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小儿急性胃肠炎又称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呕吐、腹 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综合征, 严重者伴有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b></p><p><b>发病年龄:6个月— 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b></p><p><b>发病时间:夏秋季发病率最高。</b></p><p><br></p> <p><b>1、 易感因素</b></p><p><b>(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b></p><p><b>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婴幼儿 生长发育速度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重,易发生消 化功能紊乱。</b></p><p><b>(2)机体防御功能差</b></p><p><b>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 IgA 、胃肠道 SIgA 及胃内酸度均较低,新 生儿生后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 群失调,均易患肠道感染。</b></p><p><b>(3)人工喂养因素</b></p><p><b>人工喂养儿没有母乳中的 SIgA 、乳铁蛋白、巨噬细胞等,加上食物、 食具易被污染,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b></p><p><b>2、感染因素</b></p><p><b>(1)肠内感染</b></p><p><b>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婴幼儿腹泻 80%由病毒感染引</b></p><p><b>起, 其中以轮状病毒引起的冬季腹泻最常见; 细菌感染以致腹泻大肠 埃希菌最常见;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可诱发白色念珠菌 性腹泻。</b></p><p><b>(2)肠外感染</b></p><p><b>小儿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时,由于 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b></p><p><b>3、非感染因素</b></p><p><b>(1)饮食因素</b></p><p><b>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多见于人工喂养儿。</b></p><p><b>(2)过敏因素</b></p><p><b>对牛乳、豆浆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可引起腹泻。</b></p><p><b>(3)气候因素</b></p><p><b>天气突然变冷,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 口渴饮乳过多等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b></p><p><br></p> <p>二、临床表现</p><p><b>1、轻型腹泻:多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常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偶有恶心、呕吐或 溢乳,大便每日多在 10次以下,呈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样,可见 白色或黄色奶瓣和泡沫, 混有少量黏液。 排便前常因腹痛而哭闹不安, 便后恢复安静。</b></p><p><b>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或由轻型腹泻发展而来。</b></p><p><b>(1)严重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在 10次以上,多者可达数十次,呈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便,量多,含少量黏液,侵袭大肠埃 希菌、空肠弯曲菌引起者大便呈脓血样。常伴食欲低下、呕吐,甚至 吐出咖啡样液体,腹痛、腹胀及肛周皮肤发红或糜烂。</b></p><p><b>(2)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燥、精神委靡、嗜睡甚至昏迷、惊厥 及休克</b></p><p><b>(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症状:主要表现为脱水,低钾、低 钙及低镁血症,代谢性酸中毒。</b></p><p><b>3、 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多与营养不良和急性期未彻底治疗有关, 以营养不良和人工喂养多见。表现为腹泻迁延不愈,病情反复,排粪 次数和性质不稳定,严重时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b></p><p><b>4、生理性腹泻:多见于 6个月以下虚胖婴儿,常有湿疹。生后不久 即腹泻,除排粪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精神、食欲及生长发育正 常。添加辐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不需特殊治疗。</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健康教育</b></p><p><b>1、护理指导</b></p><p><b>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饮食调整及观察脱水表现、监测患儿的出入水 量。</b></p><p><b>2、 预防指导</b></p><p><b>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食物新鲜、清洁,乳瓶 及食具煮沸消毒; 教育小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剪指甲的良好习 惯;鼓励小儿加强体格锻炼,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积极预防 和治疗营养性疾病,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以免造成肠道菌群失 调;天气变化时要防止患儿受凉或过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