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深秋的华锐大地暖阳高照,藜麦飘香,金强河畔金叶飒飒,流水潺潺,一群热爱群文阅读的行者,相逢在追梦的路上。2020年10月22日,“陇原名师”张玉瑛小学语文工作室群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小学举行。</p><p>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甘肃事业部主任李灵志、工作室导师武威市教科所李延海和天祝县教科局教研室潘多红、天祝县城关小学副校长王永平、工作室成员、天祝县城区小学及各乡镇小学语文教师代表,共计100余人。</p><p><br></p> <p> 活动分为教学观摩、专家讲座和课堂点评三个部分。在教学观摩中,来自三县一区的五位教师分别从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角度进行议题构建,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提取信息、归纳统整,课堂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p> <p> 工作室首席导师天祝县城关小学张玉瑛老师执教的《乡愁组诗》,以“乡愁”为议题,选择多篇关于乡愁的古诗,课堂突出朗读特点,充满诗歌韵味。环环紧扣、逐层递进深入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群文阅读的结构化特点。最后,课堂以于佑任先生的《国殇》童声吟诵结束,听来受益匪浅。</p> <p> 民勤县北街小学潘霞老师执教的《抓意象 悟诗情》以游戏“众里寻它”激趣引入,从《送元二使安西》入手,抓住“柳”这一意象,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山中送别》四首送别诗,在读中寻找意象,感悟诗情,由教到学、由扶到放,指导阅读提示层层递进,学生学得扎实,交流得充分,达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的。</p> <p> 天师附小马丽娜老师的《小小儿歌趣味多》整堂课突出一个“趣”字,先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趣”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读出“趣”的滋味,再放手让学生创编儿歌。设计的阅读提示层层推进,充分体现出阅读的节奏和方法,整个课堂导入有趣、选择篇目有趣、朗读方式有趣、拓展创编有趣,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老师教得有趣轻松。</p> <p> 古浪县城关三小赵树林老师以《我们“眼”中的长征》为议题,以《七律•长征》为教材文本,教会了学生抓“诗眼”,进而让学生自主阅读《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三篇文章,尝试运用抓“题眼”、抓“字眼”、抓“文眼”的方法浏览跳读,勾画批注,虽然容量大,但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扎实有效。</p> <p> 凉州区枣园小学魏玉强老师执教的《感悟动物形象》导入干净利落,通过看题目猜想,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随着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适时出示阅读提示,既明确了学习任务,又指导了学习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勾画批注,交流,讨论,汇报,学得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简约朴实,扎实有效。</p> <p> 教学观摩结束后,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甘肃事业部主任李灵志做了题为《群文阅读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为参会教师传经送宝。在讲座中,李主任阐释了“1+X”与群文阅读的关系,从阅读的起源、身边的群文、基本课例、组文策略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群文阅读的特征,并结合实际课例讲述了如何更好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p> <p> 接着,工作室导师武威市教科所李延海分别对每堂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尽的点评,并提出了修改建议。针对当前的群文阅读教学,特别指出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确定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目标;要积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虚心接纳实验先行区的好模式好方法;要敢于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成功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要积极创新,主动构建富有自己个性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实验的实效性。</p> <p> 活动最后,工作室导师潘多红对本次活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群文阅读的种子在全县落地生根,结出丰硕的成果!</p> <p>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观摩活动取得如此成功,得益于公开课展示教师的精彩表现,得益于专家老师的精彩讲座,得益于全体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求新求变的改革之心。阅读点亮人生,思想照亮课堂,寻找阅读金钥匙,走进语文新世界。曲径通幽,彼岸花开,群文阅读,我们在路上……</p> <p>审核:张玉瑛</p><p>摄影:梁存胜</p><p>文字编辑:魏玉强 梁存胜 赵晶晶</p><p>美篇制作:赵晶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