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什么?孩子在宫内的时候,氧气的供应是相对不足够的,以及尽量多的从胎盘获得氧气,身体就会产生多些红细胞以加快氧气的运送,而宫外的空气中氧气充足,身体内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多出来的红细胞就会破坏而释放出胆红素来。当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超过一定的数值,就会在皮肤上显现出黄染。另一个原因是,胆红素是在肝脏代谢的,而孩子的肝功能未完善,不足以及时处理短时间内增加的胆红素。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b></p> <p><b>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死亡 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其次是RH溶血。由于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以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但并不是所有的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2、感染性黄疸:是指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如风疹病毒,EB病毒等较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常见。感染性黄疸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大部分是由于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阻塞性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新生儿黄疸发病出现增长趋势,部分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持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持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新生儿黄疸如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成永久性伤害。</b></p> <p><b>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与出生时龄、日龄、胆红素值密切相关。血清胆红素值是金标准。</b></p><p><b>列线图:</b></p> <p><b>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法: 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应用胆红素可经蓝光照射后形成水溶性产物,经尿液、胆汁排出体外。照射时患儿仅着尿裤及眼罩置于蓝光箱(可保持恒定温度及湿度)内持续照射,一般需8~12小时(特殊情况时可延长照射时间),2小时翻身一次,1小时测一次体温,并按需给予补充水。 </b></p> <p><b>光疗时,婴儿双眼用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b></p> <p><b>蓝光治疗照片集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