p> 时至今日,小时候一次得奖经历竟能记忆犹新,如今又怎能不理解一枚奖牌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呢?</p> <p> 今天,想念自己奖牌的小姑娘终于登上了好习惯银行的最高领奖台,如愿以偿的戴上了金光闪闪奖章。祝福韩梓煊以及和她一样获得荣誉的同学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不惧风雨,阔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