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诗.6

一方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秋天里,有美丽的童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秋天里,我们一起读诗</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级动物医学应用本科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学语文朗读作品赏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任哲铭</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u>《荷塘月色》朱自清 </u></b></p><p>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⑼上奏着的名曲。</p><p>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⑽,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p><p>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张宇航</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u>《哈姆雷特》莎士比亚</u></b></p><p><br></p><p>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p><p><br></p><p>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p><p><br></p><p>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p><p><br></p><p>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p><p><br></p><p>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p><p><br></p><p>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p><p><br></p><p>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p><p><br></p><p>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已的一生?</p><p><br></p><p>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迫压下呻吟、流汗。</p><p><br></p><p>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顾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p><p><br></p><p>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稲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葛万千</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u>《秋之韵 》 暖心</u></b></p><p>秋日风光无限,</p><p>孤芳自赏不倦。</p><p>五彩斑斓陶醉,</p><p>不负晚秋尽美。</p><p>忙里偷闲,趁着小憩时间,匆匆忙忙,画个淡妆,带上装备,奔赴想要到达的地方!</p><p>秋,呈现的是一种飘逸的美,站在秋叶中,让你浮想联翩,载歌载舞!</p><p>秋,又是一种静态的美,闭上眼,秋的魅力,秋的热情,醉了心魄!</p><p>站在枫叶下静静地聆听秋日私语,我知晓它们,懂得它们。</p><p>偶尔落下几片枫叶,飘飘洒洒,好像感谢我这个聆听者!</p><p>靠在枫树下眺望远方,仿佛听到了那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古韵!</p><p>缕缕秋风,些许寒意,秋已最美的姿态迎接冬的到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张蕊</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飘》(节选) 玛格丽特.米切尔</u></i></b></p><p>你再也不爱我了?”“是这样。”</p><p>“可是一可是我爱你呢。”她固执地说,好像是个孩子,她依然觉得只要说出自己的期望就能实现那个希望似的。</p><p>“那就是你的不幸了。”她急忙抬起头来,看看这句话背后有没有玩笑的意味,但是没有。</p><p>她默默地望着他上楼,感到嗓子里痛得厉害,仿佛要窒息了。随着楼上穿堂里他的脚步渐渐消失,她觉得这世界上对她关系重大的最后一个人也不复存在了。</p><p><br></p><p>此刻她心里是一片恍恍饱饱的麻木,她依据曾经的经验懂得,这种麻木会很快变为剧痛,就像肌肉被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突然切开时,最初一刹那是没有感觉的,接着才开始剧痛起来。“我现在不去想它。”她唯一需要的是有个歇息的空间来熬受痛苦。她一想到塔拉就似乎有一只温柔而冷静的手在悄悄抚摩她的心似的。她感觉得到乡下黄昏时的宁静气氛像祝祷时的幸福感一样笼罩在她周围,感觉得到落在广袤的绿白相映的棉花田里的露水,看得见跌宕起伏的丘陵上那些赤裸的红土地和郁葱葱的松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张婧瑶</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u>《西湖的绿》 宗璞 </u></b></p><p> 我要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六月间,我第四次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倾、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胜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p><p><br></p><p>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炯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秋意,也没有雪。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的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空气中,弥漫了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p><p><br></p><p>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几天中我领略了西湖的「绿」。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一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波光粼粼,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着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p><p><br></p><p>西湖的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的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四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他们印象怎样。</p><p><br></p><p>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