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游戏,润泽心灵——记《山东省游戏活动实验区(园)现场经验交流培训会活动》心得体会

竹子

<p>  2020年10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学前教育实验区(园) 现场经验交流暨培训活动,内心深受触动。</p><p> “ 在自主游戏中追寻儿童发展真谛,努力回归学前教育本源” 这是幼教工作者的远大追求,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观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任重道远。</p><p> 那么如何保障自主游戏的开展呢?通过学习,我认为管住手、闭上嘴、睁大眼、竖起耳、放手游戏,这十六字箴言是非常好的经验之谈!管住手——只有老师把自己约束好了,做一个“懒人”教师,幼儿才能在游戏中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实际感知,才会有机会做游戏的主人;闭上嘴——告别“大嗓门”“唠叨式教育”才能摆脱老师掌控下的“请你跟我做”,不随意打断幼儿的思路,不轻易定义幼儿的行为,才会让自主游戏的萌芽破土而出;睁大眼,竖起耳——幼儿自主,不代表老师可以无事一身轻,相反需要老师更好地观察、更好地倾听,从游戏过程中发现幼儿成长的精彩瞬间及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指导策略,在适当的时间恰当的节点给予指导;从之前的“高控”到“放手”需要老师们做出观念上的转变,行动上的转变,工作张弛有度,这对老师们的工作而言是一项极大的挑战!</p><p> 在自主游戏开展之前,老师们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出了事怎么向家长交待”“孩子磕着碰着怎么办”等等,这些往往成为自主游戏的绊脚石,怎么办?!就像华爱华教授说的那样“先让孩子玩起来,玩起来再说”,事实证明老师放手,孩子自主游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难得是走出第一步,难的是打破根深蒂固的教育观。</p><p> 当自主游戏遇到幼小衔接怎么做?临沂市的经验值得借鉴,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在观念上进行交流融合,主张小学教师学习《指南》,幼儿园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让小学幼儿园的衔接不在界限分明,坚定小学一年级零基础教学的思想,在政策上给予高度的支持,在教师考核上进行有效的调整等等。</p><p> 面对家长的困惑甚至不理解、不支持怎么办?家园共育,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很重要!</p><p> 通过观看一系列幼儿自主游戏的小视频,我深刻地感受到朴素的、接地气的幼儿自主游戏才是最打动人的,也才是幼儿最满意的教育形式;自主游戏不仅是一个幼儿成长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成长的过程,更是幼教管理者管理理念提升的过程!</p><p> 漫漫人生路,幼儿园生活是孩子们走出家庭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不妨让我们一起放慢脚步,陪孩子慢慢成长,就像临沂市教育局杜长娥主任说的在自主游戏中追寻儿童发展真谛,努力回归学前教育本源。</p> <p>  通过观看教研的现场交流视频,我对游戏和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像常瑞芳老师说的,一日生活皆课程,课程包含生活、经验、游戏,游戏是课程的一种,要摆正游戏的地位,渗透游戏的精神;自主游戏不代表“老师被游戏控制”,自主游戏不代表老师不需要引导,比如事后分享就是一种引导,当然从教师放手到幼儿自主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问题,遇到无数矛盾,但当自主游戏开展之时,教师便会更加从容、自然、适宜!</p><p> 教研活动现场不论是一线老师还是县市教研员,都能就程学琴老师抛出的教研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国家级专家鄢超老师、华爱华老师有关“一定要坚守儿童立场”的观点掷地有声,就像安吉幼教同仁们坚守的那样“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老师能退多远就退多远。</p><p> 程学琴老师在提到安吉教研时提到“追问到底、回答清楚、落实到位”,不要怕问题多,有问题就要追问,从教研组内研讨、到拿不准的请教外来专家追问到底,直到能清楚地回答问题,最后把问题解决方案落实到位,这就是一套完整的教研流程。听完这一席话,我更加明白了教研的意义和教研工作方向。</p><p> 外出培训和学习时,有时老师会发现看到的挺好,内心震撼,回到园后会发现借鉴的意义不大,或者是根本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那怎么办呢?程老师提到“悟”,扎根实践,悟出来的更有力!</p><p> 通过本次学习我心中也种下了一粒自主游戏的“种子”,虽然“种子”还没有足够的“光照”和“雨水”使其发芽,但是我坚信踏实工作,扎根实践,边摸索边学习,有一天这粒“种子”一定会破土而出,会开花,会结果,会撒播更多的种子在焦庙镇中心幼儿园的土地上;植根沃土,硕果累累,即便前路漫漫,荆棘丛生,只要我们一起坚定地前行,就一定会花成海,幼儿快乐地徜徉在自主游戏的花海中!</p>

游戏

自主

幼儿

老师

教研

教师

学前教育

放手

幼儿园

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