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0月19日下午,由中心校组织的镇教研活动,在组长刘金燕老师的主持带领下,2020年陶圩镇学区四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参会人员有陶文清校长及陶圩镇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在此感谢陶校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亲临指导我们四年级语文组的教研工作。</p> <p>组长刘金燕老师主持,准时开展活动。</p><p> 本次教研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由苏海燕老师和钟雪贞老师分别介绍教学经验;第二环节就四年级语文教学困惑问题讨论。</p><p> 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分别谈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有理论的指导,有实践的感悟,有经验的积累和提炼,使我们受益匪浅。</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环节</span></p><p> 首先由苏海燕老师进行教学经验介绍,她讲的主题是《多管齐下,夯实基础》。 平常的教学中,她是这样抓基础知识的:</p><p> 一、以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课文一般包括生字词和课文两方面。“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p><p> 二、自主识字,提高自学能力。</p><p> 因为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了,而且预习前学生已有识记生字的任务,所以放手给学生自主识字。</p><p> 三、课前五分钟朗诵,巩固背诵内容。</p><p> 语文课前5分钟,看似时间很短办不了大事。但每节课5分钟,一学期下来,量尤其可观。苏老师很好地把这块时间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起来,实实在在地进行朗诵训练,持之以恒,有水滴石穿之功效。</p><p> 苏老师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五分钟一周一个小目标,这周读古诗词,下周读日积月累,再下周就读课文重点段落,读完后又反复读。虽然课前5分钟时间很短,但别小看平时这一点一滴,短短5分钟能让我们体会到积少成多,滴水穿石的成功喜悦。</p><p> 四、利用早晚读,以好带差,以点带面。</p><p> 五、抓关键问题,突破难点。</p> <p>接着钟雪贞老师的习作指导非常到位,内容丰富,清晰明朗,可操作性强。钟老师对四年级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审题不明确,细节写得不生动,语言匮乏等。</p><p>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钟老师从以下内容对我们进行了指导①明确单元文章体裁特点;②串联知识库,引新课;③落实语文要素;④用方法,写习作;⑤讲评修改习作。并通过列举了《荷花》《爬山虎的脚》详细介绍如何串联知识库。</p> <p>钟老师还总结分析了作文怎么写?列举了几种观察方法如:连续细致观察;表达要生动;调动多种感观等。例《爬山虎的脚》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教会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方法;从“触、变、巴、拉、贴、爬”等一系列动作词语加上合理的想象,体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及表达的生动性;《爬天都峰》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写清楚,从对话中感悟道理。</p> <p>《麻雀》如何写清楚?抓住事物调动多种感观把看到的、听到的写清楚。《我家的杏熟了》抓住顺序,抓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准备描写,以及对这件事的感受。</p> <p>听会的老师们可专心了!看,个个认真地做着笔记,来不及记的举起手机先拍照,不想漏掉每一个精彩环节。</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环节</span></p><p>“四年级语文教学困惑”进行分组讨论。</p> <p>对教学困惑问题讨论环节中,老师们全员参与,纷纷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p> <p>看!我们和蔼可亲的陶文清校长深入讨论组中,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法,并提出了她宝贵的意见。</p> <p>接着,每组的代表老师上台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提出了对教学困惑解决的可行之法。</p> <p>组长刘金燕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p> <p>最后,陶文清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讲话。她充分地肯定了本次活动中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及良好表现。特别是两位教学经验介绍的老师,亳无保留地向老师们详细介绍的自己教学上积累的经验及做法,相信两位老师的经验介绍,对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指导性的作用。</p>