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0月22日、23日,临沂枣园小学五年级数学组接刘鹏教研员通知与其他科目平行进行了精品课展示活动。</p> <p>活动准备:周老师研究课件,给出初始课件,各位老师根据初始课件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备课。然后自主磨课,改课,准备教学用品。</p><p>活动进行:根据听课安排,同年级组各个老师及时调课,进行听课学习。</p> <p>活动总结:听课结束,各老师进行评课</p><p><br></p><p>刘蕊老师:</p><p> 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刘蕊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主线明朗清晰,目标定位准确,训练扎实有效,利用“五个手指个数与手指缝之间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借助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合理的教学设计,深入的备课,充分的准备,清晰的语言,丰富的学生活动,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p> <p> 总之,刘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堂课节奏紧凑,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内化中升华。(李瑞云)</p> <p>李瑞云老师:</p><p>(1)李瑞云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p><p>(2)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p><p>(3)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王毓)</p> <p>王毓:</p><p>王毓老师教学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展示反馈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纵观本节课,亮点之处有:</p><p>亮点一: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p><p>“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开始,出示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p> <p>亮点二:关注学生的起点,引导学生画图理解。</p><p><br></p><p>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王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借用画图的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p><p><br></p><p>亮点三: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李瑞云)</p> <p>周艳老师:</p><p>周老师的课一直很有个人魅力,老师游刃有余上课,学生轻轻松松学知识。作为听者表示欣赏并深深感觉要学习的优点太多:1.稳稳当当。老师深刻把握教材重难点,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课堂预设做的很好,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完成了学习。</p><p> </p> <p>2.注重细节。周老师一直比较细腻,注重细节。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都很自然,每个重点难点讲解的充分又透彻。</p><p><br></p><p> 3.注重学生为主体。把重难点巧妙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发现,教师只是恰时引导。让学生更好发现规律,然后通过做题深化理解,真正做到教师“退一步”。</p><p><br></p><p>……………</p><p><br></p><p>值得我学习的优点还有很多,我得藏着掖着点,不告诉你们,下次你们自己去听。(张敬敬)</p> <p> 精品课不在于教学设计精品,而是教师把握课堂,预设与生成的精品,学生学习效果够精品。愿常态课即是“精品课”,这样教学质量才会更“精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