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游记~~~第五站曲阜三孔

寒塘鹤影

<p>  济宁曲阜,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淄博临淄是齐国的国都,齐鲁大地现在虽然泛指山东省,但具体的发祥地还是这两个地方。特别是曲阜,因孔子闻名于世,来到山东,必须参观一下“曲阜三孔”。</p><p> 孔府、孔庙、孔林,并称曲阜“三孔”。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创立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p><p> 为了更好的了解三孔的文化内涵,找了导游讲解。首先参观的是孔庙。孔庙是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由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后经历代王朝,特别是唐宋,以后不断扩建和整修,规模越来越大,现已占地六百多亩。整个孔庙的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共有九进院落,前有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御碑亭,从大圣门起,建筑分成三路:中路的建筑分别是祭祀孔子以及先儒、先贤的场所;东路多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路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全庙共有五殿、一祠、一阁、一坛、两堂、十七碑亭、五十三门坊。</p><p><br></p> <p>  从孔庙的后门出来,不远处即为孔府。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占地约7.4公顷,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规模。</p> <p>  从孔府出来往北三公里的距离就是孔林。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形成现今2平方公里的规模,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p> <p>  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参观完,先前的诸多不快也烟消云散了。因我姥爷姥娘的缘故及在大连的山东藉贯的亲朋好友,一直以来把山东人作为善良厚道的代名词。但到曲阜以后特别失望,几次想脱口而出那七个字,但孔老夫子的故乡不是穷山恶水,这么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地方也不应该出刁民。孔夫子一生崇尚“仁义礼智信”,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孔夫子被尊为万世师表,生前只住了三间茅草屋,就缔造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伟大思想,如果他老人家知道千年后他的府邸前像苍蝇一样围着游客巧言令色、唯利是图的子民会做何感想,是为不仁不义也。所以曲阜这个地方以后不会再来,发扬光大儒家学说并不是像当地人那样背几句论语就能光宗耀祖的。</p> <p>  由于行程的关系,打算回连了。本来想去革命老区沂蒙山看看,在网上查了云蒙景区、龟蒙景区、银座天蒙景区,面积实在太大了,体力和时间都不允许了,但路过还是决定去孟良崮战役遗址参观一下,开启齐鲁大地的第六站~英雄孟良崮。 </p><p><br></p><p><br></p><p> 寒塘鹤影于2020年10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