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小花”

欣然

<p> 我们班的“小花”&nbsp;</p><p> 都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这样算来,我们班有54朵小花,他们虽性格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少年,能讲得通道理,不会在同一件事情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错误,让我这个园丁没有白白付出,感受着教书育人的那种神圣与成就。但在我们班的花园里,有一朵小花也让我体验着身为老师的无奈与悲哀。</p><p> 首先,之所以称这个特殊的孩子为“小花”,是因为他内心太过于敏感、太缺乏安全感。作为园丁的我生怕他从某个渠道读到有关他的名字的文字而多想,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故此学生用“小花”这个代号,也是我的一种希冀——他哪天真的能充满正能量,做一朵人见人爱的花朵。</p><p> 接下来,谈谈我的无奈与悲哀。老师也是人,老师不是圣人,在一次次失望后,也会有负面情绪,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是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说教、感化均成泡影的无奈,是身为教师,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多小花的无奈,也是对当代教育中一些弊端的无奈。悲哀,这个词可能用的并不恰当,可我真的为这朵小花悲哀,悲哀于他的原生家庭给他养成的性格,悲哀于他自己耽误自己,悲哀于他家庭对他心理健康的不重视。</p><p> 今天的小花在学校里发生了几件事,让我又不得不高速运转大脑,时刻警惕,与之过招。因为,相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发现小花是一个逻辑性非常强大、自己出现问题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情绪暴躁、常常失控的孩子。</p><p>事件一:小花与课间巡逻老师发生冲突。</p><p> 马上要上第四节课了,巡逻老师找到我,说小花爬学校的书架,还在上面使劲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唉,昨天刚和小花说过的不要去书架那玩,又白说了。”心中虽一番无奈,但我马上去找小花了解情况。在了解事件过程中,小花就一直在强调:是同学A让他上的书架,他很无辜。而值班老师当时没有看到同学A,而同学A也说自己没有让小花去爬书架,而是小花自己想去,同学A就说你要想去就自己去吧。这下小花可气坏了,指责巡逻老师不公平,说他是受同学影响才去爬的书架,为什么只批评他一个人。而巡逻老师当时只看到了小花一个人爬书架,不去制止小花,又去制止谁呢?可小花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话,就是一味的在强调巡逻老师的不公平,甚至说出了很难听的话语。</p><p> 了解小花的我首先制止了他继续骂人的行为:“小花,你在干什么?!巡逻老师是为了你好啊!如果老师不制止你的行为,你掉下来怎么办?你怎么还能骂老师呢?”小花,在我的劝说下停止了不文明行为。接着,我让同学A去书架那整理混乱的书籍,这才让他稍微平静下来。深知和小花探讨同学A有没有指使他爬书架这一问题,会毫无结果,于是我问:“小花,就如你所说,同学A让你爬的书架,所以老师让他去整理书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而实际上,是你弄乱的学校书架,你是不是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小花沉默了片刻,“去吧!做一个勇于承认自己错误、有担当的孩子。”</p><p> 因为不能耽误整个班级的第四节语文课,所以我在下午课间,又和小花分析了整个事件,让他明白巡逻老师批评他是为了他好,而他上午骂老师的不文明行为是十分不正确的,就带着他一起去找巡逻老师道歉。巡逻老师和小花原谅了小花,并说了一些语重心长的话,我想,今天下午的小花会有所反思吧,可小花回到教室不到十分钟,就发生了事件二。</p><p>事件二:小花把牛奶洒向同学。</p><p> 起因很简单,美术课小花给周围同学借笔和纸,周围同学没有借给他,并告诉他“你不要再说话了,现在是上课。”在小花的理解中,这就是同学故意的“孤立”他,故意不搭理他,他非常生气,所以他就用喝过的牛奶洒向同学,课桌上、地上满是牛奶痕迹。</p><p> 我先让小花把他自己洒的牛奶处理了,然后再和他了解情况。了解事件的过程中,小花一直在强调,如果不是同学故意孤立他,他是不会做出洒牛奶的事,错就错在同学,小花还表示,老师不公平,这个学他不上了。作为老师的我,听到这话,我也很生气:我的细心了解情况、听他诉说、帮他解疑,怎么就成了他所谓的不公平?!“那就别上了!走,咱们一起去学校办手续!”小花,看我真的要带他去办理手续,他怕了,“老师,我错了。”我停下脚步,注视着他,他红着眼圈看着我,“老师,我真的错了,我不应该这样说您,不该和您发脾气。”见他有悔过之意,我也平静下来,和他再分析整个事件。经过耐心的疏导,小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同学道歉。</p><p>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班的这朵小花真的时时令我头疼,但他又何尝是不一朵可怜又急需被拯救的花呢?希望通过我的不懈努力,能让他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渐渐自信、充满阳光。</p>

小花

老师

同学

书架

巡逻

悲哀

自己

无奈

牛奶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