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选举

天边的绿洲

<p class="ql-block">  村级换届对于我来讲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可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这一次村级换届选举是我到西洋工作以来所经历的第一次村干选举。</p><p class="ql-block"> 往年一遇到村干换届,对于长年工作在农村基层的我们来讲,真可谓“多事之丘”。每每在“大选”开幕之前,少则一月,多则半年,竞选者早早就展开了行动,一时间登门造访,四处游说奔走,三天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甚至夜夜笙歌、灯红酒绿......总之参选者可谓无所不能。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目的只为一个:为自己能够在选举中获得优势而搅尽脑汁,摞破肚肠,倾其所有、甚至不惜债台高筑。越是接近选举的那一天,参选人的花样越是层出不穷。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我遇到过的竞选双方你争我夺的激烈场面数不胜数。如:那一年七月末的一天凌晨1:00时左右,距离开始投票的时间只剩六个小时了。然而竞选的双方却还在不眠不休地战斗着。脚步声和敲门声打破了那个小山村的宁静。房前屋后到处是移动的灯火、晃动的身影。双方阵营的人都在不辞辛劳地奔走着,继续拉关系,甚至为选票“出血”,大把大把地“出血”·····。在那个高度紧张的最后时刻里,乡间小道上,双方的“主力部队” 时不时狭路相逢,剑拔驽张,像是不流尽最后一滴血,谁都不肯善罢甘休。那一夜,在旭日还没有照亮迷雾笼罩下的大地之前,注定没有一个好梦。</p><p class="ql-block"> 在农村工作的这些年里,曾听人说过这么一个有关“一头正当壮年的大黄狗累死了”的新闻。出于好奇,我曾经下到村里了解。究其原因,原来是某某村孤寡老人郑老汉家的大黄狗是出了名的忠于职守。每当有人来时,它都会嚎叫个不停,无论客人在家里停留多久,它的叫声就持续多久,直到把客人送走后它才善罢干休。也就是那年村干换届选举前的那几天,由于大选在即,平日里门庭冷落的郑老汉家也热闹起来。先是很少登门的老村长前来拜访,提醒郑老汉看在多年“称兄道弟”的情分上,要郑老汉在选举时别忘了投他一票;紧接着郑老汉的三表侄、大外甥及村里的一些出了名的“皮条客”......也相继登门造访,请求郑老汉看在亲戚的份上大选时别忘了投他们一票;后来就连从来不登门的村支书也来了......人来的多了,忠于主人的大黄狗也就越发忙碌起来,先是整天地叫个不停,再后来发展到声嘶力竭的呐喊。最后终因劳累过度而“光荣”地“殉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可见,大黄狗的悲哀在于它太过于忠于职守。假如它只要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那么叫真,可能就不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了。</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没有在农村呆过的人一定禁不住会问“一个小小的村干部,竞争为何如此激烈?”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现象目前在农村早已是司空见惯了。若是在早些年,真的没人稀罕这小小的村官,因为那时的农村很贫瘠,很纯朴。可如今为何会发展到如此疯狂?难道仅仅是为了这小小的村官吗?其实明眼的人一看就明白了,很多的竞选者之所以参选不外乎是为了实现自己个人的目的,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如今旭日东升,肥沃的土地上,洒满的不是阳光,而是金光。为了能够沐浴在这金光里,拼尽全力去争当小小的村官也是值得的。而对于那些不更事的村民来讲,在他们的感觉中,竞选者的此举也会给他们或多或少带来一些从天而降的意外收获,两者皆有所图,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 三年一度的村干选举又一次拉开序幕。今年村干选举对于我来说是我到新的工作岗位以来经历的第一届村干换届,同时也是政府颁布切实打击贿选措施的新一届选举。从以往的村干选举拉选票这件事可以透视出社会的一个现象:有些人当官不是出于公心,而是为了谋取私利。据知情人透露:在一些地方,要当选一个村长,拉选票、搞关系少的要花一万多元钱,多的要花十几万,甚至上百万。试想,这些人如果不是另有所图,可能就是脑子进水了。有谁会愿意去做如此大的投入而不求回报的亏本生意呢?然而这也是百姓们所担忧的,更是群众深恶痛绝的。群众真正盼望的是村干部都能象焦玉禄那样为人民服务、为群众着想、为百姓办事、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如果我们的“村官”都能够做到这点,那就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选举时当然就不用再去花钱费力地拉选票了。花钱买票这种行为破坏了选举法,不但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使选举显失公正,更痛心的是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更多的无奈,以致百姓对最基层的党组织失去信心。因此政府今年出台的有关村干选举的新举措就是要严惩贿选拉票的不正之风,让村干选举成为一个严肃的舞台,让有能力的人、想为民办实事的人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带头人。</p><p class="ql-block"> 当村干部难,当一个能够聚人心,能够让百姓满意,令群众放心的村干部更难。有句话说得好:给了舞台,就要唱好戏。如果没有抱着一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民服好务、办好事的心来参选;如果没有将全村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期待转化为干好工作的最大精神动力;光计较个人的得失,不实实在在为百姓全力以赴地谋发展,我想这样的人就算当上了村干,他最终也成不了一名合格村干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