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广教学经验,促进教师间互研互学,鼓励教师勇于挑战创新,勤于探索,打造高效课堂。在这硕果累累的秋季,长葛市双语实验小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青年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如期举行。</p> 授课篇 <p> 公开课是平日课堂的一个高度集中和概括,是平日课堂的一个缩影,是平日课堂的一个取粗取精后的再现,更是每位教师展现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舞台。 </p><p> 双语的数学老师们个个都是精英,每一节课犹如盛宴,需细细“品尝”。</p> 低年级组 <p> 美丽端庄的郑老师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这节课中,首先引导学生用小游戏的方式回忆学过的加减法,然后由秋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引出新课。在新授中,抓住重点,难点,创设思维情景,渗透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在学生多动口说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什么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用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巩固,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会了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高!</p> <p> 张玉娟老师善于挖掘教材,对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讲解透彻,学以致用,让学生亲身经历学过的过程,自己总结出学习方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感悟,又关注学生的练习应用。</p> <p> 孙晨雪老师在《10的认识》这节课中,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然后引出新课。在新授中,抓住重点、难点,创设思维情景,渗透知识。并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分小棒,培养学生学习总结的能力。最后,用儿歌《凑十歌》作为总结,寓教于乐,快乐学习。</p> <p> 罗艳君老师讲的《角的初步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思考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潜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主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p> <p> 叶圣陶老师曾说:当老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她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闫萨老师的《乘法初步认识》,从开课到结尾,充分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增强了参与的体验性。整节课设计了操作引发-观察思考-讲授新知-自主尝试-巩固拓展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逐层深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规律。 </p> <p> 姜珊老师驾驭课堂能力非常强,在教学中能够随机应变,注重课堂上学生的随机生成,这对于一位青年教师来讲是难能可贵的。 </p><p> 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钟表》这节课通过谜语导入以及钟表王国的认识来学习时间,认识钟面,自主学习通过拨一拨来巩固熟练掌握,游戏大闯关进一步让学生培养兴趣并反复记忆,讲解多样性,让学生在问题中自主选择,最后课堂检测,注重举一反三,当堂训练等让同学们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用所学内容认识时间。</p> <p> 王亚平《数学广角——搭配》以熊大、熊二、光头强三人发现城堡,闯关破解密码,最后拍照留念的故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搭配知识的同时,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p> 中年级组 <h3> 赵漫老师精彩生动的课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讲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节课中,利用小棒摆一摆和计数器等教具,层层递进,注重计算过程中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抓住关键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更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h3> <p> 董会丽老师在教学时,她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再通过检测,讨论交流,掌握了三位数的不进位多种计算方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在反馈交流中,通过“小老师”批阅,“兵教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笔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些的要点。这样子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p> <p> 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倍”这个很抽象的概念,金老师在执教《倍的认识》时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圈一圈、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中加深对“倍”的理解和掌握。整节课循序渐进、条理清晰,小组合作有序,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有效。</p> <p> 张丽娜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设计合理、有新意,突破了计算教学枯燥乏味的困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算法、说说算理等多样化的活动,使数学课堂彰显了生命的活力,使计算教学更加“灵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熟练地理解、掌握并运用了新知识。 </p><p>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这节课,张老师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好习惯,还活化例题,打造灵动课堂气氛。</p> <p> 何红芝驾驭课堂的能力特别强👍,何老师在四年级上册《路程 速度 时间》一课时,带领学生边感知边巩固速度的写法与读法。选取人类、动物和自然现象中的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中国百米短跑飞人苏炳添跑步速度的飞快、猎豹奔跑速度的惊人、光速的快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p> <h3> 李娜老师的课设计切合生活实际,从生活中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讲课思路清晰,富有情趣,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用。</h3> 高年级组 <p> 计算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张秋霞老师以《一个数除以小数》作为研究课例,用小视频动态演示除法意义,简单而巧妙的设计,生本课堂因生成而生动。知识之间深度勾连,引导学生提问、猜想、质疑、说理、验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和深入。用已知解决未知是无比美妙的事。借助转化思想从理和法两个角度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深入人心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学习乐趣显露无遗。把发展思维作为课堂的根本目标,精彩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践行最为本真的数学教学! </p><p> 课后评价时,大家一致认为:数学的题目是做不完的,学生只有提升了思维能力,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各样的题目,才能够后劲无穷地持续发展。数学教学,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记得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去锤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p> <h3> 五年级赵晓燕老师的课堂,她执教的《位置》一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让学生明确掌握行列的概念,习题多样,考查面广,还植入了数学文化,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强][强]</h3> <p> 海霞老师设计的《一个数除以小数》这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海霞老师根据单元要素设置对应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理解知识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过程,采用小组合作,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有针对性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并启发学生根据需要适当加以重组知识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抓住要点明确地揭示新旧法则的异同,有效地促进新旧法则的精确分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p> <p> 王利英老师的《比的基本性质》打破以往的授课模式,采用学生出例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模式。王老师在设计本节课时,没有停留在教材表面,而且让学生现在更高的视角认识比、应用比。整节课环环相扣,听课的老师们的注意力一直随着王老师的思路走,乐此不疲。</p> <p> 马晓丽老师展示的是六年级《圆的周长》。通过课前自主操作,让学生初步感受圆的周长及用滚动法、绳测法、直接测量法来测量圆的周长,再通过课中小组交流,又进一步认识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让学生感受了方法的多样性和“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理解圆的周长概念的内涵</p> <h3> 刘娜老师执教的是《百分数的认识》。课堂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连,从学生见过的百分数导课,学生易懂乐学;重难点分明,学生能学会的不教,重点放在意义与百分数的区别;习题设计典型又有针对性,且以游戏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积极性;最后又以百分数升华到品德教育 ,让听者如沐春风!</h3> 评课篇 <p> 评课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有利于当前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评课不仅是评价别人的,更重要的是从评课中听取对“自己”的评价。</p> <p> 我们的评课根据课堂实际进行全面评议,从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生交流、课堂气氛、板书、多媒体运用、操作方法、教学效果、课堂常规展示等方面认真分析课堂得失。 </p><p> 双语的数学老师在评课方面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建议表困惑,为我们的高效课堂提供帮助。</p> 总结篇 <p> 长葛市双语实验小学高校长对此次公开课观摩活动做出了总结: </p><p> 1.参与度。这次公开课全体数学组是全体上阵,全员参与,老师们都是安排好教学积极参加听课评课。 </p><p> 2.精神面貌。我们的数学老师们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相互帮助,精心准备。每个课堂都是精彩的。 </p><p> 3.专业水平。上公开课就是逼着大家钻研教材,看教材的前后连贯,这样对教材的理解就深刻了。上公开课就是逼着你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过程提高了教学水平。老师们的专业水平是杠杠滴! </p><p> 4.评课。通过听评课相互取长补短,借鉴学习他人,提高自己。数学组的老师们的评课氛围值得点赞!</p> <p> 精彩的公开课观摩活动已圆满结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历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成长,在以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我们双语数学老师们依然会不放弃努力,认真钻研课堂,打造完美课堂。 </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