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我校 10月22日下午,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校园”法制专题讲座。活动特邀请了蒙西律师事务所谢会玉律师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讲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讲座上,谢律师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法律常识,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应对策略。谢律师结合发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未成年人犯罪的真实、生动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法制教育课。</p><p><br></p> 律师进课堂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此次法制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学习法律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通过律师进校园现身说法,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珍惜校园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让法律的阳光普照校园。</p><p><br></p> 普法小课堂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b style="color: rgb(0, 72, 132);">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亮点?</b>将如何进一步织密法治之网、筑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水平?记者进行了梳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0, 72, 132);">>>亮点一:关爱呵护“留守儿童” 细化监护人监护职责</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作出全面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留守儿童”群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span style="color: rgb(0, 72, 132);">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要求其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72, 132);"> 监护人将未成年人“一托了之”怎么办?</span>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确定被委托人时要“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并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教授宋英辉说,此规定将避免实践中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监护实际缺位的问题,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教育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0, 72, 132);">>>亮点二: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加强监管防止沉迷</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孩子们在尽情遨游互联网海洋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网络色情等问题频发,如何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0, 72, 132);">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span>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应对网络欺凌方面,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规定,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政府、学校、家庭、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同主体出发,对网络素养教育、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预防和网络欺凌防治等内容作了规定,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0, 72, 132);">>>亮点三:不做“沉默的羔羊” 强化各方报告义务</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现实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出于恐惧等原因不敢报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报告义务,<span style="color: rgb(0, 72, 132);">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是从强制报告的角度,进一步解决‘发现难’的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社会保护方面的另一大亮点,是强化了住宿经营者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要求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姚建龙表示,该条款是未成年人保护共同责任原则的体现,今后在条款落实上,可参照网吧管理模式,要求住宿经营者设置警示标志、严格年龄核实义务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0, 72, 132);">>>亮点四:强化学校“防线” 向性侵和欺凌说不</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针对未成年人性侵害及性骚扰案件,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此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从世界各国的相关数据和经验来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较高的。”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说,对于有过这些犯罪记录的人员,应限制他们从事相关职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防治校园欺凌问题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span style="color: rgb(0, 72, 132);">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span>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