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喧嚣觉孤独

梁元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身处喧嚣觉孤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作者 程全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人都会老。社会将渐入老龄化。人老哪里先老?说法纷纭。有的说人老腿先老;有的说人老牙先老;也有的说人老眼先老;还有的说人老胃先老……其实,人的身体由于遗传基因、人的生存环境、心路历程等各不相同,人老哪里先老?见仁见智,人言人殊,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论,都是因人而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本人早已年逾古稀。经过反复观察和体验,我是人老脸先老。曾经细腻嫩滑的脸庞变得皮肤松弛粗糙,布满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皱纹,晨星样的寿斑点缀其间。特别双眼下的眼袋如同两条肥蚕横卧于老花镜下,有人问我你的眼袋为何那么大?我有时一笑了之,有时答道:“可能是阅历深长,冷眼观世,看的东西太多。”因为,眼睛不像耳朵,耳朵不想听的东西可以左耳不进,右耳不出。眼睛却一见是实,挥之不去。年积月累的沉淀就增大了眼袋的容量。当下时兴的人脸识别验证了我的感受。难怪无数人在脸上挖空心思做文章,不惜重金变容颜。从而使整容和美容成为世界性的一大产业。脸成为人际关系的晴雨表。“变脸”成为四川的一门表演艺术。“要脸”成为人的自尊的底线。“颜值”成了把人变成商品的资本。“死爱面子活受罪”与“给面子”变为了人脸的价值交换。“两面人”祸害无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近些年,我的社会交往只有“三同一友”(同乡、同学、同事和战友)。经常互邀参加聚会。每次相聚,都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如同读一本社会学的书,看一场五味杂陈、世间百态的现场直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聚会时面对五花八门、香飘四溢的佳肴,不是有的太硬嚼不动,就是太甜不宜吃,还有的太油腻不想吃。饭菜可以不吃或者少吃,但五颜六色的药片(粒)却不得不吃,不敢不吃。当然,聚会的初衷是重在增进感情并不在乎吃什么?吃多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每次聚会都会有一些变化,人员时多时少,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人。有的上次说好下次再会,聚会时却阴阳相隔,天各一方,令人怀念。曾经的相识会变得陌生,有的财不大却铜臭冲天,不知道很多人视钱财如粪土,慷慨的做着慈善;有的学不深却调高难和,没看见年过耄耋的钟南山院士还冒着风险奔波在抗疫一线,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在抗疫前沿续写着论文;有的位不高却架大难容,忘记了我们国家早已废除了领导职务的终身制,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有的到场时不是先打个招呼,而是迫不及待的忙着连WIFI,不晓得巴掌大的屏幕永远不可能承载人的全部生活的普通常识;有的散聚时老幼不顾却要让穿红戴绿的宠犬优先上车,不懂得再名贵的狗最终还是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凡此种种,自己觉得很难趋炎随俗。志不同,难并道。“性相近,习相远”也。同窗、同事易,同心同德难。世道啊,怎么会变得如此重利轻义、喧嚣浮躁、人情寡薄?有一种被孤独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的一生难免是要经受孤独的。特别身处信息化的时代,一切都变得快捷而现实。冰冷的视频取代了近在咫尺的问候;动辄“点外卖”使无数“妈妈的味道”失传;洞房花烛的山盟海誓还要依赖DNA检测;护工的出现不但扩大了就业,还挽救了尽孝的危机;曾经的前呼后拥转眼间变成失落的追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拜誓最终成为孤独的等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其实,孤独并不可怕,比孤独更可怕的是告别,但世界上绝不会因为人惧怕死亡而长生不老,反而越怕越……明智的选择是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从容应对。在孤独中,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孤独中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古今中外凑热闹事难成,独到成专,凡成大事的人内心都是孤独的。名传千古的文豪、诗圣,他们的诗文都是来自于孤独中迸发出的灵感,创作出传世佳作,使后人难以超越成为遗憾。有的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十多年在隐姓埋名中作科研实验,挑起共和国的脊梁,直至他们胸前佩戴上令人羡慕的金光闪闪的勋章,人们才知道他是谁。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多年?我军也不乏孤胆英雄深入敌方侦查,孤军作战立大功的范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活到老,学到老。学会淡然应对孤独,在孤独中使人生的境界得到升华,一旦身处孤独,在孤独中品味人生,不忘之初,得到善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程全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0年重阳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早已年逾古稀的程全周老书记有时也浏览一下微信。他的微信昵称就一个字“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为何以《身处宣嚣觉孤独》的 文章制作美篇的说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1972年12月人伍到云南省军区独立师4团2营8连,连部在成昆铁路小村车站,营部在相距很近的羊臼河车站。我1973年在营部司号集训认识程全周书记,他体格魁梧,面容白皙,谈笑举止幽默风趣,常穿运动短裤和背心打蓝球,白净耀眼的肤色似乎永远晒不黑。他后来任5连副指导员,再后来......我1978年底调边防12团后40多年没见过面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前几天在战友微信群见到程老书记写的《身处宣嚣觉孤独》的文章受到了战友们的好评,我细读了几遍,感觉是他用心写出来的。精炼的文字和独到的见解,针砭时弊恰当的比喻,以及略带讽刺的幽默是他原本的风格。这篇颇有沧桑感的文章读来不仅很有深意,还会让人哑然失笑。文章结尾画龙点睛,让人如何正确对待宣嚣中的孤独,善始善终。为此,我冒昧的将程全周老书记的重阳佳作《身处宣嚣觉孤独》的文章制作美篇分享给大家。谢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梁元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0年重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