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回体院》

老团

<p>  疫情肆掠,生命涂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生命中最严峻的考验。疫情过后,我们更觉生命的重要,亲情友情的可贵!</p><p> 今天北京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我与厉明琴老师,刘刚、李翠玲同学(两位已留校工作)联系好,踏上了去母校—北京体院的路程。</p><p> 尽管母校已升格为北京体育大学,但我们上学时的“北京体院”的名字,已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里。</p><p><br></p> <p>以往去体院都是开车,今天我专门乘坐公交赴体院,以重新体验当年赴校的感觉!</p><p>乘地铁到达海淀黄庄,熟悉的海淀剧院呈现在眼前。</p> <p>徒步走在中关村大街上。</p> <p>中关村是我们上学时,周末进城消遣改善伙食的地方。如今这里已是中国改革发展崛起的“硅谷”。</p> <p>路过北京大学的高楼。</p><p>你曾经是否在北大体育馆的周末舞场上蹦过“北京帕斯”?</p> <p>虽然中关村北大街与圆明园东路已打通,但我仍选择了向东绕行的“蓝旗营”。</p><p>这里是我们以前在周末,去“五道口”消遣和娱乐放松的必经之路。也是365路公交赴体院的节点。</p><p><br></p> <p>过蓝旗营后,就到了“清华西门”了。</p><p>疫情后的大学仍然是戒备森严!</p> <p>公交365是体院的生命线,看着这熟悉的车牌 我必须再坐一次!</p> <p>当365路公交车缓缓开来的时候,我仿佛回到了当年体院学生时期—多么的亲切!</p> <p>也许过于激动,上车后竟忘了带口罩。在公交保安的提醒下,我尽快戴上了口罩。也留下了这标志疫情时期的珍贵照片!</p> <p>为了全面记录沿途主要景点,我只坐了一站在清华附中站下了车,也留下这张照片。</p><p>你曾经从清华西北门穿行过五道口吗?</p> <p>重新修建的圆明园东南门也呈现在眼前。</p><p>上学时我们经常骑自行车从这个门里穿行圆明园,出东门后回到体院。</p> <p>当年穿行的圆明园田埂小路,已修建成湖边的景观大道了。但当年夜间赶路,湖边连片的青蛙声依然回响在耳边!</p> <p>你曾经在这金色的落叶上仰望过天空吗?</p> <p>你曾经在这幽静的湖边读过书吗?</p> <p>你曾经在熟悉的“大水法”残垣断石上留过影吗?</p> <p>从圆明园东门出去后,就到了“小清河”。</p><p>当年污水横流,如今清澈碧蓝。</p> <p>虽然北京体育大学的正门已改建在西边,但这矗立毛主席雕像的东门,仍是我们心中的“体院”不可磨灭的象征。</p> <p>北京体院运动系八四级厉明琴老师,魏吉祥、刘 刚、李翠玲同学(老师)相聚合影。</p><p>疫后相聚,弥足珍贵!</p><p>八四级友谊长存!</p><p>献给每一位北京体院运动系八四级的同学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