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新生——148】旅游抱团(第三站,成都杜甫草堂)

艾咪

<p><br></p><p>(前言):金秋之际,【蓝天群】组织来自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成都,重庆,重庆綦江,四川德阳,乐山,峨眉山,家人进行川渝游览,目的是第一:了解川渝失独群体的现状和诉求,第二:加强联络,增进友谊;第三是:饱览川渝的大好山河,开阔眼界,让大家开心愉快。从9月14日到25日,历时10天。现将旅游重要景点分享家人。</p> <p>上图(杜甫草堂故居)杜甫草堂,又名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公园旁,占地24公顷。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杜甫草堂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公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于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并在此居住了4年。直到严武去世,杜甫才离开成都。诗人曾用“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来形容其位置。</p> <p>在这4年中,杜甫共作诗240余首,是其创作的高峰。冯至在他所著《杜甫传》中这样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草堂</p> <p>成都是一座充满历史的城市,每个景点都在讲述着它悠久的故事,每处景观都充满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我是2004年去九寨沟时路过成都,草草来过看过一次杜甫草堂,那是,院坝很小,如今翻修了,成为今日的杜甫草堂博物馆。触景生情,让我自然会想起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p><p>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p><p>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p><p>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p><p>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p><p>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p><p>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p><p>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p><p>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p><p>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p> <p>我们仿佛静静倾听诗圣在凄凉的述说着远古的故事...八月里(这里指农历,既阳历9月份)深秋之夜,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到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p> <p>诗中提到的(浣花祠)</p> <p>诗圣接着述说: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呵斥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p> <p>秋夜的寒冷还是冰山一角,内心的寒凉无处温暖!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诗人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p> <p>诗人最后一段在抒发他的爱国情怀,小家破败,国家众多子民如何安生度日?</p><p>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p> <p>站在(浣花祠)门前,我久久矗立无语,杜甫的家国情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儒家,更是奉行“兼爱”的原则,没有小我只有大我、洒向世界全是爱。他是那个凉薄的世界,最一往情深的人!</p> <p>最后,还是用同游的家人万木春的小诗一首来结束本文。</p><p>拜谒杜甫草堂</p><p>文/万木春</p><p>秋风知我意,送我到草堂。</p><p>万里桥西北,百花潭北庄</p><p>这里是诗圣杜甫住过的地方。</p><p>清江一曲抱村流,</p><p>曲径通幽见荷塘</p><p>绿树环绕,</p><p>闻听黄鹂鸣翠柳,</p><p>仰望白鹭飞翔。</p><p>千秋雪,万里船,</p><p>全影茅屋窗。</p><p>梁上燕,水中鸥</p><p>相亲相近自来往。</p><p>辉映历史的时光。</p><p>茅屋依旧在,</p><p>不在是秋风破屋的凄惨,</p><p>更不是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彷徨。</p><p>草堂变公园,</p><p>一座唐风遗韵的馆堂。</p><p>杜甫、李白、历代文豪雕像</p><p>书法、篆刻、满目琳琅。</p><p>构建历史文化的长廊。</p><p>游人如织</p><p>吸取灿烂文明的素养。</p><p>&nbsp;</p><p>妙景入目,思绪飞扬。</p><p>假山、翠竹、亭阁、优雅,</p><p>桂树飘来缕缕清香。</p><p>这里的一草一木,</p><p>传承历史的沧桑。</p><p>诗圣用痛苦的心,</p><p>写出回肠荡气的乐章。</p><p>仿佛看到一个伟大的诗人,</p><p>穷困潦倒而胸怀宽广。</p><p>诗歌承载诗人的生命,</p><p>传递诗魂的民族之光。</p><p>草堂文史圣地,</p><p>万代敬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