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汪滔

<p class="ql-block">编辑:汪滔</p><p class="ql-block">拍摄:汪滔</p><p class="ql-block">文字:汪滔</p><p class="ql-block">音乐《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2024-11-26晚上8:55</p><p class="ql-block">恭喜!你创作的《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已成为精选,将被更多人看到!希望未来创作更多优秀作品!>&gt;</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每年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牺牲烈士为197653名。</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p> 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主办单位:</p><p class="ql-block">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p><p class="ql-block">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基金会</p><p class="ql-block">上海市长宁区收藏协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协办单位:</p><p class="ql-block">东方收藏艺术馆</p><p class="ql-block">上海海英通讯导航技术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上海宝萨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请柬</p><p class="ql-block">时间: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点</p><p class="ql-block">地址:东方收藏馆(江苏北路30号2楼)议程: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主席台。</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的嘉宾:</p><p class="ql-block">王荣华,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长</p><p class="ql-block">刘建,原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常务副主任,原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兼主任</p><p class="ql-block">王苏炎,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名誉会长,开国中将王必成之女</p><p class="ql-block">张晓宇,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会长</p><p class="ql-block">张振瀛,志愿军老战士,第23集团军副政委,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刘谦桢,志愿军老战士,原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p><p class="ql-block">陈惠云,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上海市退役军人基金会集资工作部主任</p><p class="ql-block">黑良慈,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基金会执行会长,中国少数民族福利基金会会长</p><p class="ql-block">钱瑞娟,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基金会理事,开国大将粟裕的儿媳</p><p class="ql-block">陶勇,上海市长宁区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方收藏艺术馆理事长</p><p class="ql-block">陈忠伟,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p><p class="ql-block">刘海英,上海海英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p><p class="ql-block">王建华,上海吾灵创意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p><p class="ql-block">时光成,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项目推进中心副主任</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分会会长刘强,副会长葛建夫、庄晓明</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二师分会林致成和邱柳骅</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副会长李庆生</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四师分会会长罗承廉和陈运东</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师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黎光,副会长陈明</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毛信大和施万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院长王荣华</p> <p class="ql-block">原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常务副主任、原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兼主任刘建</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名誉会长王苏炎大姐</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会长张晓宇</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老战士、原23集团军副政委张振瀛少将</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老战士、原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谦桢</p> <p class="ql-block">粟裕大将儿媳、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基金会理事钱瑞娟</p> <p class="ql-block">上海长宁区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方收藏艺术馆理事长陶勇</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的嘉宾。</p> <p class="ql-block">上海海英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英</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的嘉宾。</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的嘉宾。</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四师分会会长罗承廉</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会长张晓宇同志主持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王必成中将之女、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名誉会长王苏炎大姐致开幕词:</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兄弟姐妹们,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六师分会在上海东方收藏艺术馆举行“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首站开幕式,我代表六师分会对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p><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日,我们新四军铁军部队原20军、26军、27军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二次、第四次、第五次战役;轮战入朝的第21军、23军、24军参加了位于元山地区朝鲜东海岸的防御任务;1953年1月接替第15军在上甘岭、金化地区担负正面战场防御任务;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及夏季反击战役(含金城战役)。</p><p class="ql-block">我父亲王必成也参加了这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参加指挥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及夏季反击战役(含金城战役)。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父亲的战友,志愿军23军参谋长饶惠谭、20军58师参谋长胡乾秀、志愿军20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23军许家朋等无数志愿军将士,将一腔热血洒在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异国他乡。</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时强调: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舍身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入朝作战,就是要铭记历史,牢记无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崛起,为广大人民大众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而英勇牺牲,他们前赴后继的英雄壮举,将激励我们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举办“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原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谦桢同志致辞。</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四师分会罗承廉会长致词。</p> <p class="ql-block">上海长宁区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方收藏艺术馆理事长陶勇致词。</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张诚亲笔书写“为了和平”条幅。</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会场</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二起:张振瀛、王苏炎、刘谦桢</p> <p><br></p><p>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会场</p><p><br></p><p>前排左一: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左二:原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常务副主任刘建</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会场</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会场</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会场</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会场</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会场</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启动仪式</p><p class="ql-block">左一张晓宇、左四起刘强、刘建、王苏炎、王荣华、刘谦桢、钱瑞娟、刘海英、右二罗承廉、右一陶勇</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的嘉宾按动按钮,启动开幕式仪式。</p><p class="ql-block">左一张晓宇、左四起刘强、刘建、王苏炎、王荣华、刘谦桢、张振瀛、钱瑞娟、刘海英、右二罗承廉、右一陶勇</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的嘉宾启动开幕式后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左一张晓宇、左四起刘强、刘建、王苏炎、王荣华、刘谦桢、张振瀛、钱瑞娟、刘海英、右三罗承廉、右一陶勇</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纪念活动现场拍摄。</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指1950年11月7-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诱至纳心亭、安心洞、延兴洞等预定的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该战役收复平壤、元山港、兴南地区及沿海港口,是扭转朝鲜战局决定性的一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第四次战役</p><p class="ql-block">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二十一天的汉江南岸坚 守防御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和六十二天机动防御作战,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七万 八千余人,掩护了中国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得了时间, 并初步取得了在优势装备之敌进攻面前实施防御作战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第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打破敌“联合国军”从侧翼登陆的企图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该战役持续50天,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八万二千余人,迫使敌军转入了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也使中国军队进一步取得了对美军作战的经验,但志愿军损失也很大。</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著名战役:</p><p class="ql-block">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金城战役。</p> <p class="ql-block">上甘岭战役</p><p class="ql-block">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 此次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该战役持续鏖战43天,交战双方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击退联军900多次冲锋。</p> <p class="ql-block">长津湖战役</p><p class="ql-block">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该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p> <p class="ql-block">金城战役</p><p class="ql-block">金城战役是朝鲜战争进行的最后一场战役,自1953年7月13日起至27日停战协定签字止,历时15天。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以来进行的惟一一次战役规模的阵地进攻作战。此次战役志愿军集中了20兵团的第21、第54、第60、第67和第68军以及第24军,总兵力达到24万人,同时集中了1360门火炮,形成强大的进攻力量,在金城以南——牙沈里至北汉江间22公里地段上对韩国第3、6、8、9四个师展开进攻。</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板门店谈判</p><p class="ql-block">板门店谈判是1951年10月10日,朝鲜北南双方于板门店举行的军事谈判。</p><p class="ql-block">朝鲜停战谈判最初在北方控制的开城市郊来风庄进行,1951年10月10日移到军事分界线的板门店。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 </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中原新四军部队参加的主要战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苏炎大姐指着父亲王必成将军的照片向钱瑞娟解说着。</p> <p class="ql-block">王必成</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代司令员</p><p class="ql-block">王必成(1912—1989),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村人。1928年参加赤卫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军区司令员、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3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1954年初,金日成首相在志愿军总部参观战果展览室。</p><p class="ql-block">左一金日成、左二杨得志、前排左三王必成、前排左四杜平。</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27军入朝作战序列</p> <p class="ql-block">张翼翔</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张翼翔(1913~1990),湖南省浏阳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谭右铭</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谭佑铭(1910年12月~2015)四川云阳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伍。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彭德清</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彭德清(1910年~1999年),福建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德清从事革命工作70余年,曾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军长,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交通部副部长、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等职务。1950年11月,彭德清率27军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五次战役,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刘浩天</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刘浩天(1912~1984.1.9),江西省宁都县人。1927年底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少共先锋队组织,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事学院院长、东海舰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入朝作战序列</p> <p class="ql-block">钟国楚</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军长</p><p class="ql-block">钟国楚(1912~1996),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江苏省军区政委,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南京军区顾问,江苏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九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卢胜</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卢胜(1911~1997),广东省乐会(今属琼海县)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王苏炎大姐、钱瑞娟参观“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入朝作战序列</p> <p class="ql-block">张仁初</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张仁初(1909~196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李耀文</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李耀文(1918~2018),山东荣成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19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中共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入朝作战序列</p> <p class="ql-block">皮定均</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军长兼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皮定均(1914~1976),安徽省金寨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24军军长、志愿军第9兵团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张震</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军长(代)、政治委员(代)</p><p class="ql-block">张震(1914~2015),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中央军委委员、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11师、志愿军预备队第21军入朝作战序列</p> <p class="ql-block">滕海清</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滕海清(1909~1997),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石家庄高级步校校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康志强</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康志强(1912~1986),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海军总部就任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学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北海舰队第一副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北海舰队政治委员,海军副政治委员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张强生</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11师师长</p><p class="ql-block">张强生(1916~1977),江西省安福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师长,华东军区空军军政干部学校校长,空军副军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开国少将,1955年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黄烽</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11师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黄烽(1916~2001),原名黄宝澄,福建省福安县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师政治委员、空军政治部群工部部长,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区空军军事法院院长,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烈士英名,浩然永存</p><p class="ql-block">饶惠谭烈士</p> <p class="ql-block">饶惠谭</p><p class="ql-block">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1915~1953.3),湖北大冶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历任勤务员、宣传员、宣传队长、侦察员、班长、排长、连长、营政委、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旅长、副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23军于1952年9月5日入朝,参加了全线战术性反击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等重大战役。1953年3月21日,饶惠谭同志在朝鲜伊川郡谷南佐里遭敌机轰炸牺牲,时年38岁。 </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p class="ql-block">烈士英名,浩然永存</p><p class="ql-block">杨根思烈士</p><p class="ql-block">许家朋烈士</p> <p class="ql-block">杨根思</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敌军战斗中,率领全排顽强抗击,接连击退敌军8次进攻。在40多名敌人爬近山顶阵地的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8岁。</p><p class="ql-block">据统计,志愿军共有英雄、模范410余人、特等功臣231人,其中获得“特级英雄”称号的有两位:黄继光、杨根思,他们同时也是特等功臣。</p> <p class="ql-block">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一级英雄,又一个黄继光式的英雄人物。 1953年7月6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为了保证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他用身体紧抵敌人机枪枪口,英勇牺牲。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p> <p class="ql-block">参观“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p> <p class="ql-block">左起陶勇、王荣华、刘建。</p> <p class="ql-block">左起:汪滔、王苏炎大姐、钱瑞娟。</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会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钱瑞娟(左)和刘晓陵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左起:张军、刘晓陵、钱瑞娟、刘海英。</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的代表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刘伟桢在“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开幕式”主席台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汪滔、刘强、王苏炎、钱瑞娟。</p> <p class="ql-block">刘晓陵(右)和王时妹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晓陵、王苏炎、钱瑞娟、王时妹</p> <p class="ql-block">李继达(左起)、沈素君、刘强、高纪新、汪滔。</p> <p class="ql-block">左起:汪滔、刘强、王苏炎、钱瑞娟、王时妹。</p> <p class="ql-block">左起:李继达(父亲牺牲在朝鲜)、沈素君(父亲牺牲在朝鲜)、刘强、高纪新、汪滔</p> <p class="ql-block">上海新四军、八路军、地下斗争组织后代联谊会负责人石晓华大姐(左)和陈运东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分会会长刘强大哥和汪滔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苏炎大姐(左)和王时妹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左起沈素君、刘强、李继达、高纪新</p> <p class="ql-block">左起张晓宇、刘强、汪滔</p> <p class="ql-block">左起陈惠云、钱瑞娟、汪滔、庄晓明、刘强</p> <p class="ql-block">左起陈惠云、钱瑞娟、王苏炎大姐、汪滔。</p> <p class="ql-block">左起陈惠云、钱瑞娟、王苏炎、刘强、汪滔</p> <p class="ql-block">左起:陈惠云、钱瑞娟、王苏炎、刘强、汪滔、庄晓明</p> <p><br></p><p>左起:汪滔、王苏炎大姐、钱瑞娟</p> <p><br></p><p>王苏炎大姐(右一)、钱瑞娟(右二)、汪滔(右三)向志愿军后代敬酒</p> <p><br></p><p>王苏炎大姐(右二起)、钱瑞娟、汪滔向新四军后代敬酒</p> 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报告会 <p><br></p><p>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报告会</p><p><br></p><p>时间:10月23日下午14:00~16:00</p><p>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719号(江苏路口)佳都大厦4楼多功能厅(长宁区文联)</p><p><br></p> <p><br></p><p>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报告会会场</p> <p><br></p><p>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报告会主席台</p> <p><br></p><p>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报告会会标</p> <p><br></p><p>刘伟桢在“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报告会”主席台上留影</p> <p><br></p><p>钱瑞娟(左)、王苏炎大姐参加“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报告会”。</p> <p><br></p><p>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报告会会场</p> <p><br></p><p>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巡回展报告会主席台成员:</p><p>左起:徐南、饶政纲、马建华</p> <p><br></p><p>主持人</p><p>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建华</p> <p><br></p><p>报告人:</p><p>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参谋长饶惠潭烈士之子、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分会副会长)饶振刚《从抗美援朝前线寄回的家书》。</p> <p><br></p><p>饶惠潭(1915~1953年),湖北大冶殷祖镇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六军团(湘鄂赣军区特务营)连长、营政委。</p><p><br></p><p>饶惠潭伯伯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第四团、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副团长,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副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四十八团团长,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第十一师副师长,上海警备区第九十九师师长,参加过苏中七战七捷、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屡建战功。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公安十六师师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副军长、参谋长。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于1953年3月21日在战斗前线光荣牺牲。时年38岁。</p> <p><br></p><p>饶惠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高干短期学习班毕业证书</p> <p><br></p><p>左起:徐南、饶政刚、马建华</p> <p><br></p><p>饶政刚:我的父亲饶惠谭,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1953年3月2日,在朝鲜中部铁源伊川郡古南左里前线美帝国主义飞机的一次夜间空袭中英勇牺牲。</p><p><br></p><p>我的父亲1953岁1月4日第二次赴朝,直接到志愿军总部接受作战任务。18日到达朝鲜中部铁源23军73师前线,视察前沿、了解敌情、组织部队进行小规模反击战斗;制定完成大规模作战计划;并上报志愿军总部获得批准执行。3月20日返回军部,因父亲的防空洞尚未被覆完成,所以临时住宿在山崖下面的农舍。</p><p><br></p><p>晚间九、十点钟,敌机先行进行侦察轰炸,父亲即去检查在敌机轰炸后的损失,指导安排好司令部防空工作,后与钟国楚军长商谈工作到子夜。钟军长邀请父亲在防空洞同住,但父亲担心警卫员正在生病发烧需要照顾,故仍然回到临时住宿的农舍。这时敌机进行第二次轰炸,刚回到住处的父亲被1000磅航空炸弹的气浪抛出50多米,内脏损伤而牺牲,时年38岁。</p> <p><br></p><p>饶惠谭,湖北省大冶县南山下饶村人,1915年3月出生。1927年参加儿童团任团长,1928年参加红军(红十二军、红十六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赣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曾任司号员、班长、排长、营教导员、特务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团侦察参谋、特务营营长、副团长兼参谋长、副支队长兼参谋长、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副旅长兼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p> <p><br></p><p>内衣为父亲牺牲时所穿在身上的。</p> <p><br></p><p>革命烈士证明书</p><p>一九八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p> <p><br></p><p>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p><p>一九五三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颁发</p> <p><br></p><p>朝鲜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塔内的英名册</p> <p><br></p><p>志愿军第23军全体领导写给母亲的信,信中讲述了父亲牺牲的经过。</p> <p><br></p><p>饶政刚:</p><p>父亲的灵柩于1953年3月底由23军副政委护送回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p> <p><br></p><p>1953年1月,父亲第二次赴朝参战。军装、内衣、被囊……母亲亲手为父亲整理出征的行装,还特地将一对绣着鸳鸯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的枕套放入被服中。</p><p><br></p><p>这套“保家卫国”的枕套放在父亲的棺椁内一起下葬。</p> <p><br></p><p>父亲饶惠谭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碑文</p> <p><br></p><p>饶惠谭烈士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安葬仪式,左二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党委常委杜平将军。</p> <p><br></p><p>饶惠谭烈士从朝鲜前线寄回的唯一家信</p> <p><br></p><p>惠浙、南胞兄:</p><p>长久没有给你们写信,家里必定早以盼望吧。前次在祖国已写了两封信和寄回海宝不知收到否?家中老母及诸兄嫂侄等均好吗?也使我不能放心,念念在日,盼速来信告弟。</p><p><br></p><p>弟从祖国上海一月四日动身赴朝,,经过十四天的旅程,以(已)于一月十八日到达朝鲜中部前线,铁原前线军部。须(虽)然这次入朝正直天寒地冻、久东腊月、风雪交加,敌机频繁轰炸封锁交通要道之情况下,然而我们仍然十分安全的顺利到达了目的地。……</p><p><br></p><p>只是天气冷一点,零下二十几度,我们的防空防寒是周到的没有什么困难。现时敌我相持于固定的战线,日有小接触。我们不断的杀伤和小股的歼灭着美寇强盗。敌人于(如)果敢于发动大的攻击作战则我必定取得大的胜利。现在我们志愿军全体同志都在为打更大的胜仗,消灭更多的敌人而努力着。我们在前线上努力杀敌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p><p><br></p><p>母亲和兄嫂等是光荣的家属,应当努力生产为建设新中国和支援前线而努力才好,这是一个希望。啓松(勤务员,亲外甥)、小左(警卫员,解放战争时期就跟随)都和我在一起,我们都很好请勿念。杨燕及几个孩子都还在上海原处工作和学习,组织上会照顾的也请放心。兄弟等接此信后请即复我一信。来信寄朝鲜志愿军四0九部、四二三部我收即可。其他姐妹亲友等请代问好。</p><p><br></p><p>将此不另,并祝新年快乐。</p><p> </p><p> 弟惠谭</p><p> 一月二十日</p> <p><br></p><p>饶政刚:</p><p>父亲是一个孝子,当年奶奶七十大寿将近,但因部队战备工作需要,父亲几次变更回家探亲的日程,最终因为入朝参战未能回家为年迈的奶奶祝福70岁寿辰。在他写回的家信中,字里行间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父亲对奶奶及亲人的思念之情。</p> <p><br></p><p>饶政刚:</p><p>父亲的这张标准像是临行前专门在上海照相馆拍摄的,他要求照相馆洗印了100张照片交给原部队下属庄玉璞同志带到已经调防到浙东前线的公安十六师的战友们。父亲的这一举动到底意味着什么?</p><p><br></p><p>父亲,确实有他自己的考量,为保家卫国,父亲做好了一切准备。正如父亲在信中所说:“消灭更多的敌人,在前线努力杀敌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定意志,期盼着战胜美寇强盗和必定获得更大胜利的信心。”</p> <p><br></p><p>饶政刚:</p><p>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就是挂在墙上的这张标准像,他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既亲切又陌生,因为在我的脑海里,他是模糊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印象的。因为他最后一次迈出家门口时候,我还未满周岁。我不知道叫“爸爸”时是怎样的感觉。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当年是否被父亲抱过。</p><p><br></p><p>仅有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有父亲,有我,这成了我唯一的安慰。</p><p>前排左起:姐姐、姐姐、哥哥、舅舅;</p><p>中排左起:妈妈杨燕、妈妈抱着的是饶政刚、左二爸爸饶惠谭;</p><p>后排左一警卫员(在朝鲜牺牲)、左三勤务员。</p> <p><br></p><p>饶政刚家里唯一的全家福,也是饶政刚和父亲唯一的照片。</p> <p><br></p><p>这张照片是三位战友,26岁左右的年龄,当时已经是新四军的团职干部。</p><p>左起:张强生、林胜国、饶惠谭</p> <p><br></p><p>三位战友也向往幸福,追求时尚,他们上衣左边的口袋里都别着一支钢笔。</p><p><br></p><p>在这张照片的背后,却写着他们共同的信念:我们三位老战友不管分得多么散,但是我们的心是永远在一起的,站在一条战线上,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并肩前进!</p> <p><br></p><p>饶政刚:</p><p>父亲在一封回复侄儿的家信中写到:“倾接来书,难得侄的志诚仁意,不敢当这诗歌之形容。吾虽有几年的革命行动,全赖党和人民的教育培养,今日才能为国家人民出一份力量尔。何敢盲目冒功呢。过去回家乡一趟的计划,由于美帝侵略台海、朝鲜,此行为此打破,目前我全国军民正要以全力支援朝鲜人民抗战的时候……因此无假回故乡省亲了。我希望尔等青年努力参加革命事业,你我各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吧。将来的胜利和幸福一定是属于我们人民的。</p> <p><br></p><p>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的烈士饶惠谭同志之墓</p> <p><br></p><p>1983年,妈妈杨燕携全家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爸爸的墓穴。</p> <p><br></p><p>饶政刚:</p><p>从父亲身上,我清晰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有鲜明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葆有坚韧不移革命意志和为之奋斗的大无畏奉献精神。</p><p><br></p><p>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我们的革命先烈真实的短暂的青春。在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背后,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是每一位军人,对人民解放军荣誉的誓死坚守,对国家和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p><p><br></p><p>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让我们坚定地接过先辈未尽的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p> <p><br></p><p>诗二首</p><p><br></p><p>(一)志愿军出国作战70年</p><p><br></p><p>国史辉煌第一章,</p><p>英雄苦战铸荣光。</p><p>援朝抗美奇功建,</p><p>驱寇兴邦伟业昌。</p><p>将士威名传不朽,</p><p>人民意志耀新阳。</p><p>丰碑铁血天人赞,</p><p>万世千秋正义方。</p><p><br></p><p>(二)重阳</p><p><br></p><p>重阳节日忆英雄,</p><p>鸭绿江东战血红。</p><p>健儿舍生酬伟业,</p><p>豪情共创百年功。</p><p><br></p><p>陈昊苏2020年10月25日</p> <p><br></p><p>最后我们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作为这部美篇的结尾。</p><p><br></p><p>《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p><p><br></p><p>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p><p>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p><p>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p><p>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p> <p><br></p><p>作者:汪滔</p><p>作者微信号:wt511109</p><p><br></p><p>拍摄器材:苹果8手机</p><p>拍摄时间:2020年10月23日10:30—16: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