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行记:梵天净土梵净山

MA.DAJUN

<p>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其古老的的山体距今己有10—I4亿年的历史,是从远古的磅礴大海繁衍为巍峨峥嵘、苍莽逶迤、秀美纯净、原生古朴的桑田的见证。它的地质、地貌、原始的亚热带生态系统孑遗的珍稀动植物,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联合国列为一级的“世界生态保护区”和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p> <p>梵净山是贵州第一山,系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山峦起伏、奇石异境、层峦叠嶂,原始植被、古树参天、云峥雾绕,集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被誉为“天下名岳之宗”,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梵净山的佛教文化丰赡,是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与山西的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的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的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p> <p>《梵净山》的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p> <p>攀登梵净山我们选择了索道,即免除了万步云梯的艰难攀爬,又可在高空流览梵净山的雄伟壮景,领略原始森林的神奇风彩(徒步攀登约需4小时左右)。</p> <p>穿林海,跨山谷,驾临云端,飘飘如仙。</p> <p>气势磅礴的云海,让神山时隐时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烟水迷离,水墨丹青。</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奇的树很有创意</p> <p>索道上站海拔2100米,草甸层(蘑菇石)海拔2318米,落差218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攀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赏憩</p> <p>梵净山是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保存了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孑遗着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有全球仅存的“贵州紫薇”和堪称植物界的熊猫“珙桐”等各种珍稀动植物(黔金丝猴、云豹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雅空灵的青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蒸霞蔚的峰林</p> <p>珙桐,是6000万年前孑遗的植物,被移植到国外后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有象征和平之意。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p> <p>鸽子树春末夏初开花。此图为网络下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自然培植的盆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幅油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露芬芳</p> <p>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2.2亿年以前,它所在的南方大部分地区原是一片海洋,海洋中的生物碎屑及其它颗粒不断堆积,形成了碳酸盐岩。随着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中国南方崛起成陆,大量碳酸盐岩露出地表。由于碳酸盐岩极易被水溶蚀,贵州大地被蚀刻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梵净山主体与碳酸盐岩不同,是经过两次碰撞挤压形成、且不易被水溶蚀的变质岩形成的山体,这就是梵净山与其它名山大川的特别之处。</p> <p>梵净山的标志——蘑菇石,由于频繁出现在央视的旅游广告上,如今成了网红打卡之地。</p> <p>庶民在这打卡,天下的地质学家、天体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科幻作家、画家、文学家们,对它也是顶礼膜拜。</p> <p>蘑菇石,以非对称的美学结构,诞生于开天立地的奥陶纪,静静的屹立了十亿年。这十亿年历经了侏罗纪恐龙时代;经历了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冰封地球的白垩纪;经历了6000万年前地球解冻,海水温暖孕育出人类细胞的新生代纪的开启;经历了两次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数亿年历经地动山摇、风吹雨打,屹立于悬崖峭壁上,这就是人们对它顶礼膜拜的依据。</p> <p>蘑菇石的名字来源于形象,上大下小,形似蘑菇。因其独特的造型,又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雕塑。</p> <p>蘑菇石,更像赞美人而伸出的大姆指,“你是第一”。据说,清代大书法家严寅亮书写“黔山第一”就来源于它的灵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你是第一”前打卡。</p> <p>也有人称蘑菇石为将军石,与它对应的是鹰嘴石,像是在与将军叫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围观的人群</p> <p>看到蘑菇石让人兴奋,看着经过亿万年水流蚀刻的变质岩山体和自成一景的独立岩石,也让人充满想像。</p> <p>老金顶,海拔2493米,是一层层堆叠的变质板岩堆叠起来的山峰,裸露的峰脚像堆在那里的一摞摞书,人称万卷经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恋爱,凤求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既像海豹也像海狮,像是在怒吼。</p> <p>一块巨石像是一方倒置的巨印,人称“翻天印”。自古就有仕途求官之人在此祈福叩拜。</p> <p>嘴边有草(左一),像是鲤鱼须,正面看像鲤鱼吐珠。</p> <p>蓝天白云下的草甸,美的让人窒息。</p> <p>多好的位置,拍张合影,可惜没有我,请人代拍了一张,蘑菇没了头,只能删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金顶与翻天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老金顶合张影</p> <p>各种奇石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每块奇石都有名字,只要你有想象力都能取出个贴切的名字来。</p> <p>梵净山景点众多,主要景点有老金顶、新金顶、万卷经书、老鹰岩、金盒洗手等等,时间不允许,只能作出取舍。我们选择了梵净山异常凸起的新金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雾缭绕的新金顶</p> <p>到梵净山旅游是要凭运气的,能赶上蓝天白云,一年不过三十五、六天,山上气象万千,常年云雾缭绕,能见到金顶真容更不容易。</p> <p>趁着云雾没完全遮挡抓紧拍张照。</p> <p>老金顶与新金顶之间是一个低洼的山谷,是云海穿行的通道,即使是蓝天白云也时常被白云缭绕。</p> <p>蘑菇石与远方的新金顶。如果站位偏左稍高一点,或航拍,应该是梵净山最经典的照片,两大标志性景点汇于一框。</p> <p>新金顶海拔2336米,因晨昏之时四周红云映照,故得名“红云金顶”。红云金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被它醒目的外形所吸引。</p> <p>从东西两侧看,像是人类的生命图腾,从南北两侧看,状若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此图为美友航拍)。</p> <p>若把视线拉远,老金顶、新金顶、凤凰山以及连接彼此的山脊,还会勾勒出一幅仰卧的人体形象,人称万米睡佛。千百年来,各地信众把梵净山当作大佛朝拜。山即一座佛,佛即一座山(在索道上拍了一张,白云缭绕、山峰叠叠,效果不好,借用美友图片)。</p> <p>非常幸运,到了山脚云消雾散。</p> <p>仰望红云金顶,峰脚至峰顶高差近百米,近乎垂直,登山道奇险无比。</p> <p>攀登金顶需由右侧沿着绝壁上凿出的狭窄石蹬,借助铁链、手脚并用才能攀登而上。倘若不填便会坠入百米深渊。</p> <p>上山的路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前方有体力欠弱者或拍照,后面的人只能等待。</p> <p>红云金顶是梵净山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的“聚景盆”,品位高,绝世仅有,哪有不攀之理。</p> <p>狭窄处,体胖屁股大的想转身都费劲。其实,手脚并用,越狭窄越安全、越省劲。两臂前伸向上正好是臂力发挥的最佳角度(身体力学)。</p> <p>只能容下半只脚的绝壁,只能上不能下,攀登金顶没有回头路。</p> <p>绝壁上的一线天,人称金刀峡,此峡将红云金顶一分为二。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更得意自己在夹缝中向上冲锋。登了此山,华山自然不在话下。</p> <p>到达峰顶用了40分钟,没觉得累,很兴奋。</p> <p>我们都是花甲之人,此时觉得并不老,很年少。</p> <p>红云金顶是佛山的核心,绝峰上两殿鼎峙、两佛临銮,无边法界、极乐天宫的营造,是南宋白莲社在“人间净土”建设上的点睛之笔,是名山佛教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图片、视频为美友航拍)。</p> <p>梵净山的这种神奇、神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造迹,被科学界誉为“地球和人类之宝”,佛教界则视为“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的人间实相。</p> <p>红云金顶上的两座寺庙,是梵净山佛教的最高象征。一边为释迦殿,一边为弥勒殿,殿后有晒经台、说法台,两殿中间的金刀峡由10米左右的天桥连接,称为“天仙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晒经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说法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托起</p> <p>传说红云金顶是一个整体,后来释迦佛与弥勒佛同时看中金顶,都到上面打坐修行。燃灯古佛看在眼里,便手持金刀从峰顶一刀劈下,从此一峰分两顶,释迦居左,弥勒居右。</p> <p>按照佛家“竖三世佛”的说法,燃灯代表过去,释迦代表现在,弥勒代表未来。信佛的人可到这里参拜三佛,而且弥勒佛是最高的佛,把朝拜的香火烧在云天之上,善哉!善哉!</p> <p>金顶东侧的弥勒佛殿,殿门两侧的对联是毛主席的诗句:“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p><p>金顶两殿始建于明朝,历经朝代更跌,多次灭佛,201I年重建完工后,由于历史上没有对联,选来选去,只有毛主席的诗词最好,形容最贴切,最有气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释迦殿</p> <p>云海苍茫极目远,无限风光在险峰。</p> <p>群山峻峰,白云缭绕,身处金顶,犹入仙境。</p> <p>陡见云奔雾涌,时而让整山消失,瞬间又呈现一望无际的碧绿,忽而凸显老金顶桀骜不驯的丰姿,一会又烟水迷离,大开大合、波澜壮阔。随着云雾起落,山型变幻,整个梵净山成了一座美仑美奂的舞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方的老金顶、蘑菇石</p> <p>想以老金顶作背景拍照,刚起意就被云海遮掩。</p> <p>身处红云金顶,下临百米深渊,举目四眺百里风云,甚为壮观。</p> <p>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p> <p>梵净山变幻的景致,让人如痴如醉。能无比贪婪的欣赏这里的山、石、树、云,感受红云金顶、高山石林、云海林涛,领略这座佛教名山所独有的雄浑、博大、灵异怪绝,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的旷世杰作。</p> <p>在云雾缭绕中想起了一位诗人创作的一首诗,“两峰高插翠微巅,鬼国名山自古传。舞凤昂头翔蔽日,游龙翘首啸吞烟。金刀劈破佛分殿,铁索牵扶人上天。转眼风云相令处,平空移步作神仙”。</p> <p>红云金顶上两块巨大的变质岩岩石就是它的峰顶,上去就是“山高人为峰”。</p> <p>那是晒经台、说法台,禁止攀爬,拍张照片下山吧。</p> <p>下山路是现代修建的,台阶虽然规整,没有上山时的手脚并用和只能容下半只脚的石窝,但也只能容下一人慢慢下移,对于恐高的、胆小的、膝关节不好的游客比上山更恐惧、更艰难、更险峻。</p> <p>下山可以好好的欣赏一下山体。红云金顶也是层层叠叠的变质岩堆叠起来的,更像万卷经书。而不同的是红云金顶的变质岩叫“万宝岩”,也难怪它异峰突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宝岩介绍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长在万宝岩阴面上的植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面植物,像是古老的金顶胡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赞美梵净山的石刻</p> <p>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佛教徒们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而宗教文化又为名山蒙上了一层凡人难解其意的神秘。自然而然的自然现象经过文化的渲染,让人产生幽邃、神秘、玄妙的幻象和境界,令人神往,这就是佛教名山的魅力。</p> <p>承恩寺,位于新老金顶的峰谷之间,始建于明初,2009年在原遗址上重建,2011年完工,是梵净山寺庙群的主体建筑。承恩寺供奉着弥勒佛,因时间关系没有进去。但我喜欢弥勒佛慈祥和蔼的微笑和伴随左右的那付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p> <p>弥勒佛是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揄。代表着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精神,也蕴含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具体表现在中国的玉雕文化上)。</p> <p>离开佛殿前往索道上站,回头仰望,梵净山依然在那里,只是看不到藏在深山峡谷中的弥勒佛殿,但弥勒佛依然在那里,在等待着另外的一些红尘凡人前来朝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梵净山,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