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一高举行远足研学活动

老关

<p> 10月22日下午,舞钢市一高组织高三年级全体师生开展了主题为“览红山美景,品家乡风情,磨刚毅斗志,铸青春永恒”的远足研学活动,目的在于认真贯彻学校健康人格教育,深入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健身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砺志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集体意识、爱国意识和斗争意识,同时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感悟秋去冬来,放飞心灵,陶冶情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出发前】</b></p> <p> 按照计划,中午12:40,全体师生在三号教学楼前集合,准备出发。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本班同学们聆听副校长王培涛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做的动员报告,同学们情绪高涨,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期待。年级主任谢忠科手持喇叭再三叮嘱着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问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出 发】</b></p> <p> 终于等到出发的指令,同学们在班主任和各班旗手的带领下呈两纵队迈出了远足的第一步,是轻松,是高兴,更是急不可待。笑容在每个孩子的脸上荡漾,比阳光还要灿烂。</p> <p> 出了校园,沿温州路、支鼓山路向红山寨方向进发。走在新城区宽敞的大路上,孩子们有问不完的问题。当让他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此刻的心情时,耳畔满满是“高兴”、“兴奋”、“兴高采烈”、“欢天喜地”……</p> <p> 出了城区,进入乡道,窄且崎岖的小路在他们脚下根本就不算什么,年轻人有的是朝气,有的是勇气,有的是踏平坎坷的志气!</p> <p> 进入山路,突然有了坡度,也有了更多的山林和植被,孩子们的期待也步步增加。</p> <p> 瞧!是不是那边?兴奋地指向左前方,几只手几乎是同步,几个声音几乎是同时响起。</p> <p> 看见了山顶,盼头就在眼前。几个同学奔跑了起来——到底是学生,到底是年轻——年轻真好。不由地,老师们羡慕起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到 达】</b></p> <p> 按照计划准时到达红山山顶,每个班的旗手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班的高地作大本营,鲜艳的班旗在秋风里哗啦啦地唱着进行曲,这是他们的时刻,也是他们应得的荣耀时刻。</p><p> 来吧,班旗挥起来!来吧,队形摆起来!此刻,就在此刻,用一张张照片将此存留,存留属于自己的时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宣 誓】</b></p> <p> “为了老师的希望,为了父母的重托,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宣誓”,“永争第一,舍我其谁。我们必胜!必胜!必胜!”</p><p> 一声声的誓言响彻红山上空,就连小鸟也为之震撼;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写满了憧憬与希望,让山脚的白云也流连忘返;一面面鲜艳的班旗在风中猎猎飘扬,指引着孩子们前进的方向……</p><p> 这是活动组织者专门设计的一个环节,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斗志,让他们更加坚强地行走在前进的路上,使他们更加珍视高考备考这段珍贵的历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休 闲】</b></p> <p> 宣誓完毕,孩子们迎来了属于他们的休闲时光。有的结伴去寻找五彩的叶子,有的在观察山坡上各样的岩石,有的在树林里闲坐,有的忙着拍照留念,更多的则是三三两两地四处闲逛或找一高处眺望北边的产业聚集区和东边的新城区。笑声洒遍了山顶的各个角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返 程】</b></p> <p> 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不知不觉,返程的时间到了。收拾好行囊和心情,踏上返校的路程。</p><p> 一路上,孩子们意犹未尽。同来时的兴奋和新鲜有所不同,他们多了一些谈资和话题,而不是寻常可见的疲惫。</p><p> 不知是谁起了一个头,歌声飘起了。这边是“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那边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越铿锵,“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深情悠扬,引得路旁的村民驻足欣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领导的参与】</b></p> <p> 学校领导很重视学生们的人格养成和品质塑造。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谢国安亲自对这次活动进行安排布置,并且他和副校长王培涛还全程步行,陪同孩子们一路前行,完成这次远足研学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亮 点】</b></p> <p> 远足已经结束了,回想一下,有不少值得回味的地方,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近千人参加的半日远足活动,竟然没有留下一点垃圾,这在其他场合是极难见到的。孩子们都自备了垃圾收集袋,他们不单带走了自产的垃圾,还把以前留下的垃圾也收拾得干干净净。</p><p> 这样一群充满正能量的青年在这里,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些感想】</b></p><p><br></p><p> 三十年前,孙云晓的一篇报告文学《中日夏令营的较量》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文章中用中日少年在内蒙古草原的一次夏令营中的表现进行对比,日本少年的坚持、自立、集体主义意识同中国孩子的懒惰、怯懦、自由主义和自私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说实话,当年很多人都读了那篇文章,大都对中国下一代人的素质表示忧虑和怀疑。</p><p> 三十年过去了,真的如文章所说,中国孩子垮掉了么?中国没有希望了么?独子一代真的就那么不堪一击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p><p> 且不说1998年抗洪战线上那一张张稚气的脸庞,也不说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中的年轻军人;且不说2019年长江边上堵管涌的战士和志愿者,也不说2020年抗疫中的那些最美的逆行者,更不用说平均年龄为三十多岁的长征系列火箭的研究团队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的研究者们。就在今天,在这群远足研学的普通中国孩子身上,我们分别看到了乐观和自信、爱国与集体、责任与担当。而日本的同龄人呢?或沉浸于cosplay中不能自拔,或吸毒成瘾成为社会的废人,或厌世辍学而不思进取,或想方设法自残也不愿服兵役,屡屡有负面新闻见诸报端。这是那些精日者们未曾想到过的,也是他们不愿直面的。</p><p> 这次远足研学全程为八公里。八公里,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尚且是一段不大轻松的步行任务,对这些从小便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OO后孩子而言自然是一大挑战,而对那一部分城市的孩子更应该是个难题。然而,往返旅程结束,孩子们的表现令人侧目。一路上,各班的队伍始终井然有序,孩子们的精神一直非常饱满;有同学因鞋子的原因“掉”了队,总会有两三个同学守护帮忙;累了,不说,选择坚持,拄个树枝坚持行走,还说是学习长征精神;宣誓时,誓言铮铮,气壮山河,这不是在简单的背诵,而是用心在宣誓,在承诺。看,他的脸上分明写着庄严和明澈;结束返程前,做的第一件事是互相问一下同学到齐了没有,第二件事是身旁、周边的垃圾清理了没有,正能量在每个细节中生长;返程中,一路上是嘹亮的口号和激情的歌曲联唱,感染了每一个参加者,也感染了每一个路人;进校后,队伍整齐,步伐有力,行动一致,静静地,回到各自教室,总结,学习……</p><p>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您还会怀疑么?你还会不满么?他们的年龄是小了些,但他们的表现足以让人鼓掌点赞;他们的表现是不那么尽善尽美,但他们分明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p><p> 我们应当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不仅对这些孩子们,更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p><p> 孩子们,加油!</p>

孩子

远足

研学

他们

同学

宣誓

返程

垃圾

意识

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