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渔梁坝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该坝始建于唐代,距今有近1400年的历史。隋唐时期,徽州人祖先、越国公汪华徙新安郡治于歙县,并筑坝截流,为水上军需民用。</p><p> </p> <p>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p> <p> 渔梁坝全部用花岗岩石层层垒筑而成。不得不佩服先人聪慧,他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p> <p> 明万历三十三年(1670年),重建渔梁坝,修坝记事碑可考。</p> <p> 雨季的渔梁坝</p> <p> 渔梁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p> <p> 从坝上游渗入开水门的江水清澈见底,古代村民将此地作为非常重要的生活用水,至今人们仍然经常来此洗衣洗菜。</p> <p> 如今的渔梁坝虽然开发为旅游景点,但是商业气息不是太浓,仍然保留着原居民的习俗,没有烦人的叫卖声和宰客现象。</p> <p> 大妈们总是让人感觉朝气蓬勃、浑身是劲,包包里旗袍、丝巾还真不少😁😁😁</p> <p> 戏水、拾贝,忙的不亦乐乎,Lp仿佛也回到少女时代🙊🙊🙊😃😃😃</p> <p> 这种渔网我也会修补哦🙂🙂🙂</p> <p> 这种用桐油和麻丝搅拌物修补渔船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见了(不由得想起儿时爷爷修补渔船的场景)</p> <p>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p><p> 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p><p> 2004年9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歙县“中国歙砚之乡”荣誉称号。</p> <p>歙砚的制作仍然保留着手工工艺</p> <p> 这位小伙子是渔梁村为数不多的年轻歙砚手工制作人了,我们也是健身房的好友。</p> <p> 制砚人闲暇之余自娱自乐的歌声深深吸引了我。</p> <p> 渔梁村蜿蜒的青石街巷、孤寂的粉墙黛瓦,两边鳞次栉比的老宅,都印证着这座水运商埠昔日之繁华。</p> <p>耐心等待日落的摄友。</p> <p>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p> <p>老友被美景吸引,拍摄的很投入哦😃</p> <p>部分文字来自网络</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 谢 谢 观 看!</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